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蟋蟀蝈蝈蚱蜢的區别

蟋蟀蝈蝈蚱蜢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8:03:38

從小在田野裡撒歡的我,對那些小蟲子也格外喜歡,徒手抓蚯蚓,下河摸螃蟹,看見毛毛蟲也要去湊個熱鬧……

可是,對于許多多胞胎的昆蟲,我也隻能傻傻分不清楚,蛐蛐蝈蝈螞蚱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人們給了它們一個統一的名字——竈雞子!

想必雲南四川的朋友們對這個名字很熟悉,閑暇之餘,我特意去翻找了資料,找找它們之間的不同,以解我的十多年的困惑。

第一個出場:螽斯

蟋蟀蝈蝈蚱蜢的區别(辨别:蝗蟲蛐蛐)1

螽斯(zhong)是一種昆蟲,别名有紡織娘、螽斯兒。身體綠色或褐色,觸角呈絲狀,有的種類無翅,雄蟲的前翅有發音器,雌蟲尾端有劍狀的産卵管。善于跳躍,一般吃其他小動物,有的也吃植物,是農林害蟲。

在《詩經》中就有一篇專門寫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螽斯産卵多,所以人們用螽斯來祝福人多字多孫!

第二個出場:蝗蟲

蟋蟀蝈蝈蚱蜢的區别(辨别:蝗蟲蛐蛐)2

蝗蟲,俗稱“螞蚱”,别名還有蚱蜢、草蜢,屬直翅目,包括蚱總科、蜢總科、蝗總科的種類,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餘種,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蝗蟲主要包括飛蝗和土蝗。

蝗災是我們對蝗蟲的統一認識,蝗蟲飛過,寸草不留!

第三個出場:蟋蟀

蟋蟀蝈蝈蚱蜢的區别(辨别:蝗蟲蛐蛐)3

蟋蟀,一種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身體呈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于跳躍。尾部有尾須一對。雄的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生活在陰濕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莖和種子。

亦稱促織,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将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竈雞子、孫旺,土蜇。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在古代,便有鬥蟋蟀的活動。

第四個出場:蝈蝈

蟋蟀蝈蝈蚱蜢的區别(辨别:蝗蟲蛐蛐)4

蝈蝈是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鳴蟲的通稱,個子較大,外形和蝗蟲相像,身體草綠色,觸角細長。雄蟲的前翅互相摩擦,能發出“括括括”的聲音,清脆響亮。喜歡吃瓜果、豆類等,人們喜用小竹籠飼養觀賞。作為欣賞娛樂昆蟲在中國已有悠久曆史。

别名有哥哥、蛞蛞,蝈蝈在中國分布很廣,與蟋蟀、油葫蘆被稱為三大鳴蟲。蝈蝈的食物主要是豆類、菜葉、螞蚱等

第五個出場:蝼蛄(lou gu)

蟋蟀蝈蝈蚱蜢的區别(辨别:蝗蟲蛐蛐)5

蝼蛄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蝼蛄科昆蟲的總稱。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藥用昆蟲。

蝼蛄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黃色。前足發達,呈鏟狀,适于掘土,有尾須。生活在泥土中,晝伏夜出,蝼蛄常見于水田,專門破壞田埂,以至于水田漏水。

插秧的時候最讨厭就是這種蝼蛄,徹徹底底的害蟲!

以上圖片全部來自百度百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