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農作物瓜蒌?懷化新聞網訊11 月15 日,在靖州渠陽鎮林源村,田裡一種新奇的植物引來了大家的圍觀隻見肥碩翠綠的“葫蘆”挂在枝頭,甚是惹人喜愛“這就是瓜蒌,本地人見得很少,這可是個寶貝”種植戶吳志松說,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經濟農作物瓜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懷化新聞網訊11 月15 日,在靖州渠陽鎮林源村,田裡一種新奇的植物引來了大家的圍觀。隻見肥碩翠綠的“葫蘆”挂在枝頭,甚是惹人喜愛。“這就是瓜蒌,本地人見得很少,這可是個寶貝。”種植戶吳志松說。
村裡的黨員吳志松今年去安徽學習,一下子就看中了瓜蒌種植,學習了相關技術并和原産地廠家簽訂了産品包銷協議,準備回家帶領鄉親大幹一場。但是面對從沒見過的新作物,大家顯得有點不放心。“我自己也是摸着石頭過河,先小規模種植,村民看到效果自然跟着幹!”他說。
今年春季,吳志松領該村的五戶貧困戶一起承包了80 多畝荒地,精心種植瓜蒌。瓜簍學名栝樓, 是一種葫蘆科植物,它的種子就是人們俗稱的“吊瓜子”。它的瓜皮和瓜根是一種中藥材。更重要的是, 瓜簍一次種植可以連續4 年挂果, 産量一年比一年高。
如今第一年的瓜蒌剛進入成熟期,就已經銷售一空。瓜子曬幹後可以賣20塊錢一斤。瓜皮曬幹後也可以賣五塊錢一斤,瓜根還可以回收,每畝瓜蒌仁達到4000 元以上的收益。大家懸着的心放了下來,小瓜蒌變成了扶貧的“寶葫蘆”。
“我們今年成本基本上收回了,還賺了千把塊錢。”說起瓜蒌種植戶李政笑開了花。在倉庫裡,貧困戶李政正在将曬幹的瓜蒌子和瓜蒌皮分别裝袋,準備運輸。
“明年我還打算擴大瓜蒌的種植面積,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參與進來”。吳志松告訴筆者。(張濤 楊亞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