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專職心理咨詢師,别人一聽到我的職業,都會問:心理咨詢真的管用嗎?
接着他就會說:“你來說說,我現在跟我們領導就是相處不好——我上周花一天時間寫了一個報告,他簡單看了一遍,就提了一堆問題,讓我修改,總是看不上我。别的同事天天沒事幹,我忙的要死還不落好。就這事,你怎麼解決?就靠你和我聊?”
首先,心理咨詢對于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困難是有用的,而且不僅限于解決表面問題。
例如上面提到的這件事,如果在心理咨詢中發現你與領導相處不好,是因為你與權威相處的模式問題,那就會針對這個來解決。
再具體說,例如你對權威是有抵觸情緒的,即便領導提的是中肯的建議,但你戴着“權威都是不好相入的”有色眼鏡,你會自然的過濾掉建議中有用的部分,十分肯定地認為他是在針對你。這個有色眼鏡,是你自己發現不了的,在日常的朋友吐槽中有可能還會加重過濾效果——而心理咨詢師憑借專業的能力很容易發現。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針對你對權威的認知模式了,可能會發現其中非理性的部分,例如權威人物都看不起比他地位低的人,地位低的必須完全服從權威等。也可能還夾雜着許多情緒困擾、未完成事件、小時候的創傷等問題,都需要一并處理。
等到你調整好了,自然就能更客觀的看待你的領導了。重新審視你與他的關系時,你們的互動模式自然會變,他的建議也許聽起來是不錯的點子;當然,也許你評估後認為他真的是領導針對你,那時,你也可以辭掉他,另尋發展。反正你有能力應對權威人物,走到哪裡都能建立起客觀、理性的職場關系,怕什麼呢?
說到這,你有沒有發現?心理咨詢開始的原因,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困擾的事、人,但解決的時候,并不是簡單的找到一個方法,而是發現來訪者的思維、感受、行為模式,進而探索其人格特點,依靠挖掘來訪者自身的力量和賦予新的能力來解決問題。所以,心理咨詢起作用并非頭痛醫頭,而是從根本上發力。
其次,心理咨詢起作用,簡單說有兩大類方法:一種是注重領悟,依靠诠釋、分析、對質、澄清等方法,使來訪者改變認知、感受和行為;一種是注重關系,給予贊揚、鼓勵、共情等,為來訪者提供支持與保護,使來訪者有新的體驗,從而解決問題。當然,越來越多的咨詢師會靈活整合這兩方面,為來訪者提供最恰當、有效的咨詢。
最後想說的是,不同流派咨詢方法不同,但殊途同歸。我所應用的是溝通分析流派,簡稱TA。我在咨詢時經常使用合約(明确咨詢師與來訪者咨詢的目标)、去污染(找出來訪者頭腦中不合理信念、非真正感受等)、回溯(回顧對來訪者重要的事、人)再決定(幫助來訪者做一個新的決定,例如,決定要快樂的生活,而不是天天悶悶不樂)等方法。當然,這裡有許多細緻的工作要做,并非隻是說說這些概念。我其實很少在咨詢中談這些概念,這些思路都會融合到整體咨詢中成為背景支撐,來訪者感受到的可能隻是跟着感覺走的會談而已。
來訪者也終将會在某一時刻覺察到自己的變化,例如,原來必須休息日也按時起床,否則躺着心慌,而咨詢後,竟然可以心安理得的睡到自然醒了。
心理咨詢之所以管用,還有許多原因,下次,我們談談心理咨詢的“設置”與咨詢效果之間的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