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浦市民家門口的文化場所,青浦博物館成為很多父母假期帶娃看展、參加親子活動的好去處。為了激發孩子愛祖國愛學習、勤動手長智慧的興趣,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内涵魅力,國慶七天長假内,青浦博物館開展“時光造物藝金秋,匠心築魂創未來”——青浦博物館“國慶七天樂”系列活動,吸引了很多孩子參加。
今天(10月4日)迎來系列活動第四場——江南竹編。傳統竹編工藝有着悠久的曆史,富含着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竹編工藝品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2008年6月7日,竹編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活動一開始,竹編老師向小朋友細細講解竹編的曆史、類型、竹編工藝品等等。聆聽完老師的講解之後,孩子們迅速拿起桌上的竹條、細繩等材料,有模有樣地開始編了起來。穿、挑、繞、壓,隻見一根根淡黃色的竹條,宛如一根根飄逸的絲帶,在大家的手中遊來遊去。
30分鐘後,一隻隻小巧精緻的竹編月亮船就誕生了。小朋友們拿在手中細細觀察、愛不釋手,親身體驗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獨特魅力。
據活動舉辦方介紹,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讓孩子感受非遺的魅力,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積澱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增強非遺的保護意識。“國慶7天長假内,博物館有編織中國結、趣味皮影戲、秋葉拓印等一系列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也能豐富大家的假期生活,對非遺物質文化遺産有更深的了解。”青浦悅益公益副理事長吳豔婷說道。
記者:李豔麗
攝影:李豔麗
編輯:呂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