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要加強嘛?最近兩個周末,家住太原市杏花嶺區的郭女士欣喜地看到了讀六年級女兒的變化:以前放學就抱着手機玩遊戲的她,現在周五晚上8點上線,9點還差一點就主動下線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防沉迷要加強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兩個周末,家住太原市杏花嶺區的郭女士欣喜地看到了讀六年級女兒的變化:以前放學就抱着手機玩遊戲的她,現在周五晚上8點上線,9點還差一點就主動下線了。
實際上“防沉迷”升級,對郭女士的孩子并沒有影響,“因為遊戲關聯的賬号是用我的身份證注冊的,不受‘防沉迷’限制!”
經過兩個晚上的了解,郭女士終于弄清楚了孩子變化的原因,“遊戲是孩子的‘社交’需要,當同學因為‘防沉迷’系統被限制下線,沒有了玩伴,孩子也就不想玩了。”
弄清楚了原因,這個中秋小長假,郭女士與幾個同學的媽媽取得聯系,約着帶孩子去太原古縣城“聚聚”,“既然孩子有‘社交’需求,我們家長就提供平台,鞏固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同樣欣喜孩子有變化的還有家住太原青年路的劉先生,上周五放學一回家,他讀初一的兒子就主動跑到房間做作業,“吃晚飯的時候跟我說,8點要玩一個小時的遊戲,希望我和他媽媽不要在這期間打擾他,其他時間會自己自覺做作業。”
在“防沉迷”升級的第二個周末,許先生一家人也形成了一個“默契”:孩子主動做作業,但要求“屬于自己”的一小時不被打攪。許先生說,希望這樣的“默契”維持得再長久一點,“生怕哪天他又找我要手機玩遊戲。”
采訪中,不少家長都對“史上最嚴遊戲禁令”表示歡迎,認為限制未成年人遊戲時間非常有必要。其中孩子需要“強迫”才結束遊戲的家長劉先生表示,以前孩子需要一催再催才迫于“家長權威”下線,現在到了時間就自動下線了。
租号就能玩還有人鑽空子
“史上最嚴遊戲禁令”出台之後,為了規避禁令,未成年人規避防沉迷系統的明顯漏洞——租号、借号、買号,也随之有了“市場”。尤其是租号,單小時成本僅幾元錢,且不驗證求租者是否成年,理論上可以做到任何人“打遊戲不限時”。針對未成年人租号打遊戲的問題,騰訊稱,賬号租賣嚴重破壞遊戲實名制和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截至目前,騰訊已向超過20家賬号交易平台和多個電商平台起訴或發函,要求停止相關服務。
盡管如此,在一些電商平台上,依然有租号店鋪提供租号服務,付款超過1萬人的商家不在少數。山西晚報記者浏覽看到,王者榮耀、火影忍者、原神、永劫無間是較受歡迎的遊戲品類,租号價格從“首單免費”到一小時幾十元的高端賬号均有。
調查中,記者發現,平均一小時3元至14元的賬号租賃價格較為普遍,不過對租号者來說,最後支付的實際價格往往要低于賬面價格,因為不少租号店鋪的機制是直到下一個租号買家上号,把前一租号者“頂下去”,租号者就可以一直使用租賃的賬号玩遊戲。
記者購買了某遊戲賬号2小時的遊戲時間後,發現實際遊戲時間超過了12小時也沒有下一個租号者“頂号”。電商平台上,當記者私聊租号店鋪客服時,客服會自動回複禁止未成年人交易的提示,如“本店不接待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也下不了單,請好好學習!”
