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綿延6387公裡,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裡,為世界第3大河流,貫穿我國中部,是我國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廣,水流量大,孕育各種魚類。整個長江水系,包括各附屬湖泊,有魚類350種,終生生活在淡水中的魚類有324種。
但魚類種類雖多,生存狀況卻不容樂觀,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有些魚類甚至已經看不到它們的身影。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了維持生态環境穩定,最初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共同制定并發布的一份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名錄。
在1988年12月10日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1989年1月14日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發布施行,之後也經曆了些許變更。《名錄》的頒布把對于這些野生動物的保護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如有違反相關法規(如捕殺或倒賣名錄内所列的野生動物),将受到法律的懲處。
2月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獲悉,經國務院批準,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正式向公衆發布。——來源《農業農村部官網》
那麼長江流域究竟有多少魚類受到保護呢?根據《名錄》的内容來看,有22種,有些魚類耳熟能詳,有些多數人不認識,都有哪些呢?(一些地方性保護魚類,或者滅絕的魚類,不在《名錄》内)
1、中華鲟:(保護級别一級)是硬骨魚綱、鲟科魚類,體型龐大有“長江魚王”之稱,最大個體能達到5米,體重600公斤左右。為底栖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或行動遲緩的底栖動物為食。
中華鲟為洄遊性魚類,海洋中生長,産卵期在金沙江産卵,幼魚長到15厘米左右後,成魚帶它們進入外海,在外海生長,最長壽命可達40年。分布于中國、日本、韓國、老撾、和朝鮮。主要分布于長江幹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口處,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
2、長江鲟:(保護級别一級)原名達氏鲟,俗稱鲟魚、鳇魚、沙臘子等,體型與中華鲟相似,但個體比較小,成年後體長75-105公分左右,體重4.5-12.5公斤,最大可達50公斤以上,終生在淡水中生長,屬于淡水定居性魚類。
長江鲟為肉食性魚類,主要覓食底栖無脊椎動物、植物碎屑、藻類和幼魚等。分布于長江幹支流、烏江、黃河、黃海、東海海域。尤以宜賓至宜昌的長江幹流江段為多,在金沙江、沱江、嘉陵江等上遊支流均有分布。
3、白鲟、(保護級别一級)又稱象魚、象鼻魚、箭魚、柱鲟鳇、琵琶魚等。體長為2-3米,體重200-300公斤,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為大型肉食性魚類,成魚和幼魚均以魚類為主食,亦食少量的蝦、蟹等水生動物。
據著名動物學家秉志教授記載,在南京曾捕獲一尾7米長,重一噸的個體,可見白鲟的體型龐大。四川漁民也有“千斤臘子(中華鲟)萬斤象(白鲟)”的傳說。白鲟為洄遊性魚類,曾經分布在海河到錢塘江之間的各大河流,現在主要在長江流域,以及黃海、渤海和東海等近海海域。
長江白鲟沒能進入2020年,被宣布于2019年12月23日滅絕。(但野外是否還有種群,不得而知,但願還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4、花鳗鲡:(保護級别二級)屬于鳗鲡科、鳗鲡屬,洄遊性魚類。又稱大鳗、鲈鳗、花鳗、雪鳗、鳝王、烏耳鳗、蘆鳗、溪鳗、溪滑等。性情兇猛,白天隐藏于洞穴或者石隙中,夜晚出來活動覓食肉食性,捕食魚、蝦、蟹、蛙及其它小動物,也會覓食落入水中的動物屍體。
花鳗鲡在海洋中性腺才能發育成熟,并且深海中産卵,淡水中生長,屬于洄遊性魚類。在我國分布于長江下遊及以南的錢塘江、靈江、瓯江、閩江、九龍江、台灣到廣東、海南島及廣西等江河。國外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達朝鮮南部及日本紀州,西達東非,東達南太平洋的馬貴斯群島,南達澳大利亞南部。
