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在一個關系型社會中,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都避免不了要與陌生人建立聯系。
尤其是在職場,與對方的第一次相識,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獲得對方的信任,為這段關系的延續、維護奠定基礎,至關重要。
這個過程,一般都要從“破冰”開始。
一說到“破冰”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一個緊張的場景,對于一些具有“社恐”特質的人來說,還會令他們感到恐慌,甚至拒絕。
可見“破冰”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對此,脫不花在她的《溝通的方法》一書中,将如何“破冰”的具體方法,概括為三個連續的動作:
破冰=雙線卡位 展現關切 營造掌控
1.雙線卡位
這是破冰的第一步,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目的,不是塞很多的信息,讓對方記住你。
事實上,信息越多,對方能記住你的點越少。甚至會因為記憶負擔,放棄記憶。
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在對方的記憶地圖裡,穩穩地給自己“卡”住一個位置。
回想如果要在地圖上找一個具體的位置,會依靠一條經線和一條緯線。在破冰的場景中,也可以用這種“雙線卡位”法。
破冰的“經線”:“我是誰,我是幹什麼的”。經線,要确保自己的個人信息清晰地傳遞給對方。
比如作者脫不花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會說:
“我是脫不花,這是我的花名,我本名姓李。我是得到App的聯合創始人,我們是一家服務于大家終身學習需求的公司”。
看到沒,你的名字可能比較生僻獨特,你的職業也許也會比較冷門複雜,但“經線”一定要優化到盡量清晰簡潔。
破冰的緯線:“雙方的共同關系”。
幾種常見的搭建緯線的方法——“四個同”,即同校,同鄉,同好(共同的愛好),同伴(共同的朋友)。
無論哪一個,都可以變成你和别人之間的共同關系。
建立共同關系,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對方的掌控感,從而産生信任。
自媒體時代,很多信息都是公開的。隻要提前做足功課,很容易就可以把雙方的共同關系挖掘出來。
2.展現關切
破冰的起點是在對方的人際網絡裡卡住一個位置。
完成這個動作以後,就可以沿着緯線繼續向對方展現:我和你不僅有共同聯系,我還非常關心你。
比如你和客戶見面,在完成“卡位”後就可以跟上一句:
“貴公司上次辦的那個發布會特别成功。您演講提到的那個什麼什麼觀點,讓我很受啟發。”
客戶的發言、近期在做哪些項目等,事先浏覽他們公司的官方賬号就能略知一二。
這麼說其實是在表達:我是真的關心你,因為我知道你們公司最近發生的事。
對方從而也會意識到:對面這個人不是尋常的陌生人,而是一個滿懷善意和關切的人。
這樣就又進一步拉近了距離,建立了好感。
需要注意的是,表達關切的尺度要掌握好,初識最好不要涉及對方的私隐“禁地”。
這樣會讓對方失去安全感,破冰也就難以為繼了。
3.營造掌控
到了破冰的最後一步:把自己的一部分交給對方,營造掌控感。分為三個量級:
最輕的一種方式,是把自己的聯系方式交給對方。
比如跟對方告别後,随即發一條“今天跟您的交流非常有收獲。這是我的電話号碼139×××,有事您随時招呼”。
稍微重一點的方式,是把自己能夠馬上落實的一個行動交給對方。
比如在剛剛交流中,你們提到了某部電影、某本書。離開之後你就可以把鍊接發給他。
可以附上一句話:“剛才我們說到的那部片子/那本書,我感覺特别好。這是鍊接,您看完之後,咱們可以繼續交流。”
再重一點的方式,是把自己的一個“小秘密”交給對方。
如果跟對方初次見面,相談甚歡,聊到個人健康管理方面的問題時,對方向你打聽哪裡有靠譜的健身教練。
如果你希望把對方發展成為朋友關系,就可以把自己私教的微信名片推給對方。
這樣,你們除了是工作上的合作夥伴,還共享着私人生活的“小秘密”,再次見面就很容易找到朋友的感覺。
總之,你想把雙方的關系經營成什麼類型,就可以對應地交給對方從輕到重不同量級的東西。
從而在他的頭腦裡夯實定位,砸實印象。
通過以上三步,就基本完成了一次與對方初次見面的“破冰”博弈。
破冰不是一次性的動作,它的本質是“雙向奔赴”,就是讓兩個人在溝通的過程中,逐步靠近,破除距離感。
如果為了讓對方記住你,拼命地表現自己,不但沒有辦法讓對方卸下防禦,反而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最後,作者還給了一個讓破冰上一個台階的技巧:就是在破冰的第二天和對方再進行一次輕量級的互動。
你可以給對方發個微信,對前一天的交流做個小反饋;或者你看到對方發了一條朋友圈,你寫個走心的評論。
這樣,就再次加深了你在對方記憶地圖中的卡位。想要忘記你,就很難了。
關注我@雲小晞用有溫度的文字觸摸生活,總結走心幹貨,伴你光速成長!
如果你覺得有用,歡迎點贊轉發,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