作 者丨江月
編 輯丨陶力
圖 源丨圖蟲
成立于1994年、上市于2007年的安踏,近期遇到一樁煩心事。在28年曆史裡,該公司從一家球鞋代理商成長為“國潮體育”領軍品牌,年銷售額正向500億元沖刺,卻陷入“擦邊營銷”的風波。
5月底,安踏在電商平台上架一款女式老爹鞋。在宣傳配圖中,其中一張角度奇怪,疑似“有意”曝光女模特的裙底。遭到輿論指責後,安踏迅速撤下了上述問題配圖,但是業界質疑聲仍在。
眼下,“國潮”崛起,正處于品牌建設的高密度投入期,這令“擦邊營銷”的出現顯得尤其突兀。中國廣告協會副秘書長趙踐在接受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潮”品牌建立不易,希望相關品牌商珍惜“國潮”趨勢的形成,賦予“國潮”正能量,令其成為具有持續性的時尚文化。
輿論雙方争論對錯
“這是在展示鞋底還是在展示裙底?”針對安踏的這張球鞋宣傳圖,不少消費者都發出上述疑問。然而,也有消費者質疑“文化傳播是否需要如此保守?”顯然,相關廣告創意引發了公序良俗方面的争議,也導緻如今的輿論效果距離品牌方的初衷越來越遠了。
部分消費者認為,這張圖算不上“擦邊”。“為什麼要過度聯想?”有網友表示不理解,還表示“這麼保守的思想,用在文化産業裡是不恰當的”。還有人認為,近期公衆正因為其他的插圖事件,處于群情激憤中,是安踏踩中了這根神經。
但抨擊安踏這張圖的聲音,直指圖片引起心理不适,并認為圖片有“媚男”之嫌。“攝影師不懂構圖中心嗎?拍成那樣就是要引人注意。”一些輿論從攝影技法上分析道。
上述輿論已經遠遠偏離了安踏需要宣傳的這雙球鞋,很少有人在發表看法時,同時表達對球鞋的喜好和看法。有廣告界人士評價,這是一場失敗的“擦邊”營銷。
“當一個新産品需要打開市場時,營銷團隊會采取激進的方法。”在4A廣告公司從業多年、目前從事體育營銷的伊先生向記者解釋。他也表示,使用和“性”挂鈎的話題,是廣告創意屢試不爽的方法,因為很容易造成巨大回響。
不過,這同時也是一着“險棋”。“用得不好,就适得其反,甚至遭人唾棄。”伊先生指出。
為何這一次出招“翻車”呢?伊先生分析,可能是營銷團隊以男性思維為主導。“方案正式打進市場之前,缺乏對女性市場的調研,未能聽取女性受衆的理解和意見,整個策劃帶有一種想當然的意味。”因此,他評價這是一次失敗的“擦邊”營銷。
與此同時,給安踏“站隊”的聲音,也希望廣告創意能得到足夠的尊重。那麼廣告創意應該如何把握邊界呢?中國廣告協會副秘書長趙踐向記者表示,創意思想若想得到很好的發揮,自由度十分重要,但主創團隊也必須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還要對社會道德邊界建立充分的認識。
趙踐指出,公衆道德也包括社會審美的部分,在符合道德和公序良俗上,廣告發布者應該以“應知”的标準要求自己,而不能推脫自己不知道、以“無知”來規避責任。
缺乏專業性的營銷思想
近日,安踏在廣告支出和研發支出上的失衡問題,也是輿論焦點之一。該公司2020年和2021年的财報顯示,廣告支出分别達到總收入的10%、12.4%,但研發開支分别僅僅占比2.5%和2.3%。細算下來,安踏在2021年的廣告支出高達61.17億元。那麼,如此高昂的廣告投入,得到了良好的形象回報嗎?
