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天團
劉成成
上海市楊浦區延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治醫師
黃高忠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特需醫療科主任醫師
對于某些高血壓患者來說,讓血壓達标知易行難:
同樣都是吃降壓藥,别人吃了藥後血壓服服帖帖;我也認真吃藥,怎麼血壓就像坐上了過山車,忽高忽低,就是控制不住呢?
血壓“天性好動”
有些高血壓患者會經常記錄自己的血壓值,如果将這些數值點連成線,往往會發現——血壓的變化軌迹是一條波浪線,而非水平直線,這說明血壓是時時刻刻波動的。
其實,血壓波動是血壓的“天性”,又叫“血壓變異性”,即一定時間内血壓變化的特性,屬于血壓的基本生理特征之一。
多數人在24小時内的血壓波動分别有兩個高峰期和低谷期:
早上6:00~8:00
第一個血壓高峰期此後血壓開始下降;
中午12:00~13:00
第一個血壓低谷期此後血壓開始上升;
傍晚16:00~20:00
第二個血壓高峰期此後血壓下降;
淩晨1:00~2:00
全天中血壓最低點也是第二個血壓低谷期;此後血壓逐漸上升,再進入次日的第一個高峰期。
血壓如此循環往複,形成了晝夜節律性波動,且夜間血壓相對白晝下降10%~20%。
這種波動的曲線經圖表畫出後,形狀似長勺,故醫學上稱其為“杓型血壓”,這是血壓在一天中的正常變化表現。
“過山車”的助推手
我們都知道,降壓藥物可以控制血壓,讓血壓在正常的範圍内波動。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因素卻會助長血壓的“好動天性”,使其波動異常,甚至失控。
常見原因如下。
治療不規範
治療依從性差(如忘記服藥、自行減少服藥種類和次數),擅自加藥,臨時服用短效降壓藥等,都可導緻血壓異常波動。
值得重視的是,有些高血壓患者頻繁更換降壓藥,吃了一種藥後,兩三天沒達到降壓目标就在心裡犯嘀咕:“這種藥是不是不适合我?我是不是應該再換種更有效的藥?”
其實,理想的長效降壓藥重在追求平穩降壓,而讓血壓在兩三天内就迅速降下來并非益事,并且血壓在短期内波動太大會造成重要髒器供血不足等嚴重後果。
肥胖
按照我國标準,體重指數[BMI,即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所得值]在24~27.9千克/米2時為超重,≥28千克/米2時為肥胖;腰圍≥90厘米(男)或85厘米(女)為腹型肥胖。
肥胖和高血壓均為慢性疾病,二者關系密切。
有研究發現,合并腹型肥胖的高血壓患者,其血壓往往較難控制達标,更易出現異常波動。
鼾症
鼾症,俗稱打呼噜、打鼾,好發于成年男性和老年人群,尤其是肥胖者。
長期打鼾(尤其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的情況)也可能導緻血壓升高。
有調查顯示,50%以上的鼾症患者并發有高血壓。
鼾症典型的表現是睡眠中出現呼吸暫停,造成體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進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釋放腎上腺素等物質,使周圍血管收縮,導緻血壓升高。
高鹽飲食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高鹽飲食會導緻體内水鈉潴留,引起血壓升高。
長期高鹽飲食則會使水鈉潴留持續存在,血管壁壓力持續增高,緻使血壓居高不下,不易控制。
吸煙飲酒
煙草中的尼古丁既可使支配血管收縮的神經興奮,導緻血壓升高,也可損傷血管内皮,使脂質成分易在破損處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降低血管彈性,加重高血壓。
飲酒後代謝産物有一定的擴張血管作用,可在短時間内引起血壓的相對降低,繼而引起心率加快,故短期内飲酒可能會使血壓降低,但長期大量飲酒不但會導緻血壓升高,而且影響降壓藥的藥效,使得血壓波動較大,難以控制。
進餐
