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鐵砂掌手法訓練

鐵砂掌手法訓練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20:21:59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通訊員 龔超 攝影報道

不管是冬日裡的圍爐火鍋,還是夏日裡的清涼空調、冷飲,近年來“停電”二字在人們生活中很少出現了。在這背後,離不開所有電力人的努力。而從事帶電作業的電力工人,又是其中特殊的存在,常年工作讓他們擁有一雙粗糙卻能從事精細活的“鐵砂掌”。為何他們的雙手被稱為“鐵砂掌”?這些“鐵砂掌”又是如何練成?且看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為你一一道來。

鐵砂掌手法訓練(帶電的鐵砂掌如何練成)1

粗糙且有力的“鐵砂掌”

汽修工人變電力工人

1月15日下午,國網重慶市南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記者見到了今年46歲的電力工人陳渝平。他身高1.7米左右,皮膚黝黑,樣貌尋常。但就在他向記者伸出右手握手之時,記者的眼睛卻很難從他這雙特别的手上離開:這不是一雙好看的手,手掌粗糙、厚實,手指短粗,部分地方還有粗粝的繭疤,握住記者時傳來陣陣的溫熱和力量。這樣的手掌握成拳頭,雖說沒有砂鍋那麼大,但要用碗口來形容,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了。

待陳渝平坐下,雙手自然攤開放在雙膝,壯碩身體搭配着一雙粗大的手掌,頗有練家子之感。事實上,有這樣“鐵砂掌”的電力工人,在帶電作業班目前有8人,還有3人正在“修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1993年說起。當時的陳渝平還在深圳從事汽修工作,那時的他月收入就已經有4000多元。這樣的收入已經超過了父母,但在春節帶着大包小包土特産回家時,父親的話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

原來,陳渝平的父親也是一名電力工人,在當時,重慶的電網還不像現在這麼堅強給力,他想兒子看到的不隻是收入,而是成為電力工人,為電力事業做點貢獻。看着家裡的那些手指粗細,用于停電後點亮的白蠟燭,陳渝平春節後沒有返回深圳,而是逐漸接觸電力行業,開始了系統的學習。

直到1998年,他來到了國網重慶市南供電公司(原南岸供電公司)正式成為了一名電力工人,至今已經有22年。

鐵砂掌手法訓練(帶電的鐵砂掌如何練成)2

陳渝平指導同事工作

三層手套下的精細活

從事帶電作業工作,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需要戴着三層手套作業。第一層手套是白色棉布制成,用于吸汗、防滑;第二層手套是橡膠制成,用于絕緣;第三層手套是羊皮制成,用于防滑且增加摩擦力。

鐵砂掌手法訓練(帶電的鐵砂掌如何練成)3

帶電作業工人的标配:三層手套

而在戴完三層手套後,帶電作業工人除了要操作扳手、起子,螺帽、螺絲等細小的零件才是真正的考驗。以記者體驗來說,戴上三層手套,手指、手掌的厚度約會增加2厘米,會給人一種有力使不出的感覺。但對于電力工人來說,如何克服這樣的問題呢?

“其實我們當時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真要說有什麼技巧,那就是反反複複地練習。”帶電作業班班長殷聖彬介紹,他和陳渝平同年,陳渝平是師兄,他是師弟。兩人的師傅都是老班長張毅,而師傅授課也很簡單,先是示範,講解注意事項,再留下一句:你們做成我這樣就可以不練了。

“當時為了訓練我們,班組專門搭建了一個場地讓大家練習。帶電作業如果技術不到位,影響的不僅僅是工作效率,如果出現意外,那關系的就是生命安全。”殷聖彬回憶,當初他們的練習,除了手上功夫,腳下也不會閑着——踩着腳架懸挂于電杆上,一天數個小時下來,腳酸手軟那是常态。

“人在非常勞累和饑渴的情況下,本能地很想吃肉,看到肥肉也不會覺得油膩。在那個時期,我們很多時候吃飯都不用筷子, 因為手指沒得力了,就手掌握住勺子吃……”殷聖彬說,雖說在入門階段,大家的确是勞其筋骨,但在逐漸熟練和掌握技巧後,這樣的操作對于大家就成了家常便飯。伴随而來的其實也有一些樂趣,比如在入門階段,大家是用握力器鍛煉手勁,後來就是師兄弟們互相扳腕。而這一雙雙“鐵砂掌”在公司組織的拔河比賽中也是頗有助力,常年第一的帶電作業班偶爾也會開玩笑地感歎“無敵真寂寞”……

鐵砂掌手法訓練(帶電的鐵砂掌如何練成)4

休息時同事間的力量比拼,是帶電作業工人的樂趣之一

在實踐中創新前進

事實上,别看如今居民、企業停電情況越來越少,但在20多年前,帶電作業并非完全意義上的不停電,而是隻停一部分區域的電。而此過程中,就是電力工人們在摸索、創新中前進。

殷聖彬說,在2000年之前,我國的帶電作業主要還是依靠人工作業,為了讓帶電作業提質增效,我國開始大量引進絕緣鬥臂車,通過絕緣鬥臂車可以完成一些人工不能完成的作業,或提高帶電作業的效率。

鐵砂掌手法訓練(帶電的鐵砂掌如何練成)5

絕緣鬥臂車如今已經廣泛運用在帶電作業中

在帶電作業工人們經曆了幾年的摸索、沉澱後,關于帶電作業的一些創新發明開始湧現。其中,以殷聖彬為主導的“絕緣鬥臂車與吊車配合帶電頂立電杆”的科技創新項目被重慶市勞動競賽委員會評為重慶市“十佳經典操作法”。

而以陳渝平為主導的“多功能拉線制作鉗”的研發成功,将電力施工的拉線制作标準進行了統一,目前其已在行業内推廣并廣泛應用。

如今,帶電作業班的老班長張毅,依然奔走在全國各地,推廣交流帶電作業經驗、技術。他的徒弟殷聖彬、陳渝平也在不斷精進技術傳授後輩,被評為重慶英才高技能領軍人才。

2020年,張毅、殷聖彬、陳渝平作為教練帶隊,在我市首屆巴渝工匠杯技能競賽中,帶領國網重慶市南供電公司榮獲了團體和個人第一的佳績,新一代的市南供電帶電作業人員蔣銳也因此獲得了“巴渝工匠”的稱号。事實上,以上隻是市南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取得成績的極小一部分,這個班組依然時刻奔赴在帶電作業一線。

鐵砂掌手法訓練(帶電的鐵砂掌如何練成)6

市南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兩位老同志殷聖彬(左)和陳渝平(右)

對此,陳渝平說:“還記得幾年前家裡整理物件時,發現那些白色蠟燭已經發黃了,現在許多家庭也不需要蠟燭備用了,而這就是對于我們工作的肯定和前進的動力。”

來源:上遊新聞 彙聚向上的力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