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八佾篇二十六章

論語八佾篇二十六章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3 05:06:35

論語八佾篇二十六章(論語八佾篇3.20子曰)1

3.20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注釋】

▲《關雎》:《詩經》首篇,《國風·周南·關雎》。

▲樂而不淫:“淫”是過度,如“淫雨霏霏”,意思是連綿不斷的雨紛紛灑落,雨下得太多了。這裡引申為放縱,樂而不淫意思是快樂而不放縱。

▲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自身。悲哀而不過度,不傷害自身。形容感情有節制。比喻做事适中,沒有過度或不及的地方。

【譯文】

孔子說“《關雎》詩篇,快樂而不放縱,悲哀而不過度。”

【學而思】

本章言“樂”,禮和樂相輔相成,古人通過禮樂來提升身心修養。“淫”和“傷”是過度、過分。朱熹《集注》曰:“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傷者,哀之過而害于和者也。”“樂而不淫”是快樂但不過度,“哀而不傷”是哀痛而不過度,就兩句是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對感情的控制要适度,“樂”與“哀”都不要過份,要有所節制。

【知識擴展】

《禮記·樂記》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緻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緻樂以治心者也。

緻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于内者也;禮也者,動于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内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顔色而弗與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輝動于内,而民莫不承聽;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故曰:緻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

(君子說:“禮樂須臾不可離身。緻力于以樂來陶冶内心,那麼平易、正直、慈愛、誠信之心就會自然而然地産生。有了平易、正直、慈愛、誠信之心就自然感到快樂,感到快樂就會心神安甯,心神安甯就能使德行長久,德行長久就會被人如天和神一樣敬仰。天雖不言而四季的交替從不失信;神雖不怒而自有威嚴,這就是緻力于以樂來陶冶内心的結果。

緻力于以禮來規範自身,就會顯得莊重恭敬,莊重恭敬又會使人感到威嚴。如果内心有須臾的不和諧、不快樂,那麼鄙卑詐僞的念頭就會乘隙而入;如果外貌有須臾的不端莊,輕易怠慢的念頭就會乘隙而入。所以說,樂是影響人的内心的;禮是影響人的外在儀容的。樂追求的是和,禮追求的是順。内心和諧而外貌恭順,那麼民衆隻要看到他的表情就不會與他相争了,隻要望見他的儀容就不會有輕慢之心。因此德行潤澤于内心,民衆沒有聽從的,行為符合禮,民衆沒有不順從的。所以說:緻力于禮樂之道,以禮樂之道來治理天下,是沒有什麼困難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