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金秋桂香中秋節文案

金秋桂香中秋節文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2:09:54

金秋桂香中秋節文案(桂花開時月餅來)1

桂花開的時候,中秋節也就近了,月餅也上市了。

中秋佳節,少不得好友聚會,品茗賞月,聊詩話景,不能沒有象征團圓的月餅。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青衫袖

這阕朱淑真的《生查子》,望着空中明月,讀來誘發淡談的憂傷。

金秋桂香中秋節文案(桂花開時月餅來)2

辛稼軒的《青玉案》讀出元夜街上的熱鬧,尋而不得的失落,幾百年後,依然讓讀者挂懷。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衆裡尋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與其傷春悲秋,不如在浩月當空之夜,桂花樹下,品茗賞月,吟詩感懷。

金秋桂香中秋節文案(桂花開時月餅來)3

食材 純正,原汁原味兒,純手工精制,傳承百年的老灌縣"蘭香村”清真素油酥式月餅,也在外北街上市了。甜,香,酥,脆,甜而不膩,入口留香,回味悠長。用祖傳秘方,每年三四月份親自採摘花園場的食用玫瑰花秘制玫瑰糖,用瓦缸儲備。新疆和田的新核桃,哈密的葡萄幹,雲南的白糖,資陽産的冬瓜糖,内江的桔餅,湖北的芝麻,茂縣的花椒,河南的面粉,胡氏榨油坊的菜籽油……原料嚴把關,做工精細,三十多年的積澱,赢得新老買主的口碑。嘗一口讓你唇齒留香,油然憶起童年巷口,悠長的吆喝聲……哭着、鬧着,扯着媽媽的衣角:"買餅餅!買餅餅!”饞到舔嘴砸舌的那個寒酸相。清真月餅,用味道将你帶回到童年時光。

金秋桂香中秋節文案(桂花開時月餅來)4

老師傅年齡不大,姓伍,50來歲。卻是大名頂頂蘭香村第四代弟子,師從蔡正華(馬志長的嫡孫)老師傅。九十年代原灌縣清真糕點房工作,一直從事傳統手工糕點制作行業。2000年改制,回家自己創業,至今從業三十餘年。産品早已走出國門,還有一大批三十多年始終如一的忠實“粉絲"。三十年練出絕活,不用稱,掐出的面團包出來的月餅,大小輕重不出兩錢。

成都市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婆婆,每年親自驅車前來訂購,一次就訂一百多份(一份幾封到十幾封不等)。不知老太太有何背景,每年都要提前預訂幾百份拿去送禮。

閑聊中得知她跑遍了成都周邊區縣的大街小巷,那一回來都江堰旅遊,偶然嘗到過一次,馬上認準了:

"就是這個味兒!”從那以後,風雨無阻,一直到現在。

有時候緣份來了,一眼便是永恒。

也許是她小時候,某一次饞了多久多久,終于得嘗所願;也許那時候家裡窮,根本買不起,隻将那味道偷偷封存在記憶深處裡,直到滿頭霜雪,還是刻骨銘心。

老太太寬額大臉,慈眉善目,一看就是有福之人。從她堅毅的目光裡,能讀出她飽經風霜的過往。

去年最後拿月餅的時候,人多聒噪,算帳時少收了300元。第二天老太太又親自跑來道歉,補交遺漏的錢,還責備手下辦事馬虎。其實錯不在買方而在店家。

金秋桂香中秋節文案(桂花開時月餅來)5

也有來都江堰旅遊,正好路過的遊客。聞香而來,一次偶遇,一見鐘情。某天那小夥開車50多公裡,專程來買牛肉月餅和豆沙月餅。說是2008年在南街買過的,以後每年中秋必須買這家的清真月餅。雖然從南街轉移到西街,2016年又搬到外北街,這麼多年一直不離不棄,緊緊跟随。

一次品嘗,終生不忘。

人的感情最複雜,你喜歡的,哪怕隔着千山萬水,再貴再遠都心甘情願去付出。

一位八十多歲的鄉下老大爺,站立攤前仔仔細細,來來回回認真察看了半天。不時把手伸進口袋摸索,又抽了出來,同樣的舉動反複三四遍,猶豫不決,轉身走了。剛走出五六步,毅然折回攤前,"買個椒鹽味的。”

金秋桂香中秋節文案(桂花開時月餅來)6

邊摸包,邊氣憤地說。"六七十年代,農民進城受氣,有錢不賣給你——要糧票!現在好啰,有錢啥都買得到。"

大爺買的不是月餅,是幾十年來始終在心頭折磨自己的那種被蔑視的屈辱、被賤踏的尊嚴。

是嘴太饞,還是餅太甜,年年累,年年加班。每到八月初幾就開始供不應求。老闆開始加班加班,想睡個完整的覺,都成了奢望。有一年連續十天沒關鋪門,困了,扒在案闆上眯一會兒,又繼續幹。有外地發貨的,有本地取貨的,還有攤上要賣的,都集中趕到節前,三股疊加,隻有加班。想想那些期待的眼神,那些隔着千山萬水盼着收貨的客戶,那些為了多年渴望了卻的心願……老闆覺得累也值得。

但願歲歲年年,人間花好月圓。

文:李雙明

本期編輯:田園

金秋桂香中秋節文案(桂花開時月餅來)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