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生的成長需要人文的關懷

學生的成長需要人文的關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02:04:04

學生的成長需要人文的關懷(關懷情懷引領學生成長)1

青教賽群英譜

方頠玮,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副教授,人文學院青年教師聯誼會副會長,上海師範大學青年學術聯盟理事,碩士生導師。榮獲2022年全國青年崗位能手、2021年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特等獎、上海市教學能手等榮譽稱号。

“教學是師生彼此相伴、共同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有知識分享,也有觀念碰撞,更有精神交流。”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副教授方頠玮坦言,她是個樂觀積極的人,她想把這種人生态度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既能沉浸在書本當中,又能走出書本,邁向更宏闊的精神世界。

一襲青藍色印花連衣裙,齊肩中長發,溫婉而知性。方頠玮的聲音輕柔又自信,說話時不忘和你“眼神交流”,從古希臘神話到哈姆雷特,她侃侃而談,每每說到動情處,目光明亮,神采飛揚……方頠玮三十而已,教了6年書,已小有名氣:2016年北師大博士畢業後,即被上師大招至麾下,短短4年便嶄露頭角,在第四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摘得特等獎。近年來,上海市教學能手、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一個個榮譽見證了方頠玮的跨越式進步。最近,她又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号,成為上海市12名獲獎者中唯一的教育界“代表”。

“今天的學生,最難的就是學問中的‘問’,我比較注重學生的問題視野、問題意識,我認為老師要從講台上的說教者轉變為學生學習上的同行者、精神上的引導者。‘關懷’和‘情懷’是我努力追尋的境界。”在方頠玮心中,“心系學生,精于教學,鑽于科研,樂于奉獻”是她始終要守護的信念。

引人入勝的課堂密碼

“頠,是安靜的意思,斜王旁的玮,意為寶玉,合起來就是‘安靜的寶貝’。” 方頠玮人如其名,不過她的“安靜”中又帶着股韌勁和拼勁。方頠玮小時候經常躲在父親的書房癡迷于文學名著,雖然讀大學時選擇了英語專業,但她仍對文學念念不忘,于是補修了中文系本科4年的課程,加上紮實的英語專業背景,在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時,方頠玮自然而然地選擇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兩種文化的跨界熏陶,讓她在上師大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學上有了底氣。

和一般年輕老師的成長路徑不同,方頠玮是邊接受培訓邊站上講台的。2016年第一次上課,她如履薄冰,一堂課下來汗水濕透了衣衫。“人一緊張,語速就飛快,三節課兩個半小時的課時我45分鐘就講完了,還把準備好的後兩周的課給透支了……”怎麼掌控上課節奏?她想了個對策——寫講稿,按每45分鐘6000字的标準,一次三節課就要準備18000字的講稿。方頠玮慢慢體會到,寫稿的過程也是對作品的再理解過程,而她分享交流時,學生也會被這種問題意識所帶動,挖掘出更多他們感興趣的點,并引發他們的新思考、新問題。

寫了一年講稿後,方頠玮發現,過分依賴講稿,就離不開講台,無法與學生良好互動。脫了稿怎麼上課?“這還要感謝青教賽。”她說,校賽時要準備20個45分鐘的教案,和20個20分鐘的 PPT課件,這些教案占一學年教學大綱的三分之二内容,大賽時随機抽講,倒逼你脫稿。以賽代練,方頠玮“頓悟了”,她反思:“上課最重要的是什麼?教學目的、教學設計很重要,一定要把自己的問題意識和教學的重點難點結合起來,再将它提煉出來,形成課程大綱。此外,PPT課件務必簡明扼要,起到穿針引線作用,才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不出兩年,方頠玮就迅速站穩了講台,她給大二學生開設的必修課《外國文學》好評如潮:“幽默生動,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分析細緻,循循善誘,有啟發性”……不少學生表示,方老師課的最大特色是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不斷提問,層層深入,引人思考。

“我每輪備課都會融入一些新想法、新思考、新問題。講課會有輕微的緊張感,這反而生出一種張力,讓我更有激情地去演繹。上文學類的課,隻有沉浸到人物、情節中去,才更有感染力。” 方頠玮喜歡與學生眼神交流,看到他們疑惑探究、若有所思,她往往會心一笑,引導學生頭腦風暴,再逐一解惑。

“情懷”與“關懷”并濟

青教賽的另一大收獲是讓方頠玮意識到,課堂上“内容為王”,專業深度很重要。怎麼讓課更有專業性?怎麼讓學生喜歡你的課?

“現在的學生想聽的不是簡單的知識輸出,而是讓你提供一個問題視角,帶着他們思考,從而引入更廣闊更有深度的理解方向,真正走入作品深處。”方頠玮說,講課時,她特别尊重學生的想法,将不同的思考融會貫通,再加以引導。

“打個比方,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學作品也需要多元化地理解和教學。”她解釋,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一方面是文本本身所具備的永恒魅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在不同的曆史階段,可以出現不同的解讀。以《哈姆雷特》為例,就可以從人物性格、心理學、女性主義等不同角度解讀。她引導學生用新觀點、新方法、新思維去創造性解讀。

方頠玮重視教學品質,強調 “情懷”與“關懷”并濟。“情懷源自于個體内心深處的信念,而關懷則是個體能動意識的傳遞。” 方頠玮是個情感細膩的人,也是個擁有人文情懷的溫暖的老師,“一個有情懷的好老師,專業性要強,科研也要強,教學和科研是相輔相成的 。”方頠玮已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多篇,目前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跨文化視域中晚清小說的現代性研究》。“上海是近代以來中西文化交融交彙之地,擁有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紅色文化三張名片, 這或将會為之前的項目研究提供新的視域。” 她表示。

與學生一起成長

“努力上好每一堂課,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是方頠玮一直堅持的教育理念。她把教學定義為“和學生一道成長”,這個成長既是學業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有道是:經師易求,人師難得。一個優秀的老師,應是‘經師’‘人師’合一,既精于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将正确的人生信仰,與體會‘詩意與生活’統一起來。”

如何通過外國文學課來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标,是方頠玮經常思考的問題。她讓學生批判地繼承外國優秀文學遺産,用辯證、比較的方法進行思考,激發學生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建立民族先進文化的自信。

在方頠玮看來,教師與學生在精神上一起成長,不是灌輸說教,而是要自覺養成“立德樹人”的習慣,将人文素養、文化自信、獨立主動、人性自覺、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融彙到課程語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成長、成才、成功、成人過程中,最終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有新時代擔當的人才。

“除了專業過硬,好老師的另一大品行是善良,你要具備好的人品道德修養,讓學生感受到你的善良、關心和溫暖。” 在學生眼裡,方頠玮亦師亦友,喜歡和她聊最近看的書、職業規劃、興趣愛好,她也愛和學生談心,體會理解他們,對他們做一些引導,自己就會感到滿足。

“懷揣人文關懷之心引導學生,使他們樹立自信,找到自我意識與存在價值,真正從内心深處接受自己。”方頠玮說,這也是她所理解的上師大人文學院優良傳統的一種體現。

文/王慧 饒茗柯

學生的成長需要人文的關懷(關懷情懷引領學生成長)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