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證專家:@消化科李主任 |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佑安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
2021年底,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HHS)發布了第15版《緻癌物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新增了8種緻癌物質。截至目前,報告中明确已知的和可合理預期的人類緻癌物總數為256種。
在新增的8種緻癌物中,就有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幽門螺杆菌(Hp)。1月5日,“幽門螺杆菌被列為明确緻癌物”的話題迅速在國内各大社交平台上發酵,并獲得了超4億關注度。
為什麼一種小小的細菌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呢?
我國是幽門螺杆菌感染的大國。據《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杆菌感染率高達50%以上,約有7億多人感染。70歲及以上人群幽門螺杆菌的感染率甚至高達78%!
幽門螺杆菌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可以在人體胃酸高濃度環境中生存的細菌。幽門螺杆菌與胃炎、胃潰瘍的發病密切相關,更是導緻胃癌的明确緻癌因素。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可增加2至3倍,而在發展中國家,約有63%的胃癌病例與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有關。
幽門螺杆菌感染率高、危害性大,與之相關的謠言也頻頻出現。
感染了幽門螺杆菌就一定會得胃癌?這種病菌不能治也不能防?喝蜂蜜水、吃大蒜、用專門的牙膏可以殺死幽門螺杆菌?今天,辟謠君就來為你粉碎這些謠言,守護你的健康生活!
謠言!雖然幽門螺杆菌被列為明确緻癌物,是發生胃癌的高危因素,但是大家不要過于緊張,并不是說感染了幽門螺杆菌就一定會得胃癌。
感染幽門螺杆菌後,胃的上皮細胞表面pH值會升高,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容易引起黏膜損傷,從而導緻胃炎、胃潰瘍,甚至黏膜上皮細胞的癌變。
不過也不必恐慌,雖然幽門螺杆菌的感染率高,但在所有感染者中,僅有10%到20%會發生消化性潰瘍,1%到3%會發生胃癌,小于1%的感染者發生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因此,大家不用“談菌色變”,積極治療才是正确應對方式。
此外,除了幽門螺杆菌,還有很多因素可能導緻胃癌,辟謠整理成了下面的圖片,來自查一下吧:
圖片來源:頭條辟謠原創
沒有出現症狀,就是健康的?錯誤!大部分幽門螺杆菌感染者沒有任何不适症狀。
1、感染幽門螺杆菌會出現哪些症狀?
感染幽⻔螺杆菌後,部分患者可出現胃痛、胃脹、惡心、反酸、嗳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大部分幽門螺杆菌感染者可能沒有任何不适症狀,因此不可單純依靠“是否出現不适症狀”來判斷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杆菌。
對于幽門螺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家人感染過幽門螺杆菌),以及那些工作壓力大、焦慮、飲食不規律、經常在外就餐的人,都需要定期到醫院檢查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杆菌。
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杆菌的方式通常為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血清學檢測或糞便抗原檢測等,也可以通過胃鏡取一些胃黏膜組織進行活檢。
2、幽門螺杆菌是如何傳播的?
既然大部分的幽門螺杆菌感染是沒有症狀的,因此除了定期檢查外,我們更應該當心病菌傳播途徑。
幽門螺杆菌的感染具有家族聚集的傾向,其主要藏在胃内、唾液、牙菌斑和糞便裡。可通過“口口”途徑傳播,如共用餐具或水杯、口對口喂食、深吻等,都可緻其傳播。
幽門螺杆菌還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糞便、嘔吐物中都可能存在幽門螺杆菌,如果飯前便後不洗手或食入了被幽門螺杆菌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能導緻感染。另外,共用消毒不徹底的口腔器械、消化道内鏡也可能造成醫源性的感染。
3、幽門螺杆菌防不勝防?