進餐後,腸道吸收葡萄糖的速度也可能影響血壓,如導緻餐後低血壓,即餐後2小時内血壓總體較餐前下降>20毫米汞柱,且收縮壓于餐前>100毫米汞柱,于餐後<90毫米汞柱;可伴有頭暈、乏力、視物模糊、嗜睡、暈厥、跌倒等症狀。
餐後低血壓多見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常發生于餐後30~60分鐘,可持續30~120分鐘。
三餐中以早餐後低血壓發生率最高,且餐前血壓越高的患者,餐後低血壓發生率越高,血壓下降幅度也越大。少量多餐有助于緩解餐後血壓波動。
氣候變換
天氣迅速轉涼時,人們出汗少,血液容量大,加之較低的環境溫度易使皮膚血管收縮,血壓容易升高。
夏季天氣驟熱,全身血管易擴張,血壓可能降低,此時不應随意減量或停用降壓藥。
此外,使用空調也會導緻室内外溫差較大,進出房間時也可能出現血壓波動。
心理應激
情緒改變是血壓波動的常見原因。比如,長期壓抑者情緒失控時,血壓可突然升高。
有一種高血壓——發作性高血壓,也稱陣發性高血壓,即血壓在短期内升高(收縮壓超過20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超過110毫米汞柱),同時伴随一系列臨床症狀(如頭暈、頭痛、胸悶、心悸、乏力、呼吸困難、瀕死感等),其較常見的原因是焦慮、驚恐發作等心理疾病,服用鎮靜、抗焦慮藥物療效優于降壓藥。
頻繁測血壓
筆者在門診中會碰到一些患者說血壓計不準,甚至出現血壓值越測越高的情況。
其實血壓本身就是波動的,且易受到很多因素(如情緒、測量誤差等)影響,很難保證每次測量出同一數值,一般三次測量平均值落在正常範圍(收縮壓90~140毫米汞柱,舒張壓60~90毫米汞柱)内便可。
太過頻繁地測量血壓,則可能會因對血管的反複刺激、測量值對情緒的影響等因素,間接導緻血壓異常波動。
白大衣高血壓
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平時家裡自測血壓正常,一旦到了診室裡,血壓就異常升高(≥140/90毫米汞柱)。
這種受醫院環境影響的血壓升高被形象地稱作“白大衣高血壓”。
這類人脫離醫院環境後,血壓可恢複正常。
體位變動
有些人(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容易因體位變動導緻體位性低血壓,即由卧位變為直立位的3分鐘内,收縮壓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下降≥10毫米汞柱。
體位性低血壓是老年人跌倒、暈厥的常見原因,患者往往卧位血壓高于正常水平,站立後血壓在短時間内下降,易導緻頭暈、目眩等腦動脈供血不足症狀。
這類人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宜減慢起立動作,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保健食品服用不當
原發性高血壓屬于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而在漫長的藥物治療過程中,一些患者會想要尋求更加“有效”的療法。
目前市面上宣稱有治療高血壓功效或誇大降壓療效的保健食品琳琅滿目,會讓患者盲目迷信保健食品的降壓效果。
雖然高血壓患者可以使用保健食品,但其隻能起到保健作用,并無治療效果,不能代替降壓藥,甚至某些補品、藥酒、中草藥還可能升高血壓。
此外,過度依賴和随意使用保健食品可能會影響降壓藥療效,導緻血壓波動,甚至難以控制。
繼發性高血壓
嗜鉻細胞瘤、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其血壓多呈中重度升高且波動大,使用降壓藥療效較差,血壓控制較難,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原發病。
可見,除了降壓藥物外,不少其他因素也在影響着血壓的變化。
因此,在“馴服”血壓這件事上,并非服了藥就萬事大吉,患者還需要及時發現導緻血壓波動的可控因素,及早采取應對措施,讓血壓早日“回歸正道”。
|本文首發:家庭用藥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