5、鲥:(保護級别一級)是鲱科、鲥屬的一種魚類,洄遊性。鲥平時栖息于海水中,春末夏初溯河生殖洄遊,幼苗在江湖内生長,生長到15厘米左右進入大海,在海中發育,為暖水性中上層海洋魚類,以浮遊生物為食,其中又以撓足類、蝦類和藻類為主。
分布于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廣東、香港、澳門、台灣省和越南,淡水中以錢塘江與長江産量最多。長江口下遊1974年曾高産達157.5萬公斤,以後由于污染及水利工程(攔江築壩)興建,産卵場嚴重破壞,在加上過渡捕撈親魚和幼魚,其資源量嚴重衰退。
6、胭脂魚:(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為大型淡水魚類,又叫火燒鳊、黃排、木葉盤、紅魚、紫鳊、燕雀魚、血排、粉排等。底栖魚類以底栖無脊椎動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機物質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類。
胭脂魚産卵場在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葛洲壩截流後,長江中下遊親魚不能到達上遊的沱江、岷江等支流中産卵,宜昌江段的某些産卵場的環境也遭到破壞。雖然壩下江段仍發現有繁殖群體,但因捕撈過度野生群體數量仍在繼續。
7、稀有鮈(jū)鲫:(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屬鯉科鮈鲫屬,本屬僅有1種,為我國特有,野生數量不多。屬于小型魚類,栖息于半石、半泥沙的底質和多水草的小水體中,比如:稻田、溝渠、池塘、小河流等微流水環境。能在比較混濁的水體中生活,喜集群活動,主要以小型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
稀有鮈鲫定名時數量就十分稀少,因為它們在小水域内生存,并且群居性,很容易被捕撈。再加上小水面水生環境不穩定,所以十分稀少。僅發現于四川省漢源縣大渡河支流的流沙河以及成都附近的一些小河流中。
8、鯮 (zōng):(保護級别二級)屬鯉科鯮屬,又叫吹火筒、尖頭鳡、馬頭鯮、鴨嘴鯮、喇叭魚等。為大型兇猛性魚類,甚至能夠達到50公斤以上。鯮的肉質細嫩,魚刺比較少,加之個體龐大,為上等食用魚,并且有的藥用價值。
鯮為半洄遊性魚類,但是天然産量很低,主要是過渡捕撈,以及江湖阻隔導緻其幼魚難以進入湖泊中生長。另外各大江河魚類資源量總體下降,對大中型肉食性魚類影響很大,因為食物短缺造成它們缺少食物。僅在我國東南部平原地區,以及長江以南各水系有分布。
9、圓口銅魚:(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為鯉科、銅魚屬魚類。又叫方頭水鼻子、水鼻子、金鳅、網口、麻花、肥沱、水密子等。為下層魚類,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常在多亂石的深潭中活動。食性雜,以水生昆蟲、軟體動物、植物碎片、魚卵、魚苗等為食。
圓口銅魚喜歡生活在江河或湖泊等開闊水面,30公分以下個體一般活動于水體中上層,較大個體多栖息在中下層,為江湖半洄遊性魚類。分布于中國長江上遊幹支流和金沙江下遊以及岷江、嘉陵江、烏江等支流中。
10、長鳍吻鮈(jū):(保護級别二級)為鯉科、吻鮈屬的一種魚類,又叫洋魚、土耗兒等。 體型較小為中小型魚類,味道鮮美,曾經是經濟魚之一。長鳍吻鮈的主要食物是淡水殼菜、河蚬、蜻蜒幼蟲、以及其他水生昆蟲。
長鳍吻鮈分布于中國長江中上遊金沙江幹支流水域,為金沙江特有魚類。受水質污染和人工過度捕撈,數量大幅減少。但是中華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先後突破長鳍吻鮈馴養、繁殖難點,能夠進行人工繁殖,首批幼苗在2015年放流。
11、四川白甲魚:(保護級别二級)屬鯉形目,鯉科,鲃亞科,白甲魚屬,又叫小口白甲,尖嘴白甲,臘棕。底栖魚類生活于清澈而具有礫石的流水中,早春成群溯河而上覓食,秋冬下退至深水多亂石的江底越冬,生長速度慢。
四川白甲魚經常在岩石或者其他物體上刮取食物,也會食用沉積的腐殖質,以及植物碎屑。分布在長江上遊,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雅砻江中下遊等水系。
12、多磷白甲魚:(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為鯉科、白甲魚屬的一種魚類,又叫錢魚、梢白甲、赤鱗魚、多鱗鏟颌魚、多鱗突吻魚等。為暖溫性淡水魚,生活在海拔270-1500米、水質清澈、砂石底質的高山溪流中。雜食性,主要食物為搖蚊的幼蟲或成蟲等無脊椎動物,也會覓食藻類,生長速度緩慢。
