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2-03 12:32:32

最近和朋友吃飯,她剛剛做了媽媽,此前一直是工作中的部門負責人,雷厲風行。

她跟我說,做媽媽這件事對她來說真的太難了。她想要用項目管理的方式管理家人和阿姨,把養育嬰兒作為一個項目來開展。而這一點很難真正實現,因為幫助帶孩子的家人并不認為這種方式是對的。此外,她說自己一直是一個很注重邏輯和客觀的人,很難找到作為母親的溫柔的狀态。

她對于自己是否能成為好母親充滿了懷疑,甚至覺得自己有些産後抑郁了。

和她聊完之後,我發現這是很多女性的困境。現在大部分女性都是職場女性,工作束縛家庭(例如沒時間找對象),家庭又反過來束縛工作。生活中充滿了限制,不自由,也沒什麼希望感。

這讓我想跟大家聊聊,面對多元角色和多線程任務,我們能如何以更成熟、更靈活的方式适應和應對,不被自我限制。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掌握這個知識點)1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掌握這個知識點)2

一個成年人在這個社會上生活,會遇到多種多樣的情境。在這些不同的情境中,我們有了多樣的身份。要應對這些不同的情境,對我們的能力有着不一樣的要求,我們需要拿出不同的技術,來應對當下的場景與任務。

這種複合的角色要求和多樣的場景,會給一些人造成心理上強烈的負擔,令ta們感受到壓力和負面情緒。但這種多元的角色和場景是必然存在于每個人的生活中的。比如說我們曾經是學生,後來走入社會。适應職場與适應校園就是截然不同的任務場景。

我們會發現,在這樣的任務場景切換中,有一部分人适應起來似乎不太困難,他們很快就能夠得心應手,而另外一些人,卻會感受到強烈的不适——這就是适應力不足的表現。而适應能力在當下這個多變的社會,是一種重要的競争力。

适應能力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通過調整我們關于自我的看法,就能夠得到改善。

很少有人意識到,每個人的自我,都不是一個單一的自我,而是由多個不同的自我集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組自我。就像後現代主義心理學家Hermans,将自我比作“心智的社會”。

他認為,像社會由很多不同的人組成一樣,自我也是由不同自我狀态組成的複雜系統。

而如果我們能夠梳理清楚這一系統,就能夠根據不同的情境,把更合适這個情境的自我“調”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多重角色、多樣任務中遊刃有餘,而有些人則會感到困難重重、壓力巨大。如果能夠多“培養、儲備”一些多樣的自我,就能更加自如地應付多樣場景。

但如果我們認定自己是某種固定的樣子,我們會在面對角色切換和任務改變時倍感壓力。我們會認為——這是不适合自己的、這是自己無法勝任的,或者表現出對過往的過分留戀。

心理學家Hermans還提出,自我狀态就像拼圖的碎片,當你站在不同的碎片上,你會感到自己有不同的身份,從不同的視角看問題,做出不一樣的行為。而由這些碎片拼成的一整張拼圖,才是你的完整自我。

尤其對于現代的女性而言,大部分女性都身兼多重角色,作為妻子、母親、女兒、職場女性等等。回到文首的粉絲發言來看,她對自身就有着一些固着的認知,因此當她需要應付新的任務,她首先“預測”了“自己無法應對”的未來——這種預測會帶來負面情緒,反而加大應付任務場景的困難。

職場中的女性和溫柔的母親絕不是沖突對立的。每個女性可以都同時擁有多個自我,始終少女的自我、充滿愛和溫柔的自我、野心勃勃堅定的自我等等。在不同身份中切換,并不代表我們失去或者背叛了過去的自我。

同時,我們也不需要在每一種任務場景下都做到優秀,隻需要做到能夠應對任務和适應新的情境,已經是足夠好了。

在這裡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提煉和培養出幾個可以用來應對不同場景的自我,并讓這些不同的自我形成互惠、合作的關系。此時你就擁有了一個真正多元、複雜的自我,也就提高了不同情境中我們的适應能力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掌握這個知識點)3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掌握這個知識點)4

