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談戀愛”,心機有多重?
牛津大學鳥類研究所博士王大可總被朋友們問這麼個問題:大可,你為什麼要研究動物談戀愛?王大可表示無奈,她發現這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的,迅速從泥潭抽身的法子就是回答:“為了研究怎麼找對象。”準确地說,是為了站在達爾文的肩膀上找對象。
在自然界,任何動物都要面臨生存的挑戰,而除了保證自己的生存外,動物還有着延續自己基因的本能。生存本就艱難,今天過完不知還有沒有明天的動物們,為了生存和延續生存,進化出了各種生存策略。這些生存策略既基于自己的過往經驗,又有着動物對于自我種類群體的認知,在這點上非常了不起,相比較人類這種高級動物而言,這并不算什麼,人類的反思與認識可以迅速調整生存策略,始終讓人類占據主動。而其他低級動物往往是通過進化和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才能獲得對于自我生存的認識,這也使得動物們的生存策略多種多樣更有針對性。
于是,王大可認真而嚴肅地寫了這本《它們的性》,說明了動物談戀愛不但有研究價值,而且非常有趣——她從動物們的生存本能講到動物的傳承,其中各種動物為了求偶而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策略。書中通過科學的研究,讓讀者了解到,動物可一點不笨,在競争與合作、叢林法則與城市秩序之間,它們在進化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也使得它們繁衍壯大。
比如,雌性藍孔雀如何辨别雄性質量呢?雌性有它自己的邏輯,如果眼前的雄性身上有不利于生存的特征,卻還能在雌性面前毫無保留地展示,那它一定很特别擁有獨特的生存技巧,基于這種理解,雄性藍孔雀在擇偶時,會放聲大叫,用那刺耳的叫聲來展示自己的生存優勢。
一般來說,自然界首先會篩選掉那些沒事亂叫的動物,如果是捕食者的話,亂叫會吓跑獵物,如果是被捕食者,亂叫會引來危險。尤其是在求偶的過程中一通亂叫,有可能引來天敵将這些“青春男女”們一網打盡。但即使是這樣,優質雄性藍孔雀為了吸引異性還是會盡情地展示自己。既然叫聲可以為自己加分,一些能力素質不太行的雄性藍孔雀也學着亂叫,讓求偶市場内耗起來。還有一些有心機的藍孔雀,叫完後還在嘴裡銜着根小木棍,假裝是食物,進一步聲明跟着自己有肉吃,用富足的條件去诓騙雌性。根據統計來看,叫聲可以多吸引14.4%的雌性注目,于是雄性們瘋狂地表現自己,為自己制造話題,增加流量。這些基于雌性藍孔雀的擇偶心理而發展出的生存策略,也讓雌孔雀犯了難,以至于無法辨别真僞,在無形中擴大了種族數量。在自然界,動物為了能夠傳承自己的基因,需要絞盡腦汁,而另一方為了尋找優秀的基因,也需要付出很多。動物的求偶并不隻是單向行為,而是雌雄雙方不斷鬥智鬥勇最終走向合作的結果。
以色列動物學家紮哈維的不利條件原理提到:“動物和人類不是在做出最冒險、最過分的行為之餘僥幸能興旺,而正是因為有這類行為而興旺。”作者解釋道:如果展示一個信号需要付出極大代價,而個體仍舊要展示信号,那麼這個信号就能誠實地反映個體質量。這需要釋放信号者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
當然,除了那些内卷的族群之外,還有動了歪門邪念的族群。睛斑扁隆頭魚很有意思,雄魚在求偶前,先要搞定自己的房子,在水中尋找一個隐秘的小窩,并裝飾自己的新房。書中用偶像劇一般描寫了雄魚為了求偶制造了多少浪漫,然而話鋒一轉,沒想到這個隐秘溫馨的家早就被“不法之徒”盯上了。雌魚剛排卵,窗外的小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竄進來“撿漏兒”,當屋主剛意識到有魚私闖民宅時,那個小偷早就逃之夭夭了,最後留下一地雞毛。
這種“偷卵”行為,廣泛存在于體外排卵的魚類中。能有房的地主階層通常都是那些高大威猛、外表靓麗的雄性,在一片水域中,那些位置好、氧氣足的地方基本上都被地主們包下了,剩下的雄魚要不住在破破爛爛的舊屋裡,要不居無定所四處流浪。正面沖突這些雄魚往往不是地主階級的對手,但體型小巧的他們,玩偷襲倒是老手。這也讓地主們防不勝防,十分惱怒。
魚類是體外繁殖,雌雄所付出的代價都不太大,因此雌雄較為平等。有些雄魚還會有育雛、護崽的行為,成為超級奶爸。因此,雌魚還很看重雄魚的責任感,偏愛有護卵育娃能力的雄魚。知道了雌魚的擇偶标準,一些不那麼優秀的雄魚就開始動歪腦子了。書中列舉雄性扇鳍镖鲈的例子,明明不顧家,卻又裝出一副好爸爸的樣子,久而久之在魚鳍上進化出了卵型斑點,遠處望去好像一個顧家的老爸帶着孩子們散步,讓雌魚産生了錯覺。
人們老說人是魚進化而成的,這雖不知真假,但看書中各種魚類那些心眼兒,真覺得是人都得輸它們一籌。雄性三刺棘魚為了裝成好爸爸,甚至會偷偷溜到其他魚搭建的小屋内,偷走人家的“孩子”。它并不是要哺育這些魚卵,而是為了僞裝成受歡迎的好爸爸的樣子,制造含辛茹苦育兒、兒孫滿堂的假象。對于雌性三刺棘魚來說,窩裡的魚卵數量越多,對它們的吸引力越大,就這樣八百個心眼子的“假爸爸”诓騙了雌魚上了當,利用騙局繁衍了自己的後代。而那些被借來當作僞裝的魚卵,被利用完後,大多成了這個“假爸爸”的腹中餐,這種缺德帶冒煙的事,卻是動物界的常見事。為了生存各種動物大顯身手,而為了延續生存它們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利用一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
為了繁衍所導緻的欺騙行為,為什麼沒有進化出禁止行為?一方面這種欺騙加速了種族的繁衍,過于追求優質基因的繁衍行為,會導緻繁衍效率的下降,從這點來看這種欺騙對于種族的延續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動物很少采用成本高昂的信号,隻是用效率更高認知成本更低的傳統信号,這就導緻觀察者很難檢驗每一個個體。低成本、低認知難度的信号容易被模仿,這增加了觀察者辨别的成本,它們隻能采用抽查的方式,然而,隻要是抽查,就一定會有渾水摸魚的情況。如此看來,書中的各種心機和歪門邪道,既有道德上的虧欠,同時又有其存在的價值。
(原标題:如何站在達爾文的肩膀上找對象動物“談戀愛”各有心機)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夏安
流程編輯:u06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