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中漢字的特點

關中漢字的特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1 09:35:58

作為一個南方人,已經四次到西安也算不易,真心喜歡這千城市。今年七月又特地跑到寶雞參觀了青銅器博物館,還吃了根biang biang面。确實是隻吃了一根,一碗就一根,又寬又長,臊子口味。老闆說這是陝西八大怪之一的褲帶面,但作為習慣米食的南蠻子,褲帶面和扯面真是傻傻分不清。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

作為一個喜歡解字的業餘愛好者,這一個月來一直在琢磨這個biang字到底什麼意思?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2

經過拆解,個人認為biang字主要包含以下七部分:

辶 穴 心 月 刂 䜌 長馬長。

關于“辶”

一一即"辵“,走走停停

到底為什麼吃個面會跟“辶(辵)”扯上關系?從文字角度看,“辶(辵)”有“走”之意,而且是“走走停停”。我突然靈光一閃,想起小時候還經常能見到的走街串巷挑擔賣熱食的流動攤販。這不就是“走走停停”嗎?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3

關于讀音biang

一一敲木梆子的聲音

挑着擔子走街串巷販賣,小販為吸引顧客注意,通常都是敲着木梆子,發出biang biang聲,這應該就是biangbiang面名稱的由來——實為“梆梆面”——沿街叫賣的流動面食攤販賣的熱食面。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4

關于“穴”

一一代指竈

這個“穴”是炊穴之意。我們現在見到的“竈”字在古代可難寫了——“竈”一一穴居的癞蛤蟆。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5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6

為什麼會用“穴居的癞蛤蟆”來表意“竈”?

仔細想想,古人還真是聰明:

一是癫蛤蟆喜歡居于泥穴和石頭下,所以頭上加個“穴/宀”,而竈對應的剛好也有炊穴。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7

二是癞蛤蟆擅長鼓氣,想想《射雕英雄傳》裡的歐陽鋒,蛤蟆功獨步天下。而竈往往也需要鼓風吹氣——扇扇子、拉風箱、鼓風機,簡直太形象了。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8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9

關于“心”

一一“心”是“灬(火)”的訛化

可以說,biang字中的“心”是讓我最最困惑的,無法解讀,後來突發奇想一一有竈就有火,“穴”下燒“火”才是常理,“心”極可能是“灬(火)”的訛化。

古人以毛筆手書,為書寫快捷,西漢初時在隸書基礎上開始草化,形成草書;東漢末又在楷書基礎上開始草化,形成行書。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0

在行草書寫中,“心”與“灬”還真的容易混淆,不是内行人應該分不清。​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1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2

下圖是“愚”和“黔”,其中的“心”和“灬”你分得清嗎?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3

而且還真有人将“熊”的篆文中的“灬”寫成“心”的。(如下圖)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4

所以,我大膽推測,此“心”實為“灬”。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5

關于“月”

一一實為“肉”

在漢字中,大多數“月”是由“肉”訛化而來,比如:肝膽脾胃腎脖胫骨腰腦腮腳腿胯胖肥……,人體的零部件基本都帶“月(肉)”。

在biang字中,“月”表意的是在面中加肉(吃肉不易),最有名的應該是“臊子”面。

關于“刂”

一一與刀有關

面食中與刀有關的,首先想到的是刀削面。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6

其實褲帶面的制作也用到刀。先是把面擀薄,然後用刀切成長條狀寬面。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7

所以,此“刂”是指用到刀制作的面。

關于“䜌”

一一蠶吐絲

“䜌”是“蠻(蠻)”的古字,由“言 絲”構成。

“言”的本義是“口中産出”,我們都知道“口中産出”的是語言、聲音,但有一種蟲的口中會産出絲,那就是蠶。所以,“䜌“的本義是“蠶吐絲”一一結繭。

蠶吐絲結繭如何跟面食扯上關系?

真巧,我的老家一一南方城市褔州,有種著名的面,号稱中國面類最細最長的面——福州線面。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8

福州線面的成品​是一捆一捆的,一捆也稱一指,是不是象極了“蠶繭”?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19

南方本無面食,毫無疑問是來自北方的中原,據說這種線面起源于唐代,在宋代時傳入福州并一直保留傳承至今,隻是不知道關中地區是否還有這種線面?——制作時如蠶絲,成品時如蠶繭。

關于“長馬長”

一一應該是“馬鬃”

biang字中的“長馬長”到底是啥?參照“糸言糸”的解法一一“言”“糸糸”,所以應是“馬”“長長“。

“馬”不用說了。

“長”的甲骨文本義是“長發”,古文中同“镸”。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20

而另一個字“髟”(念biao1),其本義是“長發猋猋”——即(跑步時)長發飛揚。

髟與猋(衆犬奔騰)、骉(衆馬奔騰)、飙(急風暴風)等都是同音。

含“髟”的字都與毛發相關:鬓、鬃、髪等。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21

與“馬”有關的“镸(長)”就是“鬃”。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22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23

個人理解:“長馬長”就是指馬鬃,而馬鬃指代的面應該是挂面。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24

關中漢字的特點(流行于關中地區的biang到底什麼意思)25

總結

biangbiang面是指敲着木挷子(biang

音)走街串巷(辶/辵)售賣的熱面食:挑擔的一頭是火竈(灬訛為心,穴為炊穴),另一頭是各種面食和調料,有刀削面/褲帶面(用刀),有線面(如蠶絲又細又長又軟糯),有挂面(如馬鬃又細又有筋道),可以選擇不同調味(比如臊子)。

biang biang面本不是指扯面/褲帶面,而是指面食的售賣方式(走街串巷),可賣各種面食。

這是一家之言,歡迎讨論。

(文中圖片均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