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是血液被輸送到全身各部位時,在血管内流動,對血管壁産生的壓力。心髒收縮的時候,血壓最高,稱為收縮壓。心髒舒張的時候,血壓較高,稱為舒張壓。血壓值,随時都在變化,而且,容易受到多種多樣的因素影響,從而發生波動。比如,環境溫度、情緒變化、運動、吃藥,甚至洗澡或大便,都會引起血壓升高。因此,把握細節,規範操作,才能準确地了解血壓變化。測量血壓,重點不是測得勤,而是測得準。
測量血壓,有兩類方法。第1類,是柯氏聽診法,1905年由蘇聯醫生柯洛特柯夫發明,原理是動脈在不完全受壓時,才會出現聲音,完全受壓的時候,則不會産生任何聲響。通過聽診,并且觀察水銀血壓計的指數變化,就可以獲得血壓值。第2類,是示波法,原理是通過傳感器,檢測動脈收縮和舒張時的壓力波動。由于水銀血壓計操作複雜,而且,汞污染會影響健康,因此,這類血壓計已經逐漸被淘汰。現在使用的家庭血壓測量工具,主要是應用示波法原理的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是,産品質量良莠不齊。因此,能不能沒準血壓,首先取決于裝備的可靠性。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攜帶自己的電子血壓計,與水銀血壓計,進行比對和校準。如果測量值的偏差超過5mmHg ,就要考慮傳感器的功能是否存在異常。沒有條件的話,可以找幾個鄰居,大家攜帶各自的電壓計,比較一下測量結果。此外,還要注意,電池能量耗竭、電壓較低時,也會影響血壓測量值。
血壓測量,分為3個種類型。第1種,是診室血壓,是由醫務人員在醫療機構内測得的血壓值,由于環境刺激或情緒緊張等因素,可能産生誤差,稱為白大衣高血壓。因此,診室血壓值偏高,尤其是與家庭血壓值不符時,應該隔1到2周,複查1次,連續3次測得的血壓值,均高于正常值,才能确診高血壓。如果隻是在體檢時,偶爾測量血壓,而且,血壓值隻是稍微超出标準範圍,不要太緊張,應該在平靜的時候複查,并且結合身體症狀及其他檢查結果,才能确診。
血壓測量的第2種類型,是動态血壓,由醫務人員按照規範,安裝佩戴動态電壓測量裝置,白天每隔15至30分鐘,測量1次,夜間每隔30至60分鐘,測量1次。這種血壓測量的目的,是了解晨峰血壓、短時血壓變異、血壓晝夜節律等參數,協助評估降壓治療的效果。第3種,是家庭血壓,主要反映清醒的日常生活狀态下的血壓水平,通常推薦使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如果條件許可,最好選擇具備數據儲存功能的設備。
家庭血壓測量,可以有效鑒别白大衣高血壓、發現隐蔽性高血壓及難治性高血壓。家庭血壓測量,對于沒有确診或血壓不穩定者,應該連續測量7天,記錄每天的血壓值,計算後6天的血壓平均值。每天需要在2個時間段測量血壓,早晨為6點到9點之間,晚上18點至21點之間,每個時段,測量2到3遍,計算平均值,如果2次測量值相差超過5mmHg ,應該再測1次。血壓穩定者,每周隻需要測量1到2次。如果屬于難治性高血壓,或者需要調整藥物治療方案時,應該連續測量2周的血壓值。普通百姓,如果屬于高血壓的高危人群,比如,具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長期吸煙或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應該每隔3到6個月測量1次血壓。沒有高危因素,也沒有頭暈、頭痛等血壓異常的症狀,則不需要頻繁測量血壓。
準确測量血壓,需要規範操作,注意細節。應該選擇高度合适的桌椅,測量前30分鐘,不要吸煙、喝茶、喝咖啡,先小便,休息5分鐘,再開始測量。測量時,雙腿自然平放,上臂放在桌子上,保持安靜,不要說話。袖帶應該與心髒保持在同一水平,袖帶下緣距離肘線2至3厘米,松緊度合适,可以插入1到2個手指。間隔1分鐘,測量1遍,連續測量2到3遍,計算後2遍的測量平均值,記錄下來。室内溫度适宜的時候,如果襯衫較薄,測量血壓時,可以不脫衣服,但是,不要把䄂子撸上去。如果衣服較厚,就要脫去外衣,再進行測量。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謠零零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