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相聲,大家現在所熟知的便是“德雲社”,而與他在藝術領域相提并論的肯定也有“本山傳媒”的一席。
兩個團隊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叱咤風雲,為中國的藝術事業輸送了許多人才。
而這裡有位穿梭在兩個領域遊刃有餘的人,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劉流”。
拜師趙春田,成為和侯耀文,馬季等相聲大師平起平坐,郭德綱這樣的小輩隻能稱他為師叔,
後來遇見迷途中的趙本山,陪着趙本山一起建立赫赫有名的“本山大本營”。
在其中飾演的“劉大腦袋”被觀衆們熟知,後來公司穩定後選擇退出大本營。
他傳奇人生的背後究竟是哪些助力在幫他,他又和趙本山之前發生了什麼?
劉流1963年出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原名劉延濱。
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劉流并沒有想過走藝術的道路,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和藝術八竿子打不着關系。
在鐵路職工的大院裡,數劉流是最活潑好動,有時和大人們說起話來還會抖個機靈。
飯量也比其他人大許多,最愛吃的便是媽媽鹵的豬肘。
在高蛋白高碳水的攝入下,還上小學的劉流就長得虎背熊腰的,很是魁梧。
父親看到這樣的他便決定把孩子送去學體育,能有一技之長在這個年代是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的。
具體些什麼呢?在那個冰寒交替的東三省來說,冰球便是最優秀的運動,為國家培養了一個個人才。
雖然劉流聽話的去學習了,可是他對這個項目卻始終提不起興趣來,反倒是喜歡和隊友們一起去聽書。
等大了些,便央求着父親給自己買一台收音機,每天最開心的便是聽裡面的雙口相聲。
雖然隻是業餘愛好,但是孰能貫耳了之後,在隊員們面前貧上兩句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劉流心中的小火苗,在朋友和老師們一句句認可中點燃。
“我是不是也能學習相聲麼?”
他對自己報有了微弱的希望。
1981年劉流帶着身上的3塊錢,當做了兩天的車費,連住宿的錢也沒舍得留,就跑去報考省藝曲團。
可是從未經受過專業訓練的他,用那點三腳貓功夫第一輪便被刷下來了。
可他卻不止于此,自己邊打工邊去培訓機構上學,而打工的地方便是當省藝曲團的場景布置員工。
雖然每天幹着又髒又累的活,但這才能靜距離的偷藝。
因為有的時候看的太入迷,場管叫他的時候并沒有反應,因為屢次這樣還被罰款扣工資。
本來就不掙錢的活,生生讓他給幹成“免費的苦力”。
可就這他也樂在其中,每次演出的時候都在旁邊癡癡地看着。
這樣對相聲抱有如此熱愛的青年并不多加,趙春田被他的行為所動容。
趙春田在當時相聲界的頗有名氣,侯耀文,馬季等等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有這樣的相聲大師青睐,他肯定要好好的把握這樣的機會。
“要不要跟我學相聲,小夥子。”
已經胡子花白的趙春田對他說,他激動的連連答應着。
可這卻有人歡喜有人憂,李金鬥十分不同意這次的拜師。
“師爺,您别再給我找小師叔了。”
是啊,這個年紀的他确實很年輕,許多比自己的大的先生們都要叫自己一聲師叔。
可趙春田真的看上這個現在隻會皮毛的劉流,如果稍加打造,一定是個好苗子的。
但仔細想想确實再找年紀小的有點不尊重下面的徒子徒孫了。
在思量過後,決定收劉流為徒,但也是關門弟子,此後不再收徒。
可見他對劉流的重視,師父對自己的大恩大德自然是讓人銘記于心的。
劉流也很會辦事,師侄們雖然因為這件事會有些不滿,但架不住劉流的嘴甜和吃飯邀請啊。
一開始的他對相聲一竅不通,趙春田便一點一點帶着他學習找靈感。
看着師兄弟們在一起一較高下的時候,他就會乖乖的待在旁邊學經。
果然,趙春田并沒有看錯人,劉流不僅對說單口相聲拿捏得遊刃有餘,還可以創作值得深思與贊美的作品。
逐漸的劉流從圈内的名聲和口碑越來越好,在黑龍江省已經是知名的相聲演員。
而讓觀衆們第一次知道他就是在1997年《春節聯歡晚會》上。
他與唐中傑共同合作的,一段《扭秧歌》成為春晚首秀,演出結束時台下的掌聲轟鳴。
全國都知道了這個體态敦實,矮小可愛的相聲演員,好事不僅如此。
已經是春晚常客的趙本山也注意到了他們,趙本山對劉流一見如故,兩個人默契的互相留下了聯系方式。
後來相聲市場寸步難行,劉流也在這個時候到了事業低谷。
趙本山不想讓這樣的好苗子埋沒在時代的浪潮當中。
