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圈圈,一個最懂項目經理的奇女子。
有位圈友問我,項目經理算是領導嗎?我有點被問懵了。
先來看看圈友的吐槽:
畢業10年,轉項目經理3年,做項目小有經驗,最近換了工作,接手一個新項目。項目不算小,問題來得也多。由于是新成立的項目組,公司相關制度不成熟,項目包括大系統十餘個,小系統數十個,甲方給到的業務、技術支持少,項目組成員又以新人為主......
簡直到處都是坑!坑也就算了,最主要的問題是,我不但得到的支持少,拿到的權力也小。一個人微言輕的新人PM,誰聽我的話呢?大家都有自己的直屬經理,根本沒人拿我當領導看啊!
現在的項目經理,越來越不像領導了。差不動人、申不到款、調不動資源,要說項目經理是領導者,不如說是一個“協調者”。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似乎成了“有責無權”的一群人,地位很尴尬:不展現自己的能力,就要不到權力(領導怕出問題);權力不足,就難以展現全部能力。怎麼破?
1. 要個小授權
在上面圈友的案例裡,既然是在剛剛走馬上任的新公司,還是可以嘗試向上要求授權的。這種授權不是實打實的高層職位,而是一個“老闆真的很重視這項目”的表态。
牽涉組織多、制度不成熟、支持資源少、新人項目經理,在這種情況下,哪怕項目經理磨破嘴,也比不上老闆親自授權,開口告訴成員:這次的項目真的很重要,辦好有什麼獎勵,辦砸又有什麼後果。
當然,這樣的授權依然是輔助,弱矩陣項目經理的核心技能,還是得心思活絡點,會點借勢,臉皮厚些,情商在線,運用技巧去和人溝通,才能不落下風。
2. 明确職能範圍
在弱矩陣下做事,先明确自己的權利與責任,搞清楚3件事:
這3個“明确”,有明顯的好處:
3. 報告!報告!報告!
身處弱矩陣,我們總得找個“靠山”。前面已經要過了小授權,領導對我們的項目已經有了印象。我們在項目過程中要做的,就是保持領導對項目的興趣,采取的絕招就是:“報告!報告!報告!”
如果領導一貫重視此項目,我們可以養成經常彙報的習慣,順利就少彙報,有困難就多彙報。
如果領導對項目重視程度一般,我們就以日報或周報的方式,把項目計劃、項目進展、風險預估、遇到的問題等,把信息同步給項目組成員,并抄送領導層,總而言之,就是時刻提醒他,還有這麼一攤子事兒,而且現在還遇到了一些麻煩...
通常來講,領導一旦對項目進程有所了解,還是願意協助推動項目的。
除了讨好領導,還可以做做報告。
4. 時刻不忘全局觀
在相對不成熟的制度裡,經常出現各職能部門“哭弱”、“哭窮”的現象,甯願少賺點錢,也不願意承擔責任,所以各種不配合。
為了推動項目發展,項目經理就要站在全局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議,由上級部門綜合協調,因為位置越往上,領導在意的就是公司戰略目标,我們提出及時糾正全局的舉措,更容易受到重視。
5. 成為“自然領導者”
即使沒有實際權力,能成為“自然領導者”也能差遣得動人。“自然領導者”這個詞,聽着有點虛,圈圈換種說法:還記得小時候,你們小圈子裡那個"孩子王"嗎?
最勇敢的是他;最有主意的是他;發明新遊戲的是他;大家一起闖了禍,家長老師都會先找他麻煩...聽起來是不是跟項目經理的形象差不多?
孩子王,就是一個自然領導者。家長沒給他戴王冠,老師也沒讓大家跟他學習,但他擁有别人沒有掌握的技能(偷玉米...)、優秀的表現力(會表演逗樂...)、獲取新信息的渠道(新兒歌...)、強大的人際關系網(認識高年級學生...),所以孩子王可以一呼百應,成為比班長還有聲望的人。
要做“孩子王”型的自然領導者,項目經理就需要幹得好活、聊得起天,雖然人們都畏懼實權,但如果你能證明你的能力,大家跟着你能吃上肉,那毫無疑問,你就是他們的“王”。
總結
好的項目經理,不一定像“領導”,他們更像圍棋高手。在弱矩陣下,他們懂得合縱連橫,懂得争取與舍棄。
正确地做事,有技巧地做事;帶大家幹活,還帶大家吃肉,這就是項目經理的英雄本色。
-THE END-
來源:PM圈子(pm1178),洞察50W項目經理的苦與樂。
你點的每個贊,圈圈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