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之中,句句皆律
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所指的正是有
“古今七律第一”之稱的
《登高》
在這個有着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說法的國家
《登高》憑什麼被這麼推崇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登高(其一)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的這首詩,簡直字字啼血,聲聲哀鳴。年輕時候受到挫折還充滿希望,如今已經暮年的自己事業還是失敗的,這就讓杜甫失望甚至絕望,實際上,杜甫寫完這首詩後,三年就去世了。這首詩大概寫盡了杜甫的一生。
首聯中,“風急天高”對“渚清沙白”,“猿嘯”對“鳥飛”。中間兩聯是标準的對仗句,尾聯因為“艱難”對“潦倒”使得句式工整而被人認為也是對仗的。因此人們說《登高》是四聯皆對仗。通常情況下,為了格律對仗工整,詩意往往會被限制,而《登高》一詩卻完全沒有這種感覺,全詩渾然天成。
全詩情感悲哀,眼界高遠。
沒有一首詩可以因為格律而偉大,《登高》也不例外。《登高》的前四句寫景,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緻。首聯近景,颔聯遠景。兩聯好似畫家一般,畫出了一幅秋景圖。後四句抒情,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的悲哀之情。使得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躍然紙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