2008年時,宋丹丹與趙本山已經成為了春晚的一姐一哥,許多人都表示看春晚就是為了看兩個人的合作。
當籌備《火炬手》的時候,主持人卻一直敲定不下來,這時趙本山想到了劉流。
劉流的長相與生俱來就有喜感,抖包袱等等都不在話下,趙本山希望拉着劉流轉型,到小品市場。
事業瓶頸的劉流自然是願意的,很爽快的答應了,果然相聲與小品是相輔相成的。
劉流進入狀态進入的很快,當本子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劉流都會憑借着自己的相聲經驗指出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個人的結合是節目效果達到最高,劉流一夜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小品演員”。
正當大家都以為三個人第二年還會帶來完美的作品時。
宋丹丹卻因為壓力過大,宣布退出春晚舞台,留下趙本山一個人孤單奮鬥。
雖然第二年趙本山帶着丫蛋和小沈陽來到了春晚舞台,反響也很不錯,但是始終一個人帶領,沒有人頂大柱也不是長久之計。
趙本山決定轉型,他想自己去打造一個團隊,帶着這樣的想法找到了劉流、
一開始的劉流雖然一竅不通管理的事情,但對小品的創作上也是頗有見解的。
兩個人坐在一起,徹夜長談,交流完想法之後,一拍即合便創建了“本山傳媒”,劉流是名義上的副總裁。
創建“本山傳媒”的初心就是給徒弟們創造一個展現自我的平台。
劉流對此也很是上心,在裡面他不僅當人導演,演員甚至是制作人,
劉流在本山傳媒參演的《馬大帥3》,演技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可是相比于演技,他更青睐于幕後的制作。
當時的《鄉村愛情》系列已經火的一塌糊塗,趙本山還是放手讓劉流去制作。
裡面給他專門添加了“劉大腦袋”的角色,雖然隻是配角,對劇情卻有着至關重要的地位。
同時他還當了這部劇的制片人,《鄉村愛情2》在第一部的影響下壓力都很大,有了劉流的出謀劃策和加盟有了質的提升。
他在裡面飾演的“劉大腦袋”反映了社會農村的現狀,讓大家更好的代入劇情,可謂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觀衆們接二連三的追捧,兩個人也更加有動力制作了下去。
第三部第四部也接連而上,劉流也一直都是幕後的制片人。
正是因為有他的鼎力相助,本山傳媒确實捧火了許多的徒弟配角,例如謝大腳,長貴,趙四,劉能這樣印象深刻的人物。
劉流在自己的導演和制片人,演員,相聲的領域都有不錯的成就。
當有别的電視劇像劉流發出邀請的時候,劉流也欣然接受,不僅是為了學習和吸取經驗。
更是想嘗試一下自己的上限在哪裡,畢竟沒有人願意一直當打工人。
他開始為了自己的未來謀劃。
那段時間的《大村官》《越活越有勁》等作品上映,在每部電視劇的不同角色他都可以把情緒演藝到位。
也有許多同行的仰慕者來向他請教,後來他決定自立門戶。
在對接完《鄉村愛情》的工作後,他來到了趙本山的家中,并沒有在公司與他提及此事。
“哥,我想出去闖闖。”短短一句話為兩個人合作了幾年的時間畫上了句号。
趙本山并沒有阻攔,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默默地把劉大腦袋的角色換了其他的演員,而由他制作的作品也一個個都停了下來。
兩個人都沒有對外公布,但還是有網友發現了端倪,畢竟趙本山這些年來因為合作而分道揚镳的搭檔數不勝數。
所有人猜測劉流與趙本山因為分錢不均等利益關系撕破了臉。
但兩個人卻默契的都沒有回應,隻是由着觀衆們說去。
離開本山傳媒的劉流也開始了大展身手,相聲圈已經有師侄郭德綱這樣大名鼎鼎的人物,自然不會混的太差。
劉流在外面開始展露身手,而他一心創建的劉大腦袋人物卻因為換人受到了抨擊,對藝術工作者來說。
自己的角色走到了這一步,對他來說是心痛的。
離開本山傳媒的他很快的創建了自己的小團隊,喬杉,修睿等人都拜他為師,兩個團隊也在暗自較勁。
在《歡樂喜劇人》的時候,身為挑戰擂主的選手,喬杉與修睿對陣趙本山的徒弟小沈陽,宋小寶。
不知道是節目組的故意為之還是什麼,話題度是賺夠了,這哪是徒弟們的比試,分明是背後的師父。
雖然喬杉帶來的作品惜敗,但還是給觀衆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流轉向幕後之後,确實也比之前的收入更加可觀了。
能有今天的成就,也要多謝妻子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妻子馬蘭,是當地有名的歌唱家,人美歌甜,兩個人是在省藝曲團認識的。
當時的馬蘭就被勤奮好學的他吸引,便開始注意他,兩個人你來我往的就走到了一起。
可地位的懸殊,女方的父母哪舍得讓女兒嫁過去吃苦呢?
