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前段時間聽過一個财務大佬的課程
這個大佬以大白話
解讀了一些高端崗位的含義
比如董事長、cfo、Ceo等
有趣而又發人深省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切入角度
于是收集整合了一些會計相關的故事和以财務維度笑談一些常見崗位
2、老闆
老闆這個稱呼大家知道起源哪裡嘛?
這個稱呼與下圖(圖片來自網上)中這個神器有很大關系
這個神器很多人可能沒見過
我是農村的
所以小時候經常能見到這個神器并用這個神器拖東西去趕集、從田裡往家裡拖稻谷啥的
這個神器叫做“闆車”
據說舊時北京城很多人就拖着闆車到處做生意
時間久了
大家就把這群人叫做“闆爺”
日子久了大家熟了
就開始叫“老闆”了
就好比我姓譚,日子久了很多朋友就叫我"老譚"了。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初創企業都是這種"闆爺"拉車似的運營方式
公司的發展都靠"老闆"一個人拉着動
啥事都得親曆親為
這個公司得體量不大的時候,這種拉闆車似的經營是沒有問題的
當公司大了,負載大了、速度快起來了
如果還不改變經營方式,還靠老闆一個人拉車
就可能出現要麼拉不動,要麼跑偏了也停不住,最後可能就直接翻陰溝裡去了
這個時候企業必須變革
把公司經營模式升級成"汽車"(如下圖),甚至“飛機模式”
我們升級主要集中在3個地方:
1、控制方式:原來闆車靠"車把",現在改成車了,必須靠方向盤---即企業的發展戰略及規劃;
2、動力裝置:原來靠老闆拉,現在靠發動機---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3、制動裝置:原來靠老闆直接用腳撐地刹車,現在靠刹車系統---内部控制體系;
方向盤、油門和刹車可以保障企業快速有效奔跑,但三者可能會出現摩擦,甚至失靈,于是需要來點"潤滑劑"---企業文化體系;
同時在汽車高速運轉過程中,我們無法清楚的了解公司這輛汽車的運行狀況,于是我們要在企業駕駛艙中安裝一個"儀表盤"---管理報表體系;
當然開車與經營公司唯一的不同是
開車需要駕駛證
而當老闆卻不需要持證上崗
無證駕駛其實是很危險的
3、董事長
董事長源于企業治理結構三大商會之一的董事會-屬于企業最高決策機構
董事會裡面的人都叫董事
其中那個頭頭叫董事長
董事會成員數量建議不超過7個
為啥呢?
國家政治局常委都不超過7個
人家可是管理着一個14億的國家
一個公司的“政治局”人數好意思超過7個
同時
董事長我們覺得更應該叫"懂勢長”
因為他最重要的職責表示研究行業的趨勢(行業、國家政策、宏觀環境等)
讓我們的公司"順勢而為"
而非"逆勢而行"
下面是一個高層(90%務虛,10%務實)、中層(呈上啟下,50%務實、50%務虛。)和基層(99%務實)應該研究的表格模型(見下圖)
特别注意的是,無論高中基層都要學會人際關系
可惜的事
現實中我們的“董事長”可能并不懂事
常常出現"職務錯位"現象:董事長做着總經理的事
總經理做着副總的事
副總做着總監的事
總監做着經理的事
經理做着主管的事
主管做着員工的事
員工聊着國家大事
4、CEO和CFO
1)CEO=Cash Earning OK/Over
Cash---就是現金
Earning---就是利潤
就是既有利潤又有現金就OK
否則就Over,遲早完蛋
這裡的否則有三種情況:
隻有現金沒有利潤---over
隻有利潤沒有現金---over
沒有現金也沒有利潤---馬上over
我們知道CEO---C在前,就是說現金比利潤更重要
現金是空氣,利潤是面包
你幾天不吃面包可能還有命
你幾分鐘沒有空氣你試試
這就是我們财務管理中的"現金為王"原則
當然現金為王中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則是"王中王"!
2)CFO=Cash Flow OK/Over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
就是有Cash Flow就ok
沒有Cash Flow就over
說到底
就是CFO的主要職責就是圍着"現金"轉圈圈
解決"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哲學問題。
5、資産負債表是誰發明的?
是意大利數學家帕喬利
死了400多年了
所以會計的祖師爺是數學家
他大家可能不熟悉
但他弟子達芬奇你一定認識
中國的會計的始祖大家知道是誰嗎?
據傳是管仲
就是說出那句名言"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家夥
他在幫助齊王争奪霸權的過程中
多次使用"貿易戰"
6、誰發揚光大的了會計?
這個人鼎鼎大名
我們一定聽過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麥肯錫咨詢"公司
對的,就是詹姆斯.麥肯錫
他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會計學教授
在20世紀30年代推動了會計界一場革命
在會計誕生的到他那個時代的300多年裡
會計隻對過去發生交易進行記錄
就是在麥肯錫之前我們會計前輩一輩子都在貫徹下面這個會計公式:
收入-費用=利潤
麥肯錫後面提出了一種提供前瞻性會計信息全新思路---就是用預算做事前管理
于是我們财務人多了如下公式:
利潤=收入-費用
很多人說你這公式不跟上面公式一樣嘛
不一樣,當然不一樣
前面公式是根據收入和費用擠出利潤
是“打哪指哪”的事後性管理
後面公式是先定目标利潤,再去規劃所需的收入和費用
是“指哪打哪”的事前管理
是思維倒置,以終為始
是先算(預算)而後幹(執行)
幹完之後再算(結算)
從而形成PDCA循環
現在很多企業還瞧不起預算會計
我們心裡多多少少有點心寒
麥肯錫的成本預算大受業界歡迎
于是許多大公司紛紛找他咨詢
他一個人忙不過來
幹脆成立了一家公司---麥肯錫咨詢
預算管理是綜合了管理思維、數據思維和控制機制的工具
讓我們以終為始(管理思維)
讓我們從語文管理走向數學管理(數據思維)
讓我們從點思維走向線球的立體思維(控制機制)
願對您有所啟發
本文參考溫兆文老師的《全面預算管理-讓企業全員奔跑》
錢自嚴老師的《從總賬到總監》 霍振先老師的《老闆通财》課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