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度解析生物多樣性

深度解析生物多樣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4 02:40:33

深度解析生物多樣性?2021年9月27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的八大平行論壇之一的非政府組織平行論壇在昆明開幕會上發布了“生物多樣性100 全球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入選名單,“北京大學校園自然保護小區”從來自26個國家的258個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深度解析生物多樣性?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深度解析生物多樣性(在北大校園裡探索身邊的生物多樣性)1

深度解析生物多樣性

2021年9月27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的八大平行論壇之一的非政府組織平行論壇在昆明開幕。會上發布了“生物多樣性100 全球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入選名單,“北京大學校園自然保護小區”從來自26個國家的258個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

截至目前,北大校園裡已監測到高等植物超過600種,鳥類230多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胸鹀、金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紅角鸮、鴛鴦等。還有獸類11種、魚類26種、兩栖爬行類11種、蝴蝶27種、蜻蜓26種……

“自然保護小區,是本地居民和社區自我管理的自然保護工作機制。”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老師張曉川說,“北京完全可以有更多高校校園、居民小區、商業附屬綠地等建立屬于自己的保護小區,由使用者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中來。”

緣起·生态監測

堅持18年 喚醒師生對自然的熱愛

11月2日,北京大學學生綠色生命協會部分成員又踏上了每周兩次的校園植物巡護與物候監測路線。他們從圖書館東門花壇處出發,經過老生物樓,環繞未名湖,一路觀測記錄水杉、杜仲、七葉樹、地錦、海州常山、君遷子、黃栌等植物。

這樣的監測,北大師生從2003年就開始了。

2003年,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下的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的王昊老師在他開設的“生态學研究方法與案例”研究生課程中,将在校園裡實踐課程上教授的生态學調查研究方法作為課程作業提出,參與課程學習的同學們正式開啟了北大校園生物多樣性監測記錄。同年,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劉鴻雁老師也不約而同開始在校園裡開展常規的物候監測。

緊接着,2004年,北大十佳學生社團、北京大學學生綠色生命協會在朱小健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确立了校園鳥類調查監測、校園物候監測、校園水體生态監測等常規工作的方法學,并且納入到了社團日常活動中。

如今,綠協每周會開展鳥類、植物和物候監測各兩次。以物候監測為例,一路上,領隊會帶領大家觀察植物,記錄物候狀态,比如開花、結果、長新芽了,以及如何識别植物物種、背後有什麼故事等。

“如果我們能夠讓大家把他們知道的故事、經驗跟植物聯系起來,就能以此喚醒對自然的熱愛。”領隊之一、生命科學學院生态學專業大三學生劉雙祺介紹。

比如大家在古詩文中背誦過又沒見過的物種,桑梓就是其中之一。桑梓是指桑樹和梓樹,梓樹在老生物樓前面就有。還有荊棘,荊是荊條,很有韌性但沒有刺兒;棘是酸棗,棘有刺兒,在未名湖南岸就能看到。還有《詩經》裡的“參差荇菜”,校園北邊的湖區就有很多荇菜。

管理·共同參與

42.5公頃 部分區域不清落葉不打藥

“通過長期的科研監測與研究,中心認為燕園校區不僅擁有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中國東部平原原生生物多樣性的庇護所,更因長期的師生對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參與,積累了大量城市綠地管理的經驗,成為了城市綠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的典範。”張曉川說。

2016年,中心正式開始推動北大燕園校區成立“由師生和校内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管理組織”的自然保護小區。經過兩年調研、保護管理計劃制定和反複論證,2018年9月18日,北大校長辦公會審議批準建立燕園自然保護小區。

北大校園自然保護小區重點保護區域面積約為42.5公頃,涵蓋未名湖區、勺海、西門魚池、鳴鶴園、紅湖、鏡春園、朗潤園、燕南園和西門外蔚秀園的水域和次生林,其中部分區域會停止清理枯木、落葉,不打除草劑或農藥。

保護小區的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校園生物多樣性監測、校園遊憩管理和校園生物多樣性管理。其中,校園生物多樣性管理将小區劃分為4個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育區、重要物種栖息空間、水體和園林景觀區。

“‘自然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小區’最大的不同不是面積大小,而是保護主體的不同。自然保護區實行的是國家或地方政府依法對有保護價值的陸地和水體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的制度,自然保護小區則是本地居民和社區自我管理的自然保護工作機制,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參與性。”張曉川說。

協作·科學保護

留住雨燕 建築照明設施很少點亮

未名湖北岸,藝術學院樓前的一片空地中間有一棵老槐樹。最近,樹下立起了一塊牌子,上面貼了一個告示,标題寫着“保護燕園裡的中華蜜蜂”。

原來,園林工人誤把樹上的蜜蜂巢穴識别為病害,要把它們清除了。被中心和綠協的師生們知道了,大家趕緊阻止,并立下牌子,讓更多人知道。

自然保護小區建設光有監測遠遠不夠,還要與學校的管理部門溝通協作,促成保護行動的實施。

以前就有過這方面的教訓。比如,植物學老師在校園裡監測到了一種少見的草質藤本植物北馬兜鈴,轉眼被園林工人當雜草清掉了。為了追求草坪的整齊劃一,旋覆花等一些從草坪裡冒出來的蜜源植物在花期被拔掉了,昆蟲失去了蜜源。北大校園曾觀測到一種貓頭鷹北鷹鸮,在北大校園的繁殖非常穩定。結果,園林工人把那棵它們築巢的樹修剪了,北鷹鸮從此從北大校園消失了。

