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年底各所學校也十分的繁忙,需要計算各樣的工作量,需要準備期末考試,事情繁雜。
在各項事情當中,有一項涉及到全體教師的利益的,就是每年度的績效考核和績效工資發放。關于教師的績效工資,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方案,一般而言也沒有太大的差異,主要以工作量等為基數開始計算,但是近期有一所學校公布的績效工資方案,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校長150%,副校長130%是否合理。在這位老師分享的績效工資考核發放方案當中,主要由4個部分組成,獎勵性,懲罰性,否定性,人均性。

校長書記拿人均績效工資的150%;副校長、副書記、工會主席拿人均績效工資的140%;中層幹部、年級組長、教研組長拿人均績效工資的130%;獲得區級以上榮譽的老師拿人均績效工資的120%;出滿勤的班主任拿人均績效工資的110%。
以我們學校的績效工資為例,我們學校是人均1萬,那麼該校的校長和書記就是15,000,其他的副校長就是14,000,中層幹部13000,班主任11,000。
說實在話,看到這樣的規劃總體而言還是比較合适的。在這樣的規則裡面,沒有叫你沒有職稱,沒有其他加分項目的存在,使得純粹的就是這幾項内容,簡單明了。

已經很人性化了,我們學校更可怕?當然看到這樣的方案,其實也有很多網友提出已經很人性化了,隻是在領導和普通教師之間拉開了一定的差距,但是很多一線教師隻要正常上下班基本上都是平均數,我向他們學校領導幹部直接是老師的兩倍,差距更大,一線教師拿的更少。

像我們學校之中的考核方案是十分複雜的,又是積分,又是職稱又是教齡等系數計算。
我們學校的績效工資的考核方案當中主要包括:工作量,職稱,師德,班主任工作等多方面。
最終計算的結果依舊是和上述學校差不多,因為校長是教育局統一考核的,不計算在内,其他的副校長、中層幹部以及相關的領導幹部,他們的績效工資加起來也是比一線教師多的,因為在計算的過程當中他們會在日常的課時計算當中加課時:每周副校長加8課時,中層幹部加6課時,中層副職加2課時。
所以最終這樣的方案,看似大家不太有差距,但是各位領導們的課時加起來也是不少的,當然這也更有依據。
績效工資何時向一線教師傾斜?績效工資何時向一線老師傾斜也是很讓人期待的話題,但是我能覺得這樣的概率并不會有太大。

職中規則的制定者肯定是傾向于自己的,誰辛辛苦苦一年不會給自己加一點福利呢,更何況其實在一線學校當中的忠誠和副校長他們是沒有額外的不住地,向校長的話可能教育局有一定的考核,但是中層幹部他們如果不在績效考核當中加入一定的課時和待遇,那麼之中沒有人幹的事情了,沒有人會白白地做事情。
當然最終各個學校有各個學校的方案,隻要涉及利益的地方,總會有人不平衡,總會有人不滿意,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幹的事情太多,拿的錢太少,最終也要平衡所有人的利益,要讓優秀的人,工作量大的人,能夠拿得更多一點,普通的人逃避的人拿得少一點。
最終在學校裡面,我們的要求就是自己老老實實幹活,不請假不早退,不犯錯誤,到最後拿個平均數就行了吧,最終隻要正常幹活,大家的差距不是很大就足以了。
大家如何看待你們學校的績效工資呢?歡迎在評論區當中留言。我是教育有未來,專注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歡迎大家的關注與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