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淺談對陰陽學說的認識

淺談對陰陽學說的認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13:18:36

文 / 烽火台

陰陽辯證是中國道家和近代唯物主義學說所秉持的方法論主旨,而緣起性空則是佛教專有的方法論觀點。作為傳統文化的骨幹力量,兩者在支撐和形成各自的學問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學術思想的正面内容一般叫做認識論,而用于研究這些内容的方法,則稱之為方法論。方法即工具,不同學術流派應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結論會有所差異,許多時候直接決定着學術結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中國傳統文化源于《周易》,而周易解剖世界、觀察世事所應用的方法,就是陰陽辯證法。世界本來是混元一體的,人們為了便于觀察、分析和把握它們,就采用了陰陽分割的方法,從世間萬物對立消長的現象出發,把它們切割開來,察看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力求把握事物運行的規律和特性。儒家提出格物緻知的思路,也是得益于周易的陰陽分割的方法。

近代歐洲哲學的自然辯證法思想,與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如出一轍,都是視事物為對立統一的矛盾體,随着内部的矛盾運動,促進事物的發展變化。陰陽五行學說講究相生相克、相互轉化,歐洲辯證法也是同樣的含義。雖然有人仔細辨析過它們的異同,但大體上說兩者是思路一緻的方法論。

與陰陽辯證方法完全不同的,是佛教創制的緣起性空說。佛教不講陰陽分割和對立統一,認為這種方法不符合人們感知事物的本來狀态,是人們理解事物的一種比較簡易的方法。佛家是比較有自信的一派學說,其内容的确能夠稱得上博大精深、浩瀚無邊,它視一切自身以外的學說為“外道”,認為其他學說的境界和層次都低于自家的學問和智慧,并建立起了印證自家學說的“三法印”制度(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

佛家的緣起性空說的主要含義,是以人的觀察為基礎,視一切事物為因緣和合的産物,隻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沒有固定不變的事物。當因緣和合過去的時候,相應的事物也就消失了。因此佛教經典《金剛經》反複強調:“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淺談對陰陽學說的認識(陰陽辯證與緣起性空的方法論比較)1

緣起性空說并不否認事物的存在,隻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一個組合變化的過程,沒有恒定不變的東西,由此引導人們不要執着于一切事物,能夠做到“無住生心”(住就是執着、固定、依靠),讓心融彙于廣大無垠的宇宙,不為千變萬化的事物所擾動。佛家所講的“如如不動”,大緻就是這樣的含義。

撇開宗教的内容,我們從純學術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陰陽辯證”和“緣起性空”兩種方法論的優劣。

首先,從人類觀察事物的角度講,陰陽辯證的方法,是人們觀察自然界四季輪回和人的生老病死現象得出的分析事物的方法,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都是陰陽兩分組合和相互滲透轉換的結果。此種方法,是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合并起來觀察分析的方法,具有很強的主觀臆斷性質。而佛家的緣起性空說,是立足于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所得,再加上人的記憶和思考,來形成知識——這就是佛家所講的“八識”學說。從人類觀察和處理知識的實際情形來看,佛家的方法更加符合實際狀況。

其次,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講,陰陽辯證方法是把人納入自然的範疇,一并進行觀察和分析的。也就是說,在秉持自然辯證法的學派中,他們始終把人類視作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并研究,一視同仁,不分高下。而佛家的緣起性空說,則把人類擺放在一切事物的對面(當然也包括人類自身),以觀察者身份對一切事物進行觀察、分析和總結。也就是說,緣起性空的方法是以人為觀察主體的,人是一切知識的載體,沒有了人的活動,一切都無從談起。

比較兩種觀察和總結知識的方法,佛家的緣起性空說更加符合人類活動的實際情形。人類的一切知識,都是通過自身觀察和實踐總結出來的,離開了人的活動,也就無所謂知識。而人類活動的基本路徑,就是先從自身感官獲得感性知識,然後運用人的思維活動進行歸納、分析、抽象和總結,從中得出一些共性的、通用的、深入事物内裡的知識,用于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不同的感性經驗,應該能夠得出不同的理性知識,因此,從人的感性知識出發,發現和總結各類知識,是符合人類認識規律的方法。

淺談對陰陽學說的認識(陰陽辯證與緣起性空的方法論比較)2

陰陽辯證方法的缺陷之一,就是把一切事物判斷為兩個不同性質因素的矛盾統一體,中間雖然有相互轉化的過程,但難免陷于片面和極端,弱化了事物千變萬化、千姿百态的情形,把豐富多彩的世界做簡單化處理。實踐中,依據陰陽辯證方法認識事物、處理事物的時候,容易激化矛盾,導緻沖突;反過來說,在矛盾沖突激烈的情形下,最适合用陰陽辯證方法處理問題。這就是社會革命時期提倡階級鬥争學說的根本原因。而實際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如果把内部因素人為地撕裂開來,進行簡單化處理,就會破壞整體的有機性,從而造成全面的傷害和倒退。

陰陽辯證方法的缺陷之二,就是把人的觀察活動隐藏在陰陽二分法的認知之中,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把人的活動納入自然的範疇一并觀察,從而降低了人在認識世界中的位置和作用。人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這一概念,作為人類對世界的判斷是正确的,但作為創制知識的方法論,是不符合實際情形的。在知識産生的過程中,人與自然、人與世界、人與事物是相對應的關系,隻有把人的活動與自然和世界對等看待,才能看到知識的本來面目。如果把人的活動作為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觀察,必然導緻知識的僵化和狹隘,這就是荀子評價道家學說“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的由來。

佛家緣起性空的方法論,避免了以上兩個方面的缺陷,把人與自然、世界和事物視作對應的關系,來觀察和總結知識,同時,對自然、世界和事物的處理不做内部分割,而是從整體上觀察、體驗它們的變化和變遷,從中發現問題、總結知識,因而具有更好的全面性和确切性,這也是近年來有人把佛教的方法論等同于科學研究的原因所在。由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在基本思路上具有高度的一緻性,才引起了人們如此的看法。當然,佛教突出的是體驗性知識,并不開展任何的試驗研究,從它的教義上來說,是反對技術研究和财富制造的,它所提倡的清心寡欲、涅槃寂靜的人生方向,從學理上來說,是與科學完全相反的東西,我們不能因為研究方法的類同,就混淆了兩者之間的根本區别。

總之,作為傳統社會主流學術的陰陽辯證和緣起性空的方法論,雖然它們的起源時代相近,共同支撐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文化的大廈,但從各自的特點來看,佛家的緣起性空說是優于道家的陰陽轉化和近代歐洲自然辯證法的方法論,它與現代科學研究方法有更多相同的地方,因而對當代學術研究的啟發仍然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但從總體上說,它們畢竟走完了自己的輝煌曆程,進入了被新的方法所取代的時期。與現代科學方法相比,作為學術曆史,可以繼續為人們提供啟迪;作為研究方法,應該進入曆史的陳列館,供後人學習和瞻仰。當今科學時代,用于學術和技術研究的新的科學方法已經橫空出世,傳統的研究方法已經不能與之同日而語了。對于這一點,大家還是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淺談對陰陽學說的認識(陰陽辯證與緣起性空的方法論比較)3

(注: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