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喪葬文化也源遠流長,在不同地區的發展,也衍生出不同的風俗。
人去世之後,給親人穿壽衣,許多地方流傳着“五領三腰”的說法。
壽衣又稱“送老衣裳”,好多老人在去世之前就已經給自己準備好了,暗寓健康長壽之意。
壽衣一般以絹棉材質為主,不宜使用皮毛和綢緞。絹棉有“眷戀”、“緬懷”之意,用皮毛做壽衣,按古人的說法轉世後會成為動物,用綢緞,因緞諧音“斷”字,有斷子絕孫的意思,不吉利。
所謂“五領三腰”,壽衣都是帶領子的,領是指上衣,腰就是指褲子 ,五領三腰是指,穿5層上衣,三條褲子。壽衣層數,忌雙喜單,最外一層都是用棉做的。
年齡越大,穿的衣服越多,夭壽是指不足于50歲去世,最多隻能穿三層衣服。
許多地方,給去世的人穿壽衣時,親人要象征性地試穿一下,試穿前要用沒有秤砣的秤稱一下衣服,并在死者前念叨:這是兒孫們孝敬您的。
一般男性去世,女兒和兒子給穿壽衣,女性去世,由有女兒和兒媳婦給穿壽衣。
人既然都去世了,為什麼要穿這麼多層衣服,而最外面一層一定要用棉的呢。
這是因為,過去人去世之後,不會馬上下葬,更不可能像現在一樣實行火化,會把遺體放在棺材裡,在家裡放一段時間再安葬。年齡越大,放置的時間越長,有的因一時找不到合适的墓地,要放好幾年。
穿這麼多衣服,主要就是目的就是防滲漏。屍體放久了會腐爛,會有液體流出,為防止液體流出滲透棺材,就多穿幾層衣服,吸收滲出的水分。同時也會在棺材下面放草木灰和草紙等防潮物品。
另一方面,在中國有“死者為大”的說法,隻要不是罪大惡極之人,死後都會得到尊重和緬懷。
所以人去世後要用水淨面、淨身,穿上幹幹淨淨的壽衣,體面地離開這個世界,體現了對死者的尊重。
總結:人死後之所以穿壽衣既有美好的寓意,也有防滲漏的實用效果,雖然現在實行火化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但是壽衣仍表達着親人對逝者的尊重和緬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