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4篇課文,題材各不相同,這篇課文《搭石》,學生該怎麼預習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人們在沒有架橋的溪流、河溝中,把平整方正的石頭,按二尺左右的間隔,排成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這篇課文作者以“搭石”為題,是為了頌揚某種精神和品質,以達到借物喻人的目的。
學生在預習這篇課文之前,還是要從生字、詞開始。
一、生字、詞學習這篇課文的生字和詞語較多。課文中出現的6個會認生字,和10個會寫生字,學生需要進行抄寫并聽寫。同時也要準确掌握多音字,和重要的幾組詞語。
1,多音字
【處、漲、間】
其中“間”字表示“空隙”“隔開,不連接”,“挑撥使人不和,離間”等意思時,讀四聲,如,間隔、離間;表示“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裡”,“一間屋子,房間”等意思時,讀一聲,如,田間、車間。
2,詞語解釋,需要學生能夠準确理解。
汛期: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節性上漲的時期。
協調:配合得當。
懶惰:不愛勞動和工作、不勤快。
招手:舉起手來上下搖動,表示叫人來或跟人打招呼。
理所當然:從道理上說應當這樣。
3,近、反義詞。
近義詞:譴責~指責,保持~維持,平衡~平穩,懶惰~懶散,理所當然~理所應當
反義詞:懶惰~勤快,譴責~贊許,輕快~沉重,滿意~不滿,美好~醜惡
4,ABCC式詞語:人影綽綽,人才濟濟,人海茫茫,炊煙袅袅,清波漾漾
同學們在認識完生字詞之後,接下來開始對課文進行預習,首先要找出課文中的預習重點和難點,針對性的有效預習。
1,重點: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内容。
2,難點:學生仔細品讀作者細緻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3,通過朗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描寫搭石特點的句子。
4,學生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學生在學習本文時,首先要抓住“美”這一主線,圍繞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看得見的具體的“美”有哪些,看不見的心靈“美”有哪些,這些問題展開思考,然後試着想象畫面,同時推向行人的心理,感受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着想的優秀品質。
1,同學們,我們先初步感知一下,這篇課文是按照“介紹搭石~擺放搭石~走搭石~贊美搭石”的順序展開的。
2,讀完課文,你眼前浮現出了哪些畫面?
1) 秋天到了,人們“擺”搭石。
2) 上了點兒年歲的人“修”搭石。
3) 一行人協調有序的“走”搭石。
4) 有謙有讓的“過”搭石及背老人“過”搭石。
3,從課文中,學生能發現了哪些“美”?
看得見的具體的“美”: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腳擡起來,後面的腳緊跟上去。嗒嗒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看不見的心靈“美”:1)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在小溪中,讓人們從上面踏過。2) 急着趕路的上了點年歲的人,隻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及時調整,直到滿意了才肯離開。3)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總會招手禮讓,閑話家常。4) 若是誰偶遇老人,總要俯下身子,背其過溪。
4,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俗語嗎?
1)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2) 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3) 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4) 身在福中不知福。
5)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5,同學們,本文作者通過對家鄉環境的介紹,反映出“搭石”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對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等幾個生活畫面的細緻描寫,贊美了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家鄉的淳樸民風。
最後和同學們分享,課文中出現的寫作方法,以小見大的寫法。
以小見大指從小處着筆,從大處着意,避免就事論事,原地打轉。課文中的示例,兩個自然段讓我們感受到了鄉親們像搭石一樣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着想的優秀品質。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以小見大呢?1) 要學會留心觀察平凡的生活,感悟生活的點滴;2) 要學會“透過表面看本質”,看問題不能停留在表面上,那樣永遠不會發現問題,并有所感悟;3) 要學會布局謀篇,巧妙表達。
同學們可以小練筆一下,請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寫一寫你所發現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學生可以參考下面圖片中的内容。
最下面,和同學們分享這篇課文的随堂小練,學生可抽出時間做一做,對這篇課文的知識點鞏固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