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鮮香嫩滑、肥而不膩、口感濃郁,很适宜于冬季食用,既能禦風寒,又可健身體。
羊肉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羊肉)味甘,大熱,無毒。
《名醫别錄》載:(羊肉)暖中,字乳餘疾,及頭腦大風汗出,虛勞寒冷,補中益氣,安心止驚。
注:【字乳餘疾】字:家裡生子之義,乳:哺育子女;字乳馀疾:指的是女子由于生産哺乳後,出現的疾病,泛指月子病。
羊肉味甘、性溫,具有補體虛、禦寒冷、益腎氣、助元陽、養精血及開胃、通乳、止帶等功能,主治腎虛腰疼、陽痿精衰、形瘦怕冷、病後虛寒、産後大虛或腹痛、産後出血、産後無乳或帶下等。
故民間有“冬吃羊肉賽人參”的諺語。
較早記載羊肉藥用的,是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治寒勞虛羸,及産後心腹疝痛。用肥羊肉一斤,水一鬥,煮汁八升,入當歸五兩,生姜六兩,煮取二升,分四服。”這便是鼎鼎有名的藥食兩用方劑——當歸生姜羊肉湯。
後人在此基礎上做适當對症修改,使得該方劑更符合當下患者的身體情況,如《千金方》增加了芍藥等。此方流傳至今仍是民衆在冬季暖身防寒的首選食療方。
下面介紹幾款羊肉食療方:
01 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生姜羊肉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之功效。主治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産後腹中㽲痛,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做法:将羊肉500克洗淨,切為碎塊,加入當歸10克、生姜10克、黃酒及調料适量,炖煮1~2小時,食肉喝湯。
功效: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适用于身體虛弱、面色蒼白、畏寒怕冷等症。
02 苁蓉羊肉粥
做法:羊肉250克、苁蓉50克(切片)、粳米100克(稍洗)、生姜3~5片切末。将苁蓉加水煮半小時,去藥渣取湯,再加入其他用料,一起煮成粥,調味食用。
功效:此粥益腎壯陽、補精養血、潤腸強身,适用于腎虛陽痿、腰膝酸軟、大便幹燥、面色灰暗等症。
03 山藥羊肉粥
做法:羊肉300克、山藥300克(鮮品,切片)、粳米200克。将羊肉加水煮至熟爛,再入山藥、粳米同煮成粥,調味食用。
功效:此粥健脾補腎、祛寒養胃,适用于身體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腰膝酸軟等症。
04 羊肉生姜粥
做法:羊肉250克、粳米150克、生姜3~5片切末,加水共煮粥,調味食用。
功效:此粥補虛損、益氣血、暖脾胃、祛寒、壯陽,尤宜于腰膝酸軟、腰背怕冷,男子陽氣不足、腎虧陽痿、遺精早洩,女子月經不調、血虛痛經等症。
05 羊肉雙山粥
做法:羊肉250克、山楂15克、山藥25克(幹品),加水慢火煮至羊肉熟爛時,撈出山楂,放入糯米100克,繼續煮成粥,調味食用。
功效:此粥益腎補氣、消食健胃,尤宜于神疲肢倦、少氣懶言、飲食無味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及子宮下垂等症。
06 羊肉蘿蔔湯
做法:羊肉500克(切小塊)、蘿蔔500克(切小塊)、草果兩個(去皮)、甘草3克、生姜5片,一起放砂鍋加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撇去浮沫再煮至羊肉熟爛,調味随意食用或佐餐。
功效:此湯補中健胃、益腎壯陽,尤宜于病後體虛、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07 羊肉生姜小麥粥
做法:羊肉250克(洗淨切碎,下同)、小麥60克、生姜10克(切末),一同放砂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食鹽等調味,分早晚2次食用。
功效:此粥助元陽、益精血、補虛勞,是病後體弱調養身體的補益佳品,最适宜于冬季滋補之用。
需要注意的是:羊肉雖好,但并非多多益善、人人皆宜。羊肉性熱,一次不能食之過多,特别是有發熱、口苦、咽喉幹痛、口舌生瘡、牙龈腫痛等上火症狀的人則不宜食用。在烹調羊肉時,應少放辛溫燥熱的調味品,以免吃後易“上火”。■
【來源:中國中醫,作者:陳日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