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一篇《生活中的植物學?歡迎提問!》引燃了很多人的植物學之魂,上海植物園收到了不少他們從未設想過的“刁鑽”問題。比如下面這位——
前幾天因為做鹹菜的原材料展開了一場讨論。苤藍,芥菜,大頭菜的本體到底是什麼?
這麼劍走偏鋒的問題
可不能錯過呀!
今天就仔細端詳一下鹹菜這東西吧~
生活終于向我這個籍籍無名的菜壇子下手了(圖片來源于網絡)
要了解鹹菜缸裡都泡了點什麼菜
并不容易
因為它們實在是
太!多!了!
某超市一角(圖片來源:黃麒通)
古時缺乏蔬菜的保鮮手段,将植物脫水并加以腌制就是一種簡單實用的保存方法。因此,先民們從不介意把各種蔬菜都放到菜缸裡試它一試。這也造就了今天極大豐富的鹹菜市場。雖然天南海北的各式鹹菜目不暇接,但我們今天主要還是介紹一些頂流選手。
芥菜
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屬的植物。這個屬的植物在農業上非常重要,白菜、甘藍等便宜量足的菜都出自這個家族。或許有人還記得之前提到的甘藍,它以各種形态侵占了我們的餐桌,其實芥菜也不遑多讓。我們最早種植芥菜是利用它的種子,磨制芥油和黃芥末作為調味品,随後,芥菜的形态也被培育到“爹媽不認”的地步。在我國,光有記錄的芥菜變種就有十多個,其中不乏菜缸裡的常客。
芥菜(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根用芥,又稱大頭菜,常見的鹹菜疙瘩就是它了,無論是鹽漬還是醬腌都很好吃。産地以四川為中心,輻射雲、貴等地。比較知名的有宜賓大頭菜。
大頭菜可能是最常見的鹹菜(圖片來源于網絡)
莖瘤芥,顧名思義,它的變态莖有很多瘤狀凸起。因瘤莖在腌制過程中會多次榨除水分,故得名“榨菜”。最早在四川地區種植,尤以涪陵出産的榨菜品質最佳。我國曾在全國多地推廣榨菜的種植,但榨菜在很多地方水土不服,難以正常結瘤。僅在浙江、湖南等少數地方成功選育出适合當地的品種。特别是浙江慈溪、餘姚一帶的榨菜産業可謂蒸蒸日上。
榨菜外觀奇特(圖片來源于網絡)
芥菜憑借一根一莖統治了鹹菜界的半壁江山,稱它“鹹菜之王”一點不過分。芥菜的主要種植地——四川,作為“國家級鹹菜缸”地位也是坐得很穩。話說回來,芥菜的實力可不止于此。
取葉,晾幹,腌制,封存——梅幹菜是廣大南方地區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以雪裡蕻為代表的葉用芥菜就是梅幹菜的主要原料。在堆藏過程中,硫代葡萄糖苷轉化為芥子油,蛋白質轉化為氨基酸,它們共同成就了梅幹菜的獨特風味。
雪裡蕻(hóng)(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抱子芥和抱子甘藍相似,一圈側芽環繞一根主莖,也因為這種媽抱兒的形态得名“兒菜”。此菜适應性強,産量高,鮮食腌制兩相宜。從老家四川發迹後,目前大有席卷全國之勢。
說真的,密恐看着會不會有點難受(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蘿蔔
蘿蔔平凡到讓我很難寫出什麼新意。盡管皮嫩肉脆的蘿蔔幹是不少人的心頭好,但大多數人或許并不太明白什麼是“蘿蔔”。
看着就餓了(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日語中,蘿蔔寫作“大根(だいこん)”,不難看出世界人民都盯上了蘿蔔的什麼。蘿蔔根雖好,不代表但凡長個“大根”的都是植物學上的蘿蔔。
首先是胡蘿蔔。“胡”氏說明它是個舶來品——發源于中東地區的胡蘿蔔在公元13世紀前後由波斯進入我國。作為傘形科派來的卧底,它也長着一條肉質根,混在蘿蔔堆裡毫不突兀。不過,隻要它開花,也就露了真身。
