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紅葉要瘋……啊不,楓葉要紅啦!
說起秋天的必打卡項目,賞紅葉一定不能錯過,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美景,任誰看了不會心動呢?
秋天的紅葉是樹木在季節更替間悄悄為自己換上的的新裝,更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一份超級大禮。楓樹、黃栌、槭樹、烏柏……這些樹木在夏季還是一片深深淺淺的綠,到了秋季就都變成了層層疊疊的紅。
這種顔色變化與葉片中色素含量的變化有關,樹葉當中含有葉綠素、類胡蘿蔔素、花青素、糖分等色素和營養成分,不同的色素會讓樹葉呈現出不同的顔色。葉綠素負責讓樹葉變綠,類胡蘿蔔素會讓葉子呈現出黃色或橙色,而花青素則會給樹葉帶來更深的顔色——紅色和紫色。
春季和夏季,樹木的光合作用旺盛,大量葉綠素被生成出來,其他色素則不占優勢,樹葉也因此呈現出綠色。但到了秋季,光合作用減慢,生成的葉綠素越來越少,葉片内變成了其他色素的主場,葉子也就變色啦。
在樹葉變色的過程中,天氣條件的變化起到了相當大的助攻作用。入秋後冷空氣愈發頻繁,氣溫也會明顯下降。低溫條件下光合作用減慢,不但難以生成葉綠素,原有的葉綠素也會在葉片細胞進行生理活動、産生代謝産物的過程中被逐漸破壞。但低溫卻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随着花青素慢慢累積,葉綠素逐漸減少,葉片也就慢慢地産生顔色的變化了。
然而,溫度并不是讓樹葉變紅的唯一氣象因素。較大的晝夜溫差、充足的光照、幹燥的環境也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在花青素累積的同時,樹葉中的糖分也會開始增多,同樣會讓葉片越變越紅。
不過葉片中花青素和糖分的累積都需要時間,紅葉并不是一天就能變成的,它們需要時間讓自己變得更紅。而且樹木生長的緯度、海拔、氣候條件都不盡相同,葉片内花青素和糖分的含量會有很大差異,導緻都是變紅葉,但變紅時間卻有早有晚,紅的程度也就有着深淺差異。因此想要看到紅葉最美的時候,選擇一個合适的時間很重要。去的太早,很可能爬了半天山,看到的還都是綠葉;去的太晚,紅葉盛期已過,葉子可能都開始枯黃掉落了。
一般來說,緯度高的地方降溫更早,氣溫更低,觀賞紅葉的時間也會提前一些。比如在吉林蛟河,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就已經是觀賞紅葉的好時機了;而北京紅葉的最佳觀賞期通常要到10月下旬霜降節氣前後了。即使是在同一地區,由于海拔高的地方氣溫更低,生長在山上的樹木,葉片變紅也要比平原地區來得更早一些。
但根據地理位置和海拔,隻能粗略判斷每年紅葉季的大概時段。每個秋季的冷空氣都有自己的脾氣,氣溫和降水情況必定有差别,所以樹葉變紅的具體時間仍然難以确定。這時候,就要借助于更加專業的氣象部門發布的紅葉預報了。
每年9月、10月這段時間,氣象部門會根據當地氣候背景和未來一段時間的氣溫、降水等氣象因素的預報結果,根據樹葉變色程度和氣象要素的關系模型,計算出不同區域紅葉的最佳觀賞時間,還能夠結合氣溫、降水、風力這些氣象要素預報的結果,判斷當天是否适合外出看紅葉。
有“紅葉預報”在手,想看最美的紅葉也不是什麼難事啦~
筆者:陳山,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氣象工程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