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16年秋季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以下簡稱“秋推會”)如期而至,依然采取往年的商務推介模式,以線上線下節目預覽的方式,對參展影視作品進行現場推介,為制播雙方搭建交流交易平台。
今年“秋推會”參會人士約3000人,國内外參展電視節目制作機構400餘家,包括正午陽光、唐人、華策、克頓傳媒、華誼兄弟、芒果娛樂、海潤影視、尚世影業、劇酷傳播、小馬奔騰、克頓影視、檸萌影視等知名制作方。進場交易電視劇節目超800部3萬餘集(含網絡劇、網絡大電影),相比去年700部參展劇的記錄,創下新高。
但是,如今購劇渠道愈加豐富,影視公司和電視台之間交流也越來越密切,通過“秋推會”實現成交的項目寥寥無幾,也因此,前來推介的電視劇組也難覓一線大牌,僅有《暖愛》等幾部,現場還是有些冷清。看來,“秋推會”更多的意義已經轉移為影視公司的形象展示,但不管怎麼說,一年一度的“秋推會”,還是被業内看作帶有市場指向性質的風向标,從中可窺得明年電視劇行業的發展方向與流行趨勢。
IP劇仍占半壁江山,玄幻劇不再一家獨大,女性情感及權謀成焦點
前兩年的“IP熱”至今仍舊燒得旺盛,在秋推會上占據半壁江山,随處可見熱門IP劇的大幅海報。可以預見的是,這股風潮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都不會減少。如今市場上優秀原創劇本、編劇的缺失,成為IP滋生的土壤。而IP劇往往伴随有大量粉絲與話題度,是其天然的優勢所在。
盡管IP風潮正盛,但IP劇受青睐的題材内容卻在發生着微妙的轉變。以往玄幻劇的一家獨大在今年卻有些冷清。大部分參展的玄幻劇都是之前已經立項拍攝、乃至即将播出的劇目,如《醉玲珑》《海上牧雲記》《擇天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櫃中美人》《武動乾坤》《軒轅劍之漢之雲》等等,真正新籌備的玄幻劇目隻有《迷航昆侖墟》《長生引》等為數不多的幾部。今年《幻城》《青雲志》這兩部“大IP 人氣演員 大制作”的玄幻古裝劇所遭遇的收視低迷,給這個市場降溫不少,而“玄幻劇不得上黃金檔”的風聲,以及總局不斷倡導的現實主義價值導向,很大程度上都抑制了此類作品的播映,也讓制作者們心慌。加上玄幻劇一貫占據的暑期市場,明年卻因為适逢“建軍90周年”而很可能會被軍旅題材替代,玄幻劇的前景未定,終究反應到了市場上。
與玄幻題材的IP劇減少相反,女性題材的IP劇目卻增長極快,其中又以青春都市以及古裝權謀為盛。
安妮寶貝《彼岸花》等青春劇備受關注,作為陪伴幾代人成長的都市青春疼痛文學的領軍人物,安妮寶貝的IP價值無限,但過于意識流的文風導緻其改編難度巨大,但電影《七月與安生》的好口碑也為改編提供了口碑與範本,安妮寶貝成為IP改編市場的新寵也就在情理之中。除了安妮寶貝,明曉溪小說《第一夜的薔薇》、匪我思存的《星光璀璨》、青衫落拓的《被遺忘的時光》《下一次愛情來的時候》等一大批都市愛情小說改編的劇集,都在趕來的路上。
女性權謀IP劇也風頭不小。除了早就備受期待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如懿傳》《孤芳不自賞》等,于正的《鳳囚凰》、蔣勝男的《鳳霸九天》、天下歸元的《凰權》等劇集也都在籌備之中。
與玄幻劇的不确定性相比,較小體量的都市劇和女性權謀劇基本上有固定的女性受衆打底,不會出現太大失誤,但其中能否出現精品,還要通過市場的檢驗。
“拟請”變少、“忽悠”不再,購劇标準或回歸“品質化”
電視劇在項目立案時通常都會大緻列出一份主要演員的“拟請”名單,以往無論是電視節還是推介會上的電視劇,“拟請”的名單都讓人瞠目結舌,最當紅的幾個明星譬如趙麗穎、鐘漢良、鄭爽、劉詩詩、鹿晗等等能同時出現在好幾部電視劇名單上,他們被封為“PPT最愛演員”。“拟請”名單也會與時俱進,譬如去年《僞裝者》紅了靳東、王凱等一批演員之後,随後的“秋推會”上他們的名字就出現了不下五次。然而,真正能請到這些明星的電視劇畢竟是少數,“拟請”名單做不得數漸漸成為行業共識。
此次“秋推會”上,電視劇的“拟請”名單就實際了很多,不再漫天“忽悠”,很多劇集如《玄武門》《誰的青春不叛逆》等甚至隻出了概念海報,不再列“拟請”名單。對此,北京中商至善投資管理公司影視項目經理陳亮表示:“就投資的角度,這些‘拟請’名單并不能拉到投資,影視公司已經認清這一點,我們要看實打實的名單邀約。”
“拟請”的明星不一定能請到是一方面,購劇方向往品質化方向轉變也是值得欣喜的一點。今年不少“流量擔當”的劇目折戟,小鮮肉的演技成為網絡群嘲。在此環境下,購劇方如果能不再盲目迷信明星效應,更加客觀理智地分析劇目品質,市場或将迎來良性轉變。
網劇來勢洶洶,網台聯動與周播劇場“相愛相殺”
網絡劇被納入交易範疇還是去年的事,但它的發展勢頭卻極為迅猛。今年的“春推會”上,有30部網劇參展,到了“秋推會”時已經成倍增長至81部,且過半數兼有傳統電視劇的屬性,可能會在電視台播出。看來,網絡劇搶灘衛視市場已不再新鮮,“網台聯動”也早已經不再是試水,而是大勢所趨了。
在衛視與網絡劇的聯動中,目前多集中在周播劇場。周播劇場不受總局對黃金檔電視劇的規則約束,題材與形式相較黃金檔電視劇豐富得多。目前,開設周播劇場的衛視陣營包括湖南衛視、東方衛視、北京衛視和江蘇衛視。除了北京衛視,其餘三大衛視的周播劇都與騰訊、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共同分攤購劇成本,甚至共同投資,播出方式也多為先網後台,網絡付費會員先于電視觀衆觀看。
“網台聯動”對于電視台、視頻網站來說都是利弊參半。衛視能夠讓周播劇與黃金檔電視劇形成差異化編排,吸引年輕用戶,但同時“先網後台”的播出方式對收視率也造成了影響;對視頻網站來說,雖然借電視台擴大了劇的影響力,但自主權也相對喪失。今年《幻城》、《青雲志》的播出,就是一場視頻網站與電視台的角力。
但事實上,最終決定成敗的,其實并非播出方式或者檔期檔位,而是劇集本身是否适應周播的方式——以62集的《青雲志》為例,周播了三個月,加之劇情不夠緊湊,導緻後續劇集收視率下跌。而此次“秋推會”上亮相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僅22集,節奏、劇情都頗有美劇化的快節奏,僅從節奏感來說,就更适合周播的方式。除了周播劇,《擇天記》等帶着強烈互聯網基因的劇能否進駐衛視黃金檔,也引發了不少猜測。但無論如何,在網台聯動的大勢所趨之下,網絡劇的強勢發展對電視台和視頻網站都已産生沖擊,影響是好是壞還需要時間來論證。
公衆号: Vlinkage
合作/投稿請加aiming_278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