胡蘿蔔花(左)和蘿蔔花(右)(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蔓菁的迷惑性就更強了,同屬十字花科的它,從上到下都散發着一股蘿蔔的氣息。而且它的栽培史也很悠久,外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好在它的花和蘿蔔總體差别比較明顯,否則真的不好區分。蔓菁入口不如蘿蔔爽脆,在商場裡逐漸被後者取代,醬腌蔓菁也成了躲在自家菜缸裡的美味了。
蔓菁花就是這種油菜氣質(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白菜
既然提到了蔓菁,就索性談談白菜,拉丁名暴露了它的真實身份——蔓菁的葉用變種。白菜的出身有點兒複雜,一種觀點認為今天的白菜是青菜與蔓菁雜交而成。或許你已經發現了,青菜也是個換皮蔓菁。
白菜(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古代稱白菜為“菘”,認為它有松樹一樣的耐寒品質。實際上以前的白菜并沒有那麼抗凍,以至于相當長的曆史時期中,主産區都在我國南方。而且當時的白菜在外形上也不像今天那麼緊湊,而是更舒展粗犷。現在常見的包心白菜,或者說——結球白菜,在我國的文獻資料中出現較晚。清代李鱓(shàn)的《花果冊》中出現了最早的結球白菜形象。另有清代《順天府志》:“按黃芽菜為菘之最晚者,莖直心黃,緊束如卷。今人專稱為白菜。”其中的“緊束如卷”很可能就是對白菜結球性狀的描述。結球性狀大大加強了白菜的耐貯存性、耐運輸性,也讓它成為北方重要的過冬菜。如今人民的菜籃子早已極大豐富,但南方的同學或許無法想象,二三十年前的冬天,你可以在幾乎每個北方人的家裡找到幾百斤白菜……
這才是買白菜的正确方式!
白菜太多吃不完怎麼辦?那就把白菜浸泡在鹽水裡,再利用微生物發酵賦予白菜絕美的甜鮮味——美味、耐儲的東北泡菜随着一衆韓國料理店和東北餃子館走遍大江南北。京津一帶則将切碎的白菜晾至半幹,再與鹽、蒜泥一起封缸腌制——冬菜絕對是北方大馄饨的靈魂。
泡菜(左)和冬菜(右)(圖片來源于網絡)
蒜
大蒜腌漬後,降低辣味的同時保留了蒜香,我敢說最早做腌蒜的人絕對是個天才。當大蒜被切開,蒜氨酸被酶催化為大蒜素。大蒜素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同時伴有強烈的揮發性氣味。所以甜蒜美味,我也隻敢在不出門的日子來上兩口。其實這事兒也不是沒解——大蒜素易溶于有機溶劑,牛奶、豆漿這類富含有機物的飲品可以減弱蒜臭味。理論上來口食用油漱漱口也值得一試。
請在周圍無人時盡情食用(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為一種蔬菜,蒜沒什麼不能吃的——花葶(蒜薹)、嫩苗(蒜苗)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但我們對它最直觀的認識來自鱗莖——許多肉質的瓣狀小鱗莖組合成一顆蒜。但這并不必然——如果在生長期未能吸收足夠的營養促使大蒜分生側芽,也沒能讓它抽葶開花,就會長成不分瓣的小可愛——獨蒜。顯而易見,獨蒜現象會降低産量,在農業上理應規避,可它的辛香味讓嗜蒜者趨之若鹜,價格水漲船高,以至于農民專門摸索出了一套獨蒜種植技術。真是人蒜不如天蒜。
白胖胖的獨蒜頭(圖片來自網絡)
在分類學中,蒜所在的蔥屬過去隸屬于百合科。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中,蔥屬被放進了石蒜科。這個變化必須引起了生理上的警覺——畢竟一字之差可能生死攸關。雖然都是“蒜”,可石蒜科的科長石蒜絕對不是善類,全草所含的石蒜堿和二氫石蒜堿,誤食後會導緻嘔吐、腹瀉,嚴重可緻休克、死亡。它葉子像韭菜,鱗莖像個蒜頭,每年都有大把的人被它放倒。在此必須提醒各位切勿采食野草、野花!
