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譜是一種音樂語言,可以用來記錄幾乎任何形式的音樂。五線譜中記錄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音符,一個音符表達一個單音,每一個音符都具有絕對的音高。也就是說五線譜上的同一個音符在不同樂器上演奏出來的音高是相同的(忽略調校的差異)。
圖1 《北京歡迎你》
圖1所示為一個簡單五線譜,五根線從低到高分别稱作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和第五線。五根線中間的四個區間分别稱為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和第四間。這些"線"和"間"都對應不同的音高。從數學觀點來看,一條五線譜是一個二維直角坐标系,從下到上是頻率軸,從左到右是時間軸。
圖1最左邊的符号是高音譜号,現在常用的譜号隻有四種:高音譜号、中音譜号、次中音譜号和低音譜号,這裡先介紹最常用的高音譜号。高音譜号代表該五線譜是一個高音譜,即确定了标記在線和間上的音符的音高。高音譜号中間的那個圈的圓心表示一個稱作G的音的位置,而高音譜号本身也是由大寫字母G演化而來的。曆史上還出現過位置更靠下的高音譜号,不過現在已經不再使用了。
圖2 常用的四種譜号
再看圖1所示的樂譜,高音譜号的右邊有一個b,這叫做降号,它畫在第三線上表示該譜的調性是F大調。降号的右側有兩個數字:2和4,它們表示節拍,即以四分音符為1拍,每小節2拍。樂譜的中間和末尾處有兩條切斷五條線的豎線,這是小節标記,兩條豎線之間是一個小節(高音譜号視為第一個小節的開始)。小節和節拍都是和節奏相關的東西,先混個眼熟即可。
線上和線間的音符标記是由一個黑豆、一條短豎線和連在短豎線一端的波浪線構成,見圖3所示。
圖3 音符的畫法
黑豆稱為符頭,短豎線稱為符杆,波浪線稱為符尾,符頭和符尾分别畫在符杆的上下兩端。可以符頭在上符尾在下,也可以反過來,這是由符頭在五線譜中的高低位置決定的。如果符頭位置較高,就應畫在符杆下方。應當注意的是還有一種音符沒有符尾;還有一種音符連符杆都沒有,用圓圈表示符頭;一些音符的符尾還可能連在一起,形成一條粗橫線,這些都和音符的時長有關,我們現在隻關心符頭的高低位置,也就是音符的音高。
五線譜中的每個音符都有一個名稱,即音名。音名一共有7個,每個音名又對應一個唱名,它們分别是:
唱名是由一位意大利音樂理論家桂多·達萊佐從一首拉丁語聖歌的歌詞中抽取出來的。而音名則是由後來的英國人嫌拉丁唱名太麻煩,就用英語字母代替了。但過去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天,A都是基準音(與主音概念不同,注意區别),ABCDEFG這樣7個音連在一起形成的音階稱為"小調音階",不過後來大調比小調更為普及,便趨向于使用"大調音階"(CDEFGAB)的主音C作為一個純八度音程的開始。顯然,人們使用的全部音符數遠多于7個,因此唱名及其音名是循環使用的。五線譜中的所有音符的音名如圖4所示。
圖4 五線譜表達的所有音符
如果音符過高或過低,在五條線中畫不下了,還可以在五根線的上面或着下面加線,這些線叫做"下加X線"和"上加X線",X可以是"一"、"二"、"三"……。比如圖4最低的音B就畫在"下加五線"上。
圖5 五線譜的表示範圍
注意相鄰的同名音符之間的音程是八度,如圖第三間的C比下加一線的C的頻率的确高了一倍!再高一倍我們還可以得到上加二線的C。從圖2的譜号可知這是一個高音譜,人們規定高音譜中第二間的La,也就是圖中上面一排倒數第三個音符A,頻率是440Hz。以A為基準,其它音符的頻率就可以用十二平均律系統從中音A推算出來了,這就是基準音A的概念。然而此時我們還沒有學習五線譜中各音符之間的相對音高,這一部分内容留到下一講。
圖6 格裡格《培爾金特》選段
上面這個五線譜就要複雜得多了。高音譜号的後面有4個#,這是升調号,對應的調性是E大調。節拍是6/8拍,即以八分音符為1拍,每小節6拍。下面的P為強弱标記,表示演奏的力度(音量大小),而音符上面的弧線則是延音記号,與演奏技法相關。最後有一個特殊符号,稱為休止符。五線譜裡的名詞還有很多,就像我們計算機語言中的語法是非常豐富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