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人不會漢語還敢解讀木蘭辭,搞笑了,
現在主流觀點認為,木蘭參加的是北魏征讨柔蘭的戰争。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出發地點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黑山在内蒙。打的燕山胡騎的燕山在哪?就是今天的外蒙杭愛山(燕然山)啊!!!!
說道燕然山,大将軍窦憲曾經在那裡刻石記功,去年才發現的,石刻還在那裡。
而且直接說胡騎,胡騎是什麼?是胡啊!與胡相對的是什麼?是漢啊!!!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堂是什麼?是儒家的禮制建築啊!是君王面見諸侯、發布政令、祭天祭祖的場所啊!!!
木蘭不用尚書郎——尚書郎也是漢人的官職啊!!!
再說說木蘭,當窗理雲鬓,對鏡貼花黃。這種漢人女子打扮就不說了。
就說她家,她自己當戶織,弟弟要磨刀霍霍向豬羊。家裡養豬,女人紡織,這分明已經是定居的農耕民族的典型生活吧。
再說,就算木蘭是鮮卑人,就北魏那個漢化程度極高的政權,關蒙古屁事啊。
而且北魏的鮮卑人是徹底融入漢族的,拓跋氏自稱是黃帝後裔的,還改姓元。
北魏孝文漢化組就更不用說了。
哪怕是河陰之變造成反複,
到了北周時期,還不是八柱國互相聯姻不分你我。
今天,漢人的血統好像有将近百分之五就是北魏鮮卑人的影響。
人家已經全體、完全融入漢族了,在成吉思汗的年代就已經全部是漢人了,你外蒙人拉什麼關系啊!!!
就算是花木蘭的故事發生在北朝時期,在八王作亂、中州陸沉,五胡十六國更替的時代,就幾乎沒有哪個胡人政權是想建立一個胡族文化的政權的,
連赫連勃勃這種殘暴的政權的名字都叫——大夏,雖然他是胡族,但他就是認定自己是夏人後裔。
像劉淵、苻堅那些就更不用說了。
也就是說,不好意思,他們沒人想像你外蒙人想象的想要所謂的“恢複被漢人霸占的蒙古帝國”。
他們想的都是入主中原成為中原政權,而且最後還基本全部融入了漢族。
不好意思,在漢朝,漢朝文明就是那個年代文明的最高峰。
沒有人會想走倒退的,是人想的就是追求進步。
跟漢人論正統,外蒙人壓根就不夠格,上不了台面。
北魏的事業到最後是回到了漢人手中的。
策勳十二轉,跟唐朝的勳官十二轉是直接相關的。
唐朝皇帝也有天可汗的稱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