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店工作人員将市民網購的水果裝箱 張鵬偉 攝
電商平台“瑞嶺優選”工作人員對蔬菜進行打包 張鵬偉 攝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型的購物方式,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然而在方便快捷的背後,可能存在是否誠信經營、經營行為是否規範合法、服務是否到位等一些問題。那麼如何敦促互聯網新經濟良性發展?這将是相關部門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魚龍混雜
網購食品有缺斤少兩現象
“下單網購了兩斤水果,送上門的卻隻有一斤八兩,商家的商品圖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到手後發現圖物不符,想要退款卻被商家百般推诿……”市民朱女士說,最近以來,她家的食品幾乎都在網購,有在淘寶上買的,也有在微信群及朋友圈買的。她在購物時觀察到,一般正規的官方App購物出現問題都可以退貨,但是在微信群及朋友圈買東西就比較麻煩,一旦出現問題,售賣食品的都推诿不予解決。
朱女士說,最近她在微信群看到有人賣蘋果,于是二維碼下單,買了2斤蘋果。訂單送到家,她提起蘋果掂了掂,手感有點輕,“怎麼感覺輕輕的?”她從抽屜中翻出電子秤,将整袋蘋果往秤盤上一放,電子屏上立刻顯示出數值:0.9千克。她将自己拍攝的“證據”發給商家,以“商品斤兩不足”為由,要求其進行退款,但是商家始終不予回複。所以她覺得,不是正規的網絡平台,購買食品是有危險的。
“我明明買了5斤,卻被商家送來8斤,這如何是好?”市民馬女士說,前段時間,她從微信群中看到有人賣水果,發在群裡的新疆紅提看着非常新鮮,就下單買了5斤。商家交易方式是貨到付款,可是商家發來8斤葡萄,她告知商家葡萄發多了,可是商家否認說她就要了8斤,并且在微信群裡催促趕快轉錢,被逼之下她隻好給商家轉了8斤的錢,搞得她心情很不爽。馬女士說,新疆紅提一斤12元,5斤夠她一個人吃兩天了,8斤她根本吃不完。
>>眼花缭亂
網購形式多樣化 到底哪個更靠譜?
對消費者來說,網購帶來的就是方便、快捷,用得舒服。而對商家來說,關鍵點在于利潤、轉化、速度。然而,互聯網新經濟時代下,淘寶、快手、抖音、微信及商家公衆号等各種交易平台讓人目不暇接,到底哪個平台更靠譜?令許多消費者很難選擇。
市民白女士說,此次疫情确實對每個人都是一次考驗,首先購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從食物到生活用品,都必須網購,可是購物平台很多,令人眼花缭亂。白女士說,疫情期間,她每天在浏覽各種平台及微信群、朋友圈,購買所需的物品。她首先會選擇各類商超的App,然後是一些微信群的社區團購,從商超App采購的物品雖然會比微信群裡采購的貴一點,但買的菜品是比較放心的。
但各類商超平台由于每天的配送量很大,接單量是有限制的,甚至幾天都配送不了。還有,在這些購物平台采購,需要提前在平台加購,每天淩晨時分,迅速下單,若時間一到,平台就關閉是下不了單的。在這種情況下,居民隻能在微信群、朋友圈去購買。但購買物品單憑商家拍攝的食品照片無法斷定所購貨物的質量好壞,還有商家發來的貨品有時候有潰爛現象。有的商家還可以給退還一點錢,可有些商家根本不會,消費始終處于“被迫”的狀态之下。當然,在特殊時期,消費者隻能忍氣吞聲。所以網購形式多樣化,哪個更靠譜,消費者很難選擇。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
電商平台投訴機制已健全
可撥打12315進行投訴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網絡交易監管科一負責人稱,他們了解到,疫情之下,許多消費者在電商平台或者微信群中接龍購物。如果消費者通過電商平台購物,他們可以督促平台進行維權,這都是沒有問題的。因目前電商平台投訴機制非常健全,消費者在微信群中,有人發起接龍售賣商品,這跟電商平台沒有關系,是屬于個人行為。隻是行為人通過自媒體來發布信息,然後進行銷售。如果在銷售過程中,出現延誤或者天氣炎熱,購買的菜品出現爛菜、短斤少兩等問題,消費者可以撥打12315進行投訴,轄區市場監管所就可以進行調查處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網友
網購出現誠信危機
網友@y淡:6月1日,我下單買了一個25斤到30斤之間的菠蘿蜜,實際收到22斤。在收到以後發現重量嚴重不足我就去售後索賠, 因為之前遇到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補足不足的重量就算過了。然而商家說,水分蒸發在15%都是正常的,搞半天一個水果一天就要蒸發四五斤對吧 ,那我買個20斤的菠蘿蜜,是不是五天以後就水分蒸發消失了?
網友@chindda:缺斤少兩已成為常态,很多電商,都吃定了你沒時間、不會、怕麻煩打官司!所以,電商“少”你沒商量。
網友@小凡的姐姐·卡卡:網上購物短斤少兩遇到過多次,消費者該如何解決呢?
網友@喵咪咪05:經常在網上購物,剛開始覺得網上一家水果店便宜,後來發現标價格的紙闆最下面寫了400g(寫得很小),以至于很多人都以為是一斤。跟老闆理論,老闆說那邊都是400g為一斤,當時我真的是無語了,下次一定要看清楚了。
網友@呢喃朵朵:線上比線下價格便宜一元,于是購買了。沒想到線上斤兩不足,還不如線下購買呢!無良商家,下次不會買了,做生意要的是誠信。
專家
互聯網新經濟将是政府和監管部門共同面臨的一大課題
蘭州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牛铮超說,這種消費模式是特殊時期特殊條件下産生的消費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滿足了供需雙方的需求,這是經濟自然發展的一種形态,是避免不了的,也是阻擋不了的,每一種經濟模式的發生或者是衍生發展,都是在特殊條件下,是經濟發展必然的反應,這是客觀規律。
那麼面對新的經濟模式和新的發展需求,如何實現有效監管和活躍市場,讓供需雙方都滿意,讓經濟形态出現一種正常的、良性的發展模式,這是政府和監管部門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因為這是自然規律,并且這種模式肯定會延續,它需要一個完善和發展的過程。新經濟形态的産生,從不接受到接受,一是現實需求,二是目前已具備物流和線上的通達性,包括社區服務的到位,實現了供需雙方的滿足。在這種經濟模式下,一定會伴生一些新的問題出現,第一,需要專業人士和經營者來探索;第二,是怎樣實現政府有效監管成為良好發展的經濟模式;第三,這對最後1米的社區服務也提出了更嚴格要求,社區在人力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怎樣做好有效的服務。同時,社區如何嫁接一些社會資源,在基層治理模式的探索上,實現有效的治理模式更新、科學化的連接,這種新經濟模式和社會經濟形态,對未來的經濟和社會治理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預示着互聯網新經濟未來發展的模式會産生新的一種治理模式,這是很令人期待的一件好事情。
本版撰文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桑傑才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