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陽明的《傳習錄》中,緻良知是唯一的核心,王陽明所強調的良知就是,抛開無用的欲望和私念而達到的一種修為和修養。
王陽明的傳習錄中有兩句話,對于緻良知有着不一樣的解析,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
良知本來自明,氣質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開明。質美者,渣滓少,無多障蔽,略加緻知之功,使良知變便自瑩徹,些少渣滓,如湯中浮雪,如何能做障蔽。
王陽明的學生跟王陽明寫了一封信,信裡面是這樣問着說:氣質美好的人,善德盡顯,缺點也都融化消失了。那麼什麼是善德盡顯呢?怎麼樣才能做到讓一個人的缺點融化消失呢?
王明給這個學生這樣解釋說:良知本來是明的,氣質欠佳的人缺點多,對于良知的遮蔽也越發厚實,良知不容易顯現出來。一個氣質佳的人,缺點原本就少,沒有太多的一個屏障,稍微用一些緻良知的功夫,所有的良知就變晶瑩剔透的顯現出來。即便有一些渣滓,也像熱水上的浮雪一樣,怎麼能夠成為一個屏障呢。
有一些本來不難明白的,你之所以在這裡産生了疑問,想必是因為一個“明”字沒有弄明白,也是由于稍微有一些急切的心。以前我曾經和你探讨過明善的含義,明則誠矣,并不是像後來的儒生所說的明善那樣簡陋而已。
知此,則知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而有發而中節之和,感而遂俑之妙矣。
有一天,王陽明的學生寫信說到,我曾經在心中體驗,每當喜怒哀樂的那種情感産生的時候,即便這種情感到了極點,隻要我心中的良知察覺,心中的妄念就慢慢的會緩解或者消失。
有的時候開始動氣的時候就被制止了,有的時候在發作的時候被制止。有的時候,發作之後才幡然醒悟,但是我感覺兩者往往是在悠閑無事的時候,才能住在心體,在喜怒憂樂發作的時候,都體現不出來是怎麼回事呢?
王陽明就說:明白了這些,也就明白了未發之中寂然不動的本體,具有發而中節之和,具有感而遂用之妙用。
然而你所認為的良知往往是在悠閑,沒有事情的時候住在這心底,這話還有毛病。良知雖然不凝滞在喜怒哀樂的情感之上,但是喜怒哀樂,這些情感也不在良知之外。
王陽明的學生認為很多事情,在情緒到達心中的時候,才察覺自己的良知,有的時候那些喜怒哀樂,情緒上來之後才幡然有悟,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回事?王陽明就說,如果隻認為良知,是在悠閑無事的時候主宰自己,最後情緒是有問題的。因為喜怒哀樂這些情緒,就是屬于良知當中。
王陽明所強調的,時常自省,時常察覺自己内心的良知。在更多的時候,除了在平常閑來無事的時候去察覺,去反省之外。當你在一些情緒上來,比如說喜怒哀樂這些情緒的同時,也時常自省。
發現自己的良知,這才是一種我們應該修煉的一種心态和境界。很多事情,良知這個東西本身就存在于我們的情緒之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