關于自我的第二個重要認知是:自我處于永恒變化中。在你之中的每一個不同的自我,都處在發展中。它們始終可以變得更好。

認識到自我本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對我們至關重要。

福柯指出,“自我并不是一種心理學的實質”,它不是一個本來就存在的東西,不是我們撥開重重迷霧就能看到真面目的某種實質。

“自我不是别的什麼,它就是和自己的關系。自我是一種關系。它不是一種實在,也沒有什麼内部結構可言,并不是在一開始就被給予給人的東西。自我是一種和一套關系。”

福柯認為自我是一個過程,同時也是那個過程的結果。

同時他還提出,自我是人們與自身的關系。這種關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們應當一生都關注這種關系。因為最終生存會指向回歸自身,回歸人能否享有自己、怡然自得。

也正是因為自我是我們的一種持續建構自我的過程,我們才有可能不斷建構出新的自我,使我們的自我的集合變得更為豐富。

我們可以通過關注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來理解自己有哪些不同的自我。也可以通過關注不同的情境,理解自己還需要建構出什麼樣的自我來。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掌握這個知識點)5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掌握這個知識點)6

與多元自我相對應的,是多重生活面向。

健康的生活應當是多重角色相對均衡的。你的生活并不隻屬于事業中的你,也不隻屬于家庭中的你。你需要為你多元的自我創造他們出現的機會。

多重生活面向指的是,你的自我價值感有多重來源。我因為工作而有價值感,我因為家庭而有價值感,我因為愛好有價值感等等。

顯然,那些有着更為豐富的人生面向的人,會更容易平複自己的焦慮感。因為如果在其中某個面向遭遇了挫折,我們隻會損失一部分的自我價值感,仍然有其他幾個面向為我們提供着對于自己價值的肯定。用大白話來說,這就像是把我們的個人價值“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豐富的人生面向和多元自我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不同的生活面向需要由不同的自我來打開,而不同的自我又會根據不同的生活面向成長發展。

你所嘗試的生活越多樣,你把越多的人事擁抱到自我的身份認同中,你的自我價值的大廈就如同有越多的支柱支撐,越不容易一夕間徹底崩塌。因此,不給自己提前設限,大膽嘗試,才能夠給自己找到更多的價值支柱。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掌握這個知識點)7

此外,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需要“暫時逃避”的時刻。當人生的某一種面向出現了巨大危機的時候,我們就轉身面向那些仍有優勢的自我身份。比如你除了是一個職場人士,你是否在某一個興趣愛好的領域頗有優勢?或者你是否是一個特别好、忠實可令人依賴的朋友?等等。

從具體的操作來說,給自己營造多重情境,比如說擁有一門愛好,插花、繪畫什麼的都可以。有意識地在這些環境中觀察自己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情緒,從而認識自己身上的多個自我。

你可以将自己在不同自我狀态時的想法、情緒、行為寫下來,感受不同狀态中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其次,當你面對任務和挑戰時,你還需要及時複盤,看當你換一個自我看問題時,會不會有意外的收獲。這時,你是在刻意推進不同自我之間的合作,協助你更好地應對生活。

當不同自我狀态達成合作,你的自我拼圖也就豐富起來。你會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也能“依賴别人”,“不太自信”,又會在一些時候“敢于争取”,你有“強勢”的一面,但不意味着你不“溫和”、“友善”……

你會意識到這些特征都是你,對自己産生更綜合、全面的理解。你也會更少被生活傷害,因為你可以随時借助不同的自我狀态應對問題。你對變化有了更多包容,更能經受生活的考驗。

尤其對于女性來說,文化決定了我們常常在家庭中承擔比男性更多的角色任務。我們更應該通過保留多種生活面向,來保留那些隻屬于我們自己的自我,而不是把所有的生命都用來承擔為他人付出的角色。

願你靈活卻又忠于自我,不給自己設限,嘗試活出最多的自我和最大的潛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