其實隻要知道了上面這些幽門螺杆菌的傳播途徑,我們就有方可防了。
預防幽門螺杆菌感染,主要措施包括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注意日常餐具的清潔消毒;不要将食物咀嚼後喂食兒童;日常要勤洗手;食物煮熟再食用,不喝生水等。醫院也應做好醫用設備的消毒。
1、“抗幽牙膏”有奇效?
幽門螺杆菌作為可在高濃度胃酸環境中生存的細菌,具有頑強的“戰鬥力”,用所謂的特效牙膏刷牙是無法真正預防或治療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的。
首先,牙膏刷牙僅能清潔口腔,不過這些牙膏對存在于口腔唾液、牙菌斑中的幽門螺杆菌是否有清除和抑制作用,還有待科學研究。
其次,最主要的一點,幽門螺杆菌的“大本營”是在我們的胃中,而牙膏隻能作用于口腔,即使能消滅幽門螺杆菌,也難以到達胃部發揮作用。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抗幽牙膏”,更多隻是商家利用人們對病菌和疾病的恐懼而布下的騙局。萬萬不可盲目相信“抗幽牙膏”的治療效果,而延誤真正的治療。
2、蜂蜜、大蒜能殺死病菌?
理論上來說,蜂蜜的滲透壓很高,在蜂蜜這種高滲的液體中,細菌菌體會因為無法保持其固有的水分而凋亡,但這并不代表蜂蜜能殺死幽門螺杆菌。
蜂蜜或蜂蜜水進入胃後會被稀釋,其本身的高滲狀态也會改變,也就喪失了能對抗病菌的武器。此外,蜂蜜含糖高,攝入過多反而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多,加重胃部不适症狀。
那大蒜呢?有研究表示大蒜中的大蒜素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那是不是就可以殺死幽門螺杆菌了?
當然不!當大蒜經過炒制、水煮等烹饪後,大蒜素容易被破壞分解,即使是生吃,大蒜素進到我們體内後也會分解,所以也就難以發揮殺菌抑菌的功效。另外,我們也不能脫離劑量去談大蒜的抑菌效果,我們平時吃的那點蒜,很難起到效果。
其他的如吃洋蔥、西蘭花、青椒等殺滅幽門螺杆菌的食療偏方也均不靠譜,并沒有科學依據。
辟謠君在此提醒大家,與其盲目相信偏方,真不如做好預防,積極治療。
3、幽門螺杆菌無法根治?
上面這些方法都不能殺死幽門螺杆菌,那是不是這種病菌一旦感染上就無法根治呢?
謠言!幽門螺杆菌是可防可治的。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幽門螺杆菌感染後,并不是所有人均需要進行根除性治療,建議患者與醫生就自身指征探讨後決定。如果感染者無症狀,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定期複查即可,無需過度治療。
在《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中,也提到了幽門螺旋杆菌根除指征。像已經出現症狀的患者,或已檢查出胃部潰瘍的感染者,就建議進行根治性的治療。
目前臨床主要是采取四聯療法,即兩種以上抗生素 一種抑制胃酸藥物 一種胃黏膜保護劑,療程為10天或14天。
是否有必要根除幽門螺杆菌感染需要就醫後由專業醫生來評估和判斷,不可擅自判斷或用藥。一旦進行根除性治療,也不可私自中斷治療,以免增加幽門螺杆菌的耐藥性,加大治療難度。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我國幽門螺杆菌的感染概率雖然很高,但不用過分恐慌,應注意做好相關的預防。感染幽門螺杆菌後不一定需要進行根除性的治療,是否需要治療應由醫生來評估并決定,不可盲目過度治療,也不要相信偏方等,應嚴格遵醫囑,不可擅自停藥,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
[1]2021-12-28中國生物技術網、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美國衛生部發布最新版緻癌物報告,新增8種常見物》
[2]劉文忠,謝勇,陸紅,等.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J].中華消化雜志.2017;37:364-378.
[3]國家消化系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杆菌和消化性潰瘍學組,等.中國居民家庭幽門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專家共識(2021年)[J].中華消化雜志.2021,41(4):221-23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