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複員跟轉業,同樣都是滿足6 3最低服役條件,大部分人都是選複員,而不是轉業。
問及原因,說是複員比轉業好走。
其實,這完全就是一種錯覺,複員并不比轉業好走。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複員比轉業好走呢?
1、可能是過去複員好走,造成的錯覺。
在過去,複員的門檻是比較低的,隻要是不滿足轉業條件走,都是複員。
而且,那時候條件不夠硬性,有的人走可能處分都沒有。
屬于白享受了國家的免費教育,走了之後還能不耽誤考公。
這給部分人造成了,複員走是比較輕松的錯覺。
實際上,即便是沒有最低服役年限的時候,複員也不是輕松就能走的。
不背處分走的,隻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背了處分才複員走的。
不然為什麼在過去一段時間當中,複員這種正常的退役方式,被當作“另類”?
就是因為犯錯了的被處理複員的太多了,讓複員從正常的退役方式變成了不正常的退役方式。
2、複員體現出走的決心更堅定
複員是最沒有保障的一種退役方式。
不同于轉業,轉業之後有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與待遇。
不同于逐月,逐月後每個月都有退役金,即便是不工作,也不用擔心溫飽問題。
複員後,隻有一筆退役費,未來過什麼樣的生活,完全靠自己。
複員不要工作,不要退役金,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想要複員走,體現出了大家想走的決心。
基本上申請複員走的,也就沒有心思工作了。領導一般也不想卡人,隻要名額充足,多數都會放人。
當然,那是在過去,現在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因為一旦打開這個口子,放走的人很多,後期管理怎麼做?如何跟上級解釋?
其實,在長期服役的大環境下,複員一點兒不比轉業好走。
因為:
1、複員占退役名額
現在的退役名額有多少,大家都清楚,不然也不會出現轉業排隊現象。
複員作為一種正常的退役方式,也是占退役名額的。
既然占退役名額,滿足6 3複員跟轉業,其實都是一樣的,不好走。
畢竟,選擇複員的都是些年輕人,不可能名額先給年輕人而不是服役時間長,貢獻大的前輩們。
即便是申請複員的已經無心工作了,那也沒辦法。
2、為了隊伍穩定性
如果複員好走,會出現什麼情況?
很多不想排隊等轉業的年輕人,可能就會選擇複員走。
複員的人多了,不讓走吧,大家有意見,意見多了,不利于工作開展。
就幾個人走吧,别的人肯定有意見,肯定不利于管理。
都讓走吧,不現實。
最好的辦法,就是紮緊口子。
除非是那些犯了錯,處分複員,必須走的,不然一般情況下不批準複員。
斷了大家的念想,知道走不了,習慣了就好。
3、為了單位發展
複員是風險系數最高的一種安置方式,選擇複員的人多了,對單位發展沒有好處。
上級領導會想,大家甯願選擇複員也不要長幹,是不是管理工作做得不好?
要是給上級領導留下這種印象,肯定是不利于單位發展的。
既然複員不好走,大家真不如熬一熬,等轉業。
轉業雖然遠些,難些,但不需要自己到社會上去奮鬥。
可能人生失去了複員的精彩,但有複員可能達不到的穩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