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理解《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答:《維摩經》講,“諸法以無住為本。”這是對萬事萬物的一種根本認識。“無住”就是一切萬法都在遷流變化之中,我們的認識不能停留在固定的位置。就像中國古時“刻舟求劍”的寓言一樣,一個人在乘船時不小心将手中的劍掉到河中,此人急忙在船邊落劍的地方刻上一道痕迹,以便尋回掉落河中的劍。水在流,船在行,想從刻舟處求劍,劍去遠矣。萬物都在遷流變化,呈現沒有“住相”的狀态,即是諸法無住。
《金剛經》告訴我們,應該以“無住”的心面對“無住”的萬事萬物。如果用固執的心态去看待瞬息萬變的事物,就會永遠處在落後的地位,不能與千變萬化的事物形成一緻的認識。萬法萬物都是不住的,我們的認識也要無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無障礙的智慧,就是無住的智慧。以無住的智慧去認識無住的事物,一定能準确地把握客觀事物的規律,解決人生根本的我執、法執問題。(本文選自淨慧長老選集《守望良心》)
文章來源:禅林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