分析認為,安踏的營銷缺乏專業性,高廣告投入沒能充分展示研發成果,也沒能支撐起強品牌塑造。
目前轉型到體育賽事推廣工作中的伊先生向記者表示,這款營銷“翻車”的女鞋,即便在同系列的其他圖片上,也沒有反映出品牌的長遠眼光。“一個品牌的長遠眼光,應該經由每一次宣傳進行強化。如果vision(長遠眼光)缺失,就會造成營銷風格混亂,容易造成類似今天的錯誤。”曆史經驗反映,體育品牌、潮流品牌往往通過“呐喊個性”完成品牌形象塑造,而“呐喊個性”必須目标清晰、具有長遠規劃且得到堅決的貫徹。
此外,安踏的“翻車”廣告,也背離了體育營銷的根本成功要素。“運動服飾的宣傳切入口,應該是功能性,因此大型服飾商往往通過高額的研發投入去持續研究新材料、運動保護方法等。”伊先生介紹。然而,“翻車”事件裡,有關圖片和功能性宣傳可以說毫不相幹,不僅看不出安踏的運動研發投入,也看不到明顯的運動精神、運動風貌展現。這樣一張圖片,最終卻能通過安踏的内部審核成為宣傳照片,令專業人士匪夷所思。
其實對比國際競品,安踏的廣告開支顯得沒有那麼“離譜”。耐克2021财年(截至2021年5月底)的廣告支出為31.14億美元,折合約207.4億元人民币,占其總收入的7.7%,在2019年和2020年更分别高達37.53億美元和35.92億美元。阿迪達斯2021财年(截至2021年12月底)廣告支出也高達25.47億美元,折合約169.6億美元,占其總收入比重為12%。
“國潮巨頭”需摸索清晰定位
對公衆道德邊界的失敗探索,以及對營銷專業的膚淺認知,反映出這場營銷事件并非意外。深入探讨之,安踏的“國潮”品牌建立還缺乏清晰的規劃,這是一個巨頭服裝品牌更需要警惕的問題。
近年來,安踏的“國潮”打造動作頻頻,反映該公司的形象策略轉變。從2009年起,安踏不斷收購諸多海内外品牌的中國直營零售權,其中FILA對收入的貢獻與安踏相若、毛利潤貢獻甚至還要略高一籌,這些源于意大利、韓國等地的運動品牌,在早年令安踏建立了國際化的形象。
與此同時,在“國潮”的帶動下,該公司不斷在創造曆史記錄,2021年收入達到曆史新高、向500億元邁進,淨利潤按年增長49.55%、是十年來最高速。在2022年之初,該公司亮相北京冬季奧運會,為多支中國冰雪國家隊打造比賽裝備,在多項重點比賽、開幕式、閉幕式、頒獎儀式及火炬傳遞等時刻獲得品牌曝光。
如火如荼的形象打造下,安踏也成長為規模最大的國産體育品牌。在2021年,安踏年銷售額達到493.3億元,是2015年的4.43倍,在6年中複合增長率為28.2%。
與之相較,2021年,李甯和特步的年銷售額分别為225.72億元、100.13億元。此外,以6月2日的港股收盤價計算,安踏的市值達到2333.7億港元,同期李甯市值為1570.42億港元、特步市值為305.6億港元。
從諸多方面看,安踏的“國潮”營銷已經帶來了表面的回報。然而,這一次“翻車”的營銷圖片,也是出在了其自主品牌身上。從上述專業人士的分析看,“國潮”品牌建立,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國潮還處于起步初期,我們首先得讓它長遠地持續下去、并且帶動更多品牌成為一種趨勢,這才能真正稱之為‘潮流’。”趙踐向記者如是表示。如今,品牌宣傳的“翻車”反而引起大衆的厭惡,這是國潮文化發展不願看到的一幕。
趙踐表示,品牌商還是應該繼續思考“國潮”的文化意義,“要賦予國潮真正‘有文化、有味道’的形象,而不是追求一次性‘爆紅’。”此外,“希望各方珍惜‘國潮’提法、共同努力,讓‘國潮’文化持續下去。”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詹惠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