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電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電卻是萬萬不能的,但是我們的電能是沒有直接來源的,大自然中的雷電是不能直接被我們所利用,生活用電是經過很多層的加工才引入每一戶人家的。最常用的是将大自然中的可重複利用的能轉化為機械能後又轉化成電能,比如風能、水能、光能,都是一切能利用的資源,這是一個複雜的轉換的過程。
但在這些能源被發現可以轉化成電力之前,我國最原始的發電方式還是利用火力進行發電,直至目前為止也還是主要的發電方式之一。但是火力發電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而這些能源有很多是不可再生的,同時成本也會相對較高,還會在轉化成電能的過程中産生很多有害的物質,這對環境和人類未來的長遠發展也有一定的威脅。
火力發電的方式有很多的未知隐患,因此長此以往下去也可能會造成很多不可逆的後果。國家經過多方面的考量,為了持續發展,也在不斷探尋能夠取代火力發電的辦法,風力發電就是其中之一。
風力發電是借助自然界的風,将風能轉化成最後的電能,因為風是來自大自然時時刻刻都會産生的能源,風力的成本為零,并且在将風能進行轉化的過程中,可以說是零污染,這是代替火力發電的絕佳選擇。
因此風力發電的方式被國家認可,并大量地在全國進行推廣和發展,在電量需求較大的時代之下,能将風能轉化為電能好好利用的話,這對我們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國家開始不斷的增加風力發電的機器,從2020年的數據來看,風力的發電量高達4100多億千瓦時,發電總量也是十分的樂觀,可以與4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相比較,裝機容量也是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
火力發電的主要依靠是煤炭資源和相關的火力發電機器,而風力發電的主要依靠是風和像風車一樣的風力發電機,在原料上就節省了不少的錢。況且如今煤炭的價格在不斷的攀升,與以往相比價格直接翻倍,這也給那些靠火力發電的企業帶來不小的挑戰,翻倍的原料價格,隻能使他們不斷的虧損,無利可圖最後就會面臨破産的危險。基本上現在很多的火力發電的虧損都在每度1角錢左右,全國的用電量如此的龐大,可想而知他們面臨的壓力是多麼的大。
相比之下,風力發電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雖然風能具有不穩定的因素,在很多時候風力都比較弱,但其實隻要有3米每秒的風速,就能帶動“大風車”的扇葉,完全能進行電能的轉化。
雖然因為穩定的因素導緻其發電的總量與火力之間還是有一點差别,但是卻還在一直盈利,那麼風力發電是怎麼做到一直賺錢的呢?“大風車”轉一圈能轉化成多少的電能呢?又是怎麼實現盈利的呢?接下來就要為大家揭開這個謎底。
其實造成這一結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政策問題,雖然火力發電的持續性投資比較大,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發電量比較穩定,這是它的優勢。風力發電的一次性投入比較大,就是“大風車”的成本很高,并且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這樣一比較,其實兩者皆有利弊,但是為什麼火力發電比起風力發電就是不賺錢呢?這還要歸結于兩者的定價,火力發電的每度電的定價是3角錢左右,而風力的發電的每度電定價在6角錢左右,直接翻倍了這麼一看風力發電一直在賺錢也是理所應當的。
回歸到問題本身上,我們常用的“大風車”的功率差不多在2000千瓦,在風力可觀的情況下,每轉一圈大概可以發2度電,相當于每轉一圈能創造1塊2的收益。而每一台這樣設備的成本在1千萬左右,一台“大風車”需要十年才能收回它的投入成本,十年之後就是穩定的盈利狀态。
或許在将來,我們的技術越來越成熟,能夠更合理地利用風能,如果能有重大的突破,可以降低成本,那麼實現風能電價适度的降低,并且還能持續的保持盈利的狀态。尤其是風力發電零污染的特點,是更值得發展推行的,環境問題還是我國目前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但如果技術問題一直得不到突破,也沒有了政策紅利的加持,那之後風力發電是否還能持續盈利也是一個未知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