成立自然保護小區後,以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呂植老師為首的師生利用監測收集的數據及其科學分析,積極向管理部門建言獻策。一個成功的例子是2019年前後對校園夜間照明的建議。當時,北大校友為校園捐建了智能照明系統,在許多中式建築的屋檐下裝上了照明設施,這種明亮的燈光會影響到一種特别的鳥兒——北京雨燕的繁殖。

北京雨燕是為數不多以“北京”命名的物種,是長途遷飛的候鳥,每年4月至7月會來北京,秋天還沒到就飛去非洲南部了,這期間它們喜歡在古建築的屋檐下面築巢。

作為學校規劃委員會成員,呂植在規劃委員會上提出,夜間照明不但會影響雨燕營巢,對其他夜行性鳥類也是比較大的幹擾,建議隻在重大節日的時候開一下燈就好了。

呂植的意見被采納。所以北大校園的照明系統雖然建好了,但每年隻會在校慶等重要的日子開一下。

呼籲·保障機制

全國推廣 組織民間隊伍長期保護

燕園自然保護小區的經驗如何推廣複制?

“北大自然保護小區是讓原住民們做本土生物多樣性的主人的一個非常值得推廣的範例,北京完全可以有更多高校校園、居民小區、商業附屬綠地等建立屬于自己的保護小區,由使用者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的工作中來。”張曉川表示。

放眼全北京乃至全國的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最大的問題還是信息缺乏,并且缺乏像北大師生這樣的“生物多樣性利益相關方”能夠覆蓋到全部值得保護的生物及其栖息地。

“我們希望在海澱區、北京市甚至全國的各大具有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大城市,都能有一批‘公民科學家’長期從事這樣的工作。”張曉川說,其實在大城市中,這樣的自然觀察愛好者不在少數,有好的機會、好的政策就能把他們調動、組織起來,形成一支強大的民間保護隊伍。

今年,海澱區推出“四區”模式推進生物多樣性工作,“四區”即山區、園區、校區、社區。在北大校園的示範帶動下,在不久的将來,中國各地的高校校園、城市公園、公共綠地,乃至機關大院、小區綠地都可能成為支持城市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自然生态區域,讓人們在身邊就能認識、享受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延伸

生物多樣性的社區樣本:中關村衆享荟生境花園

和北京大學校園自然保護小區一同入選“生物多樣性100 全球典型案例”的海澱本地案例,還有400平方米的中關村衆享荟生境花園。經過街道的組織建設,短短兩年時間,這裡從違建占據變成近自然的動植物樂園。

這一變化是如何發生的?

中關村衆享荟位于中關村大街東側的雙榆樹二街上,由中關村村史館建築和生境花園兩部分組成。在擁擠的城市空間中,緊鄰其南側的雙榆樹中心小學的活動場地十分有限。中關村街道意在借助這個項目,為雙榆樹中心小學乃至周邊社區提供一處可供活動的公共空間。

建設前,小花園所在地是一棟違章建築,街道與産權單位、經營方等多方協調後拆除違建,并獲得了一塊400平方米空地的使用權,生境花園由此開端。

以經濟節約為原則,街道對建築垃圾、植物垃圾等進行了再利用,在花園中融入了節水花園、雨水花園、樸門永續、昆蟲屋等生态理念,通過種植設計、土壤修複和雨洪管理實現社區花園的可持續發展:所選植物多為抗性較強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在保證花園全年景緻的同時可以露地越冬;加入廚餘垃圾、植物垃圾進行厚土堆肥後的土壤,加之蚯蚓塔中蚯蚓的附加作用,可以保證土壤肥力;雨洪管理則是通過連接屋頂的小型雨水花園和節水花園實現的。

花池修砌、道路鋪設、花草種植等基礎項目,厚土栽培、蚯蚓塔及昆蟲屋制作等生态過程,土壤覆蓋、植物整理等後期完善工程。志願者團隊在活動執行團隊的安排和指導下,參與完成了14項共建任務。

為了保障場地的可持續運營,街道通過引入線上探索小工具、組建小小志願者團隊、共同策劃組織展覽、引入更多來自高校或其他科研團隊的智慧力量,小花園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冬去春來,生境花園中的植物順利越冬,并煥發出更旺盛的活力。刺猬、柑橘鳳蝶、珠頸斑鸠、螞蚱……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相繼來到這裡,為自己尋覓一處城市中的自然家園。(北京晚報記者 于麗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