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不犯河水”的奇特景觀
安徽朱旺村,位于宣城市旌德縣東北部的蔡家橋鎮。
朱旺是一座典型的傳統徽州古村,到這兒的遊客多是為了一睹村内“井水不犯河水”的奇特景觀。
所謂的“井水不犯河水”景觀,是源于朱旺村内的“九井十三橋”。
一條朱溪河穿村而過,河上有青石搭成的石橋十三座,河中和邊緣建有九口水井,故名為“九井十三橋”。
神奇的是,每當雨季來臨時,朱溪河水位上漲,河流湍急而渾濁,但井中水卻能紋絲不動、清澈見底,形成井水與河水各自獨立、互不相犯的奇特景觀。
據傳,成語“井水不犯河水”的典故正是出自朱旺村。
朱旺村始建于隋末唐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
南宋時期,朱氏子孫遷徙到此、安家生根,家園日益興旺,于是将此地改名為“朱旺村”,意為朱家興旺之地。
相比周圍名氣更大的宏村、西遞,朱旺村顯得格外甯靜,雖然已是國家4A級景區,但走在村中反而覺得當地人更多。
沿江而上,漫步在小橋流水間,能清楚聽到潺潺的流水聲,仿佛走入了一幅江南煙雨的水墨畫之中。
“井水不犯河水”真的出自此地?九口形狀各異的水井卧于河中,可以算是朱旺村在皖南古村中獨有的一道風景線。
我們都知道“井水不犯河水”是用來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從字面上也很好理解,在地下的井水與地上的河水之間互不相通,自然互不侵犯。
雖然朱旺村的“兩水”景觀與“井水不犯河水”的字面意思幾乎完全吻合,但要說該成語的出處是來自朱旺村,多少有些宣傳噱頭之嫌。
其實“井水不犯河水”最初并不是指地上的水,而是指天上的星宿。
“井”原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井宿”,位于現在的雙子座,也叫做東井,就在“銀河”附近,而“河”指的就是“銀河”,在東井的東北和東南,還有兩個名叫“北河”和“南河”的著名星座,它們被古人視為銀河的守衛者,一旦發生什麼異變,人間就将遭殃。
所以,古時人們說“井水不犯河水”,指的就是“東井”“北河”“南河”三個星座互不幹擾、和諧共處的天文現象,并非指的人間之景。
“兩水”文化古為今用關于朱旺村這九口“河中井”的說法有很多。
一說是當年清代欽點的翰林朱則淡、朱則波兩兄弟,因在京城不得志而解甲歸田,然後在河中修建幾口水井,以此景來宣示兩人心灰意冷、逃避現實的心境。
另一種說法是為了宣示朱旺村能出九個進士,而朱氏江山要統治十三個朝代,便有了九座水井和十三座石橋。是否屬實無從知曉,但九和十三在當時确實是個吉利數字。
現如今,“井水不犯河水”已經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成語,可每逢提起,多會聯想到與人絕交、切割關系的場景,難免有些負面之意。
但實際上這句話的含義遠不止于此,其背後蘊含着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
“井水不犯河水”不僅反映了我國傳統儒家文化的謙遜禮讓、寬厚仁德,而且也是法家“定分止争”精神的直觀表達。
如今的朱旺村更是借“兩水”景觀,賦予了其“各守其分、分清是非、互諒互讓、共治共享”的現代表達。
走在朱旺村中,經常能看到路旁的“百姓說事點”以及“兩水”調解室,當地村民将祖先流傳下來的“兩水”文化,融入到現代鄉村社會治理中,真正做到了古為今用。
的确,人與人的相處難免發生誤會摩擦,遇事平淡處置,遇人以禮相讓,不傷和氣,不缺君子之量。
這大概就是朱旺村傳遞給我們的“兩水”精神。
旅行貼士Tips:【地理位置】安徽省旌德縣蔡家橋鎮朱旺景區
【交通攻略】朱旺村距旌德汽車站20分鐘路程,有班車,30分鐘一班;自駕205國道蔡家橋處轉蔡大公路1公裡可達
【門票花費】門票50元/人
【開放時間】7:00-18:00
【注意事項】朱旺村内的石橋和水井大多沒有護欄,遊覽拍照時需注意安全,避免跌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