多磷白甲魚分布于嘉陵江水系和漢水水系的中上遊(長江支流)、淮河上遊、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遊的滹沱和山東泰山的溪澗。
13、金沙鲈鯉:(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鯉科鲈鯉屬的一種魚類,又叫地大花魚、豹紋花魚等。為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以吞食其他魚類為食,被稱為金沙江中的“老虎”。
金沙鲈鯉常見體重0.5-1公斤,最大達15公斤,渾身長滿黑點,背鳍、胸鳍、尾鳍微黑。幼魚多在支流或幹流的沿岸,成魚在寬闊的水體中上層遊弋。具有極高的經濟、美食、營養、科研價值,并且有一定藥用價值,分布在長江上遊金沙江幹支流流域。
14、細鱗裂腹魚:(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屬。魚體比較長,略側扁或近似圓筒形;身被細鱗或裸露,但在肛門和臀鳍的兩側各有1列特化的大型臀鱗,在兩列臀鱗之間的腹中線上形成1條裂縫,因而名為裂腹魚。
細鱗裂腹魚适應了高原及冷水性氣候,生長緩慢,繁殖力低,個體比較小。即使個體較大的種類,需經6-9年體重才能達到0.5千克,要3-4年才能性成熟,分布于金沙江。
15、重口裂腹魚:(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為鯉科裂腹魚屬的一種魚類,又叫雅魚、重口、重唇細鱗魚、細甲魚等。魚肉質肥美,富含脂肪。生長較快,個體也較大,一般可長至1-3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0公斤。在雅安一帶,與齊口裂腹魚統稱“雅魚”。
重口裂腹魚屬冷水性魚類,平時多生活于緩流中,喜歡在沙和礫石、水流湍急的環境中生活,在河流的深坑或水下岩洞中越冬。主要食物為水生昆蟲和昆蟲幼體,也吞食小型魚類、小蝦及少量藻類。分布于長江幹支流中,尤以嘉陵江、岷江、沱江等水系的峽谷河流中多見。
16、厚唇裸重唇魚:(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裸重唇魚屬。俗稱:重唇花魚,麻魚,石花魚。以水生動物如石蛾幼蟲、端足蝦和石蠅的稚蟲等為食,也食少量的植物碎屑。
厚唇裸重唇魚栖息于青海、甘肅、四川等省長江和黃河上遊、黑龍江流域各水系的高原河流中,在河流洄水彎處較常見。生長較緩慢,10年的平均體長僅為44公分左右。
17、岩原鯉:(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為鯉科原鯉屬的魚類,俗名水子、黑鯉魚、岩鯉、墨鯉等。是我國特有魚類,大多栖息在江河水流較緩、底質多岩石的水體底層,經常出沒于岩石之間,冬季在河床的岩穴或深潭中越冬,立春後開始溯水上遊到各支流産卵。
岩原鯉主要食物為底栖生物、水蚯蚓、搖蚊幼蟲、小螺、小魚蝦、淡水殼菜等軟體動物為食,也會食用植物碎片,浮遊動物等。分布于長江中上遊支流、金沙江等水域内,喜歡在底質多岩石的水域活動。
18、紅唇薄鳅:(保護級别二級、僅限野外種群)屬鯉形目,鳅科,薄鳅屬的一種鳅類。栖息在江河底層。個體較大,僅次于長薄鳅。有食用價值。種群數量較小,許多水系和江段都難捕到。50年代岷江中,下遊漁獲物種占有一定的比例,曾經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現已稀少。
19、長薄鳅:(保護等級二級、僅限野外種群)為鯉形目鳅科薄鳅屬的魚類,又叫花魚、花斑鳅、花泥鳅、紅沙鳅鑽、火軍等。為溫水性底層魚類,栖息于江河中上遊,江邊水流較緩處的石縫間,經常成群在水底砂礫間或岩石縫隙中活動。
長薄鳅在漲水時有溯水上遊的習性,是一種兇猛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小魚,尤其是底層小型魚類。是我國的特有魚類,廣泛分布于長江中、上遊,從湖北、湖南到四川西部。
20、青石爬鮡:(保護等級二級)是鮡科石爬鮡屬的一種魚類。它們活動性小,生活于急流石穴中,以吸盤狀的鳍吸附于石上,主要攝食水生昆蟲及幼蟲,亦吃蚯蚓,植物的葉子、以及藻類。分布于四川境内的各個江河中,如青衣江、岷江、金沙江等。
21、川陝哲羅鲑:(保護等級一級)為鲑科、哲羅鲑屬魚類,四川哲羅鲑、貝氏哲羅鲑、虎嘉魚、貓魚等。為冷水魚類,栖息于河道狹窄、水質清澈、水流湍急、水溫較低的水域。為兇猛肉食性魚類,主要以魚類和水生昆蟲的成蟲及其幼蟲為食,也會捕食水鳥、小動物等,有時也吃腐肉。
川陝哲羅鲑體型龐大,可達50千克以上,生長速度快,可以發展水産養殖。分布于我國岷江、青衣江上遊、大渡河中上遊,以及陝西省秦嶺山脈南麓漢江上遊的徐水河和台北河。
22、松江鲈魚:(保護等級二級、僅限野外種群)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松江鲈魚屬原名松江鲈魚,又叫四鰓鲈魚、淞江鲈、花花娘子、花鼓魚、老婆魚等。為近岸淺海魚類,一般在與海相通的淡江河内生長,性成熟後入海産卵,幼魚回到淡水江河中生活。