可馬蘭還是不顧父母的阻攔,毅然決然的嫁給了愛情,他看中了劉流身上的才華,也始終相信金子就會發光。
妻子馬蘭的支持也讓劉流在那段時間信心暴漲,都說千裡馬難尋知音,而妻子就是他的第一個伯樂。
後來兩個人的感情依舊幸福穩定,很快就孕育出了愛情的結晶,女兒劉笑歌,希望女兒能快快樂樂笑口常開。
有了女兒之後,劉流的事業也來到了巅峰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外面奔波,為了給女兒提供良好的環境。
馬蘭選擇放棄自己的事業,專心照顧家庭,陪伴孩子的成長。
父母都有藝術細胞,對女兒的藝術培養自然是沒有落下。
從小就熟讀樂詞樂譜,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長得大了些也開始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帶女兒闖入娛樂圈。
雖然反響并沒有很大,但還是滿足了女兒想當明星的願望。
在《我不是明星》女兒劉笑歌在舞台上唱歌獲得一衆的掌聲。
父親劉流也來到節目為女兒站台,劉笑歌的性格也和父親如出一轍,爽朗的笑容配上活寶的性格很是讨喜。
在節目中主持人詢問劉大腦袋的造型設計時,他也毫不避諱的提及趙本山的功勞。
不論是立着的頭發,和耷拉的眼角,還是說話的語氣,許多小細節都蘊含着巧思,二女兒也很喜歡這個角色。
對父親和趙老師都很崇拜。
主持人還調侃道他與女兒确實長得天差地别很是不像,女兒繼承了媽媽的優良基因。
大大的眼睛配上高挺的鼻子,不僅五官立體臉還很小巧。
而肉墩墩的劉流确實在旁邊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兩個人一起搞怪的拍了幾張合照。
親昵的關系也羨煞了節目中的觀衆。
2015年參演完《大村官2》之後,劉笑歌便沒有再出現在大衆的視野裡。
2016年便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2016年女兒決定結婚,雖然萬般舍不得閨女出嫁,但他還是尊重女兒的選擇。
為了給女兒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劉流邀請了大半個小品界的著名演員和相聲界的泰鬥參加。
此時早就不出席活動的趙本山也被劉流邀請成為女兒的證婚人。
為了給劉流撐場面,趙本山便叫上了所有本山傳媒能來的徒弟坐鎮。
有娘家人撐腰的劉笑歌想必嫁過去之後,生活也肯定會順心如意。
劉流和趙本山不合的傳言也在這一刻被打破,雖然說彼此是利益的結合,但不得不否認在舞台上趙本山确實給劉流許多發揮的空間。
兩個人無論是之前發生了哪些事情,在那時他倆始終都是兄弟,朋友,更能稱得上的伯樂。
劉流的才華也是不可否認的,現在本山傳媒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幫助的時候。
劉流總能義不容辭的沖在前面,為趙本山分憂解難。
2022年《鄉村愛情14》都已經準備拍攝,而這部劇的熱度比起往年确實也差了許多,在這生死關鍵的時刻。
劉流還是決定回來拉這個劇本一把,把從在外學到的本事一一都用到了這個劇組裡面,重新飾演回了“劉大腦袋”。
“劉大腦袋”确實就是為劉流貼身打造的,有了它的加盟這部劇的數據有重新回到新高。
可以說劉流這一生是幸運的,在愛情上,還在磕磕絆絆的懵懂時期,就遇見了自己的第一個伯樂,妻子馬蘭,
在他的身邊不離不棄,幫助他更好地打理生活,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演藝事業上。
而第二位伯樂就是他的師父,趙春田先生,本來身為外行的他想接觸到小品或者是相聲的行業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但有了師傅的幫助和支持,不僅待他入了門道,還有這麼多師兄弟一起幫襯着,可謂是人生赢家。
而帶他走向人生巅峰的伯樂就不得不提事業上幫助他的趙本山。
雖然不能否認劉流的才華,但是本山大叔确實也為這位兄弟想破了頭顱。
即使劉流出去自立門戶,他也仍舊保持尊重和理解,不打壓不發聲就是對他最好的支持。
後來兩人冰釋前嫌,相互成就一起進步。
2021年籌備《牛頭不對馬嘴》的時候,身為導演的劉流自然是嘔心瀝血的完成這部作品。
憑借着自己在演藝圈的人脈,許多人都自發地幫助劉流,而趙本山也派去了許多徒弟傾情演出。
為了不辜負大家的信任,劉流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覺,向着新的思路前進。
馬蘭擔心丈夫這樣下去會把自己的身子累垮,切好了茶送過去,可劉流的思緒正式噴發的時候,便拒絕了妻子。
最後實在是勸不動,馬蘭隻能拿出殺手锏,找到女兒勸說他早休息睡會覺。
這才讓已經熬了三天大夜的劉流沾上了床墊。
如今劉流是大聖影業的董事長,該公司也不斷有新劇像觀衆們面世。
别看劉流長得比較花心愛玩,但整個人不僅實在還有才華,如今的事業家庭雙豐收,确實也是他應得的結果。
期待接下來劉流有更好的作品帶給我們觀衆,也希望能再看一次趙本山老師和劉流的合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