切勿模仿!信不信彼岸花送去彼岸!
姜
糖醋姜片的制作并不複雜,隻要糖、醋、鹽,再摻點紫蘇汁,染個色,紅姜片看着就更來食欲了。可我更喜歡把它混在雞肉、土豆裡給别人制造驚喜。
很多人吃不慣的東西(圖片來自網絡)
姜的地下莖像根一樣,故名根狀莖。縮短的節間上有很多芽,切巴切巴就可以無性繁殖。它是著名的調味品,也可以泡制糖姜等零食,盡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種又辣又甜的食物。姜科植物主要以出産香料、藥物為人所知,不過在園藝中,發源于熱帶地區的姜科可是奇花異卉的寶庫——
山柰(nài)(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火炬姜(圖片來源:黃麒通)
姜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薤
同樣是蔥屬的植物,藠(jiào)頭(Alliumchinense)聚生一處的小鱗莖沒有蒜的體量,所以落了個“小蒜”的名頭。因鱗莖自帶辛香味,隻需要簡單腌漬就成下飯小菜。
在雲南最愛吃的小菜(圖片來自網絡)
藠頭在長江流域有悠久的栽種曆史。如果有機會站在藠頭地裡,你會發現它是一種很有潛力的觀賞植物——
看着比花蔥優雅些(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地蠶
民間叫法很多:寶塔菜、白蟲草、甘露子……在北方一般叫地環、地葫蘆。地蠶的名字恰如其分——根狀莖白白嫩嫩,環環分明,妥妥肥蟲一隻。有些人可能需要克服心理障礙才能下口,不過那爽脆感絕對在蘿蔔之上。
确實像蠶(圖片來自網絡)
番茄
番茄是西式腌菜裡常見的小倒黴蛋,西餐的輔料往往少不了它。在原産地南美,阿茲特克人就有食用番茄的記載。不過,踏上美洲土地的歐洲人對這種茄科植物的果實相當忌憚,長期以來認為其有毒而僅用作觀賞植物。在我國,自明朝引進以來番茄一直用作觀賞,直到清末才有食用記錄,所以國内還沒來得及把它腌成鹹菜。
味道還不錯(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在棚裡的番茄往往隻做一年生栽培,但在它南美熱帶的老家,番茄可以長成多年生木質藤本,長年結實。
水瓜柳
一口咬開,那味道讓我難以釋懷,或許是我真的不理解外國人的口味。刺山柑的果實會以“水瓜柳”的身份出現在西餐中,腌漬後的鹹酸味我真的不OK。其主要分布在中亞和地中海地區,我國新疆也有栽種。
味道難以名狀(圖片來自網絡)
除果實外,刺山柑的花蕾腌漬後也可作調味品使用。我不太想嘗試,吃過的讀者可以留個點評。
花還挺好看的(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
刺山柑蕾(圖片來源于網絡)
至此,我們介紹了一些常見的,和幾個不那麼常見的腌制菜品,正如開篇所說,這隻不過是世界鹹菜大家族中的冰山一角。最後,我想提醒,特别是對諸位鹹菜愛好者:
家庭腌制過程中極可能出現的微生物污染問題,強烈建議購買正規食品企業生産、通過食品安全檢測的腌制食品!
鑒于高血壓與鈉離子過量攝入的相關性,還請控制腌制品的食用量。
畢竟鹹菜雖好吃
但健康第一!
素材來源:上海植物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