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曆:
然而很多人不把這種情況當回事,單純以為歸咎于自身腸胃不好,殊不知,這些症狀的出現可能源于一種功能性胃腸病——腸易激綜合征!
如何簡單判斷自己是否患腸易激綜合征,可以做以下簡單測試:
1、腹痛或者腹部不适反複發作,而排便後症狀改善?
2、是否伴有排便頻率的改變,同時伴有糞便外觀改變?
3、以上情況是否已經持續超過6個月?
4、以上情況最近三個月内每月是否至少發生3天?
如果符合以上四條,則可以初步确診患上了腸易激綜合征。
01
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是消化科常見功能性疾病之一,以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适為主要症狀,與排便相關或伴随排便習慣如頻率和(或)糞便性狀改變,通過臨床常規檢查,尚無法發現能解釋這些症狀的器質性疾病。
根據排便異常時的主要糞便性狀,腸易激綜合征可分為便秘型、腹瀉型、混合型和未定型四型。
腸易激綜合征症狀:
1、表現為腹痛和腹脹:是腸易激綜合征的主要症狀,多數病人腹痛和腹脹症狀可在排便後緩解,部分病人易在進食和情緒激動時出現腹部脹痛加劇。
2、腹瀉:主要表現排便次數增多呈糊狀,可含大量黏液。
3、便秘:主要表現大便幹結,含水量少呈球狀和顆粒狀,常排便不盡感。
4、胃腸道症狀:近半數患者有胃燒灼感、惡心、嘔吐等症狀。
5、腸外症狀: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異常表現,如焦慮、抑郁、緊張。
02
中醫怎麼治?
中醫角度認識腸易激綜合征和肝瀉症狀非常相像,中醫認為腸易激綜合征病根為肝木乘脾,可以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肝郁脾虛型
症狀:排便不暢、腹痛或腹脹、胸悶不舒、嗳氣頻作、兩脅脹痛。
治法:疏肝理氣。
方藥:六磨湯(《證治準繩》)加味:沉香、木香、槟榔、烏藥、枳實、生大黃等。
2、肝氣瘀滞型
症狀:為排便不暢、腹痛或腹脹、胸悶不舒、嗳氣頻作、兩脅脹痛。
治法:疏肝理氣。
方藥:六磨湯(《證治準繩》)加味:沉香、木香、槟榔、烏藥、枳實、生大黃等。
3、脾胃虛弱型
症狀:大便溏瀉、腹痛隐隐、勞累或受涼後發作或加重、神疲倦怠、納呆。
治法:健脾益氣。
方藥: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黨參、白術、茯苓、蓮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山藥、炙甘草等。
4、寒熱交錯型
症狀:大便時幹時溏、便前腹痛, 得便減輕、腹脹或腸鳴、口苦或口臭、畏寒, 受涼則發。
治法:平調寒熱。
方藥:烏梅丸(《傷寒論》)加減。烏梅、細辛、幹姜、黃連、當歸、附子、蜀椒、桂枝、黨參、黃柏等。
5、大腸燥熱型
症狀:排便艱難, 數日一行、便如羊糞, 外裹黏液、少腹或脹或痛、口幹或口臭、頭暈或頭脹、形體消瘦。
方藥:麻子仁丸(《傷寒論》)加減。麻子仁、白芍、枳實、大黃、厚樸、杏仁、白蜜。
03
如何預防和避免
⑴盡量避免一些誘發因素,保持心情開朗、避免精神刺激、消除緊張情緒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同時應少吃油膩、生冷的食物。
⑵不要過于焦慮煩惱,隻要排除了器質性疾病,就不必再考慮用什麼藥來“消除“腹瀉。
⑶不随意使用抗生素:這種腹瀉并非炎症所緻,不需要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反而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加重症狀,甚至出現嚴重的并發症。
⑷正常進餐、普通飲食即可,但在日常生活中要細心總結易誘發本病的食物,盡量少吃不吃這種食物。應少吃油膩、生冷食物。
⑸症狀明顯及時就診:現在醫院已有很多對減輕患者的胃腸症狀和精神症狀療效很好的藥物,若按醫囑服藥一段時間,大部分患者都能取得較好療效。
案例分享
王某,女,64歲。
主訴:腹痛、腹瀉反複發作1年餘。患者1年來腹痛、腹瀉反複發作,大便稀溏,每日3~4次,無黏液膿血,無裡急後重,便前腹痛,便後緩解。
納可,乏力,面色萎黃,舌質暗,苔白膩,脈沉細弦。體格檢查未見異常,結腸鏡檢查未見器質性病變。
辨證分析:患者腹瀉時間長達1年,脾氣虛弱。脾氣虛則脾失健運,故腹痛、腹瀉反複發作;
土壅則木郁,肝脾不和,則便前腹痛,便後緩解;脾氣不運,則乏力;舌質暗,苔白膩,脈沉細滑為脾虛之象。
西醫診斷:腸易激綜合征。
中醫診斷:洩瀉(脾虛濕滞,肝郁氣滞)。
治法:健脾化濕,理氣止痛。
方藥:黨參,丹參,蒼術,白術,茯苓,炙甘草,炒薏苡仁,炒山藥,厚樸,枳殼,陳皮,半夏,诃子肉,焦三仙。
7劑。每日1劑,水煎服。并忌食生冷油膩,調暢情志,适寒溫,慎起居。
二診:
患者腹瀉次數減少,每日2次,腹痛及乏力減輕,舌質暗,苔白膩,脈沉細。原方加炒蓮肉10g。7劑,水煎服。
三診:
大便每日1次,便軟,腹痛嘔作,舌質暗苔薄白,脈弱。予參苓白術丸鞏固療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