松江鲈魚為沿海洄遊性魚類,能在鹹淡水和純淡水中。在曆史上曾經是珍品,被乾隆禦賜為“江南第一名魚”。曆史的資料記載松江鲈魚的分布相當廣泛,其種群幾乎遍布整個中南、東南沿海及相關河流水域,北起鴨綠江口(中朝邊界),南緻九龍江口(福建漳州河),等廣大的地區,以松江縣所産為最出名。
《名錄》中長江流域的保護魚類22種,但有些魚類并非隻在長江分布,其他地區也有分布,并且其他地方的保護魚類,在長江中也有生存,這裡隻是做一個參考(下一篇會一一介紹)。因為魚類的分布地點很廣,很少有魚類固定在一條河流生存,或者固定在一個地點生存。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有些魚類保護方式為:“僅限野外種群”,原因很簡單,因為有些魚類已經開始規模化養殖,已經攻克魚類的馴養、生長、繁殖,并且養殖的規模不小。
在查詢資料中發現,一些保護魚類的飼養、繁殖也已經攻克,并且開始大規模化放流,但并沒有顯示保護“僅限野外種群”,這應該是養殖規模比較小,并沒有開始進行商業性養殖,所以保護的是整個魚種。
而這些保護魚類中,有一些不常見的大型肉食性魚類,比如:鯮 (zōng)、重口裂腹魚、金沙鲈鯉、川陝哲羅鲑等。這些魚類往往因為體型大,肉質好,被濫捕的幾率更大。并且随着長江魚類密度整體下降,肉食性魚類食物減少,缺衣少食也是它們種群減少的一個原因。
不過這個原因,相信不遠的将來會慢慢改善,因為随着長江魚類資源的持續下降,從2020年1月1日0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産性捕撈,又稱“十年禁漁”,魚類資源在這10年内将會慢慢恢複。
其實很多人不理解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有些人認為随着社會的發展,不過是“适者生存”罷了。其實這種想法過于偏激,難道早上沒有了鳥叫,晚上沒有了蛙鳴,林間沒有了小動物,水内沒有了魚類,一片死寂的世界,就是發展的需要?就是人們的美好的生活?
比如:曾經有學者認為:江豚、白鱀豚因為産仔少,發育慢,種群數量小,所以“适者生存”。真是謬論,江豚和白鱀豚在長江不知道生存了多少萬年,為何以前不滅絕,而到了近代種群幾近崩潰?
江豚已經在長江生存幾千萬年,廣泛分布在中下遊水域和湖泊内,曾經多達幾百頭一群。但是現在呢?現在隻要發現它們的蹤迹,就是一個新聞,就是因為太少了。并且被漁網纏繞緻死,被電魚器電死,被滾鈎挂死,被綿延不斷采砂船困在淺水死亡………死亡方式千奇百怪,并非它們不适應環境死亡,最大的原因是人心的貪婪。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能帶來美好、健康的生活,并且是可持續的發展,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隻有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環境才會越來越美好,而一味的索取,終将吞下自己造成環境惡化的惡果。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母親河的魚類,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魚類是長江中的晴雨表,隻有魚類慢慢增加,長江才能更有活力,長江的水生環境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的家園也會越來越美好。最後但願這22種魚類能夠度過危機,重獲新生!
PS:有些魚類除了長江流域外,其他地方也有生長,野外種群都受到保護。并且其他地方有些魚類有些也在長江中生長,也屬于保護魚類。長江内的白鱀豚、江豚等保護動物,我們都比較熟悉,這裡沒有一一介紹。
本文由頭條号《光頭魚司令》整理,隻做參考,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根據《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别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财産。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母親河“哭泣”!這5種魚類,受到國家保護,也需要您的保護
雅魯藏布江的“怒吼”,雖然人煙稀少,但這4種魚類快被吃光了
參考資料:《農業農村部官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百科《長江》以及所屬魚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