跳過提示,記者浏覽熱門遊戲發現,可用于租售的賬号全部宣稱為已實名認證、不會觸及防沉迷的成年人賬号。在電商平台上的租号店鋪裡,記者咨詢數位賣家,對方均表示這些賬号可以在正常時間内遊戲,不會觸發防沉迷措施。
9月22日23點至9月23日淩晨1點,記者使用租借來的王者榮耀遊戲賬号持續遊戲超過兩小時,确實始終未彈出人臉識别提示。此後當記者咨詢客服,如果遭遇實名認證查驗,需要人臉識别時怎麼辦,客服表示“不要測人臉,退出遊戲即可,餘款可以退”。
期待補漏洞家長希望“再嚴點”
網絡上爆出的租号、“繞過防沉迷系統”賬号等新聞,讓家住塢城路的齊先生擔憂不已。“幸虧我兒子還沒注意到這個,不然到時候我們又要花費大力氣來跟他‘鬥智鬥勇’。”
最近,一到周末,齊先生就被孩子吵得“心煩意亂”。上周六晚上,齊先生上初一的兒子在9點鐘被“防沉迷”強制下線後,就來找父親要手機打遊戲,遭拒絕後開始吵鬧,最終還是齊先生“妥協”,“我們約定好再玩一個小時就不玩,好在後來他比較配合。”
為了讓孩子能夠盡快适應“防沉迷”升級,他也在網絡上搜尋了一些相關文章,學習其他家長“鬥智鬥勇”的經驗做法,“打算利用一個月時間,慢慢縮短我們‘妥協’的時間,然後找一些其他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
和齊先生一樣焦慮的家長并不在少數。不少家長都認為“防沉迷”升級後,有些容易被“鑽空子”的地方需要引起重視,要堵住“漏洞”,比如最近網上爆出的賬号出租、利用爺爺奶奶的認證信息等。
“用我的手機玩,我還能找要打電話、工作等借口來打斷孩子的遊戲過程,最後達到不讓他玩的目的。”兒子正在上五年級的邢女士說,“如果孩子用爺爺奶奶的手機玩,就會增加難度,是否能推出一個‘家長防沉迷協助系統’,家長可以申請一起‘防沉迷’,或者将手機設備與‘防沉迷’關聯,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們利用小聰明繞過漏洞。”
家長陳先生面臨的問題是,孩子現在不打遊戲了,改刷短視頻了。他建議,“直播、短視頻等是否也可以考慮推出保護未成年人的政策。”
防沉迷提前預防更加重要
“‘防沉迷’措施不斷升級,效果是明顯的。”9月23日,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倩表示,因為沉迷遊戲前來進行心理咨詢的未成年人中,甚至還包括初中生以及小學高年級學生,“要接受心理咨詢或心理幹預,都是發展到功能受損的地步,孩子的學習、人際交流、吃飯和睡覺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在李倩看來,這些“悲劇”本來可以避免,“但凡家庭和學校在早期發現時就進行幹預,絕對可以避免,因為到了功能受損這個地步已經無法來扭轉。”
每次遇到未成年人前來心理咨詢,李倩都要詳細探究孩子最初玩遊戲的原因,“隻有探究了孩子沉迷的根源,才能知道他要追求什麼,然後在早期進行幹預和引導。”
多年下來,她了解到的根源不外乎家庭和社交等原因。來自于家庭的原因主要是父母過于嚴厲或父母過于疏離。
李倩表示,父母過于嚴厲容易給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比如父母因為要求太高而去指責孩子,從而會讓孩子産生挫敗感,最終會尋找其他的方式進行自我滿足,“網絡遊戲的設置,很容易讓玩家有掌控感,且容易得到及時滿足感,進而沉迷其中。”還有的孩子因為與父母長期缺乏溝通,遇到問題無法及時解決,久而久之同樣因為挫敗感而産生了逃避心理。
同時,當未成年人進入初中以後同伴的影響力更大,社交也是一種沉迷于遊戲的可能。“孩子們在課外聊天,當别人都在聊遊戲時,如果孩子不懂就會覺得自己在這個社交圈以外,擔心自己被排斥,進而去接觸。”李倩說,“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大了之後會突然出現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的情況。”
為此,李倩建議家長必須積極行動起來,因為國家對于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且不斷升級,但如果“家長不作為”依舊無法阻止類似情況。“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關注他‘發生什麼’‘有什麼變化’,不要從‘無所謂’開始,避免孩子在不注意的情況下接觸遊戲并沉迷其中。”她表示,“關鍵就在于溝通,發現孩子有變化立即進行心理溝通,并且要不帶評判性質的溝通,早早發現,早早進行引導。”
引導的方法則可以有效針對網絡遊戲的特點進行。李倩建議,家長可以針對網絡遊戲成瘾最大的特點“滿足感”和“獲得感”入手,比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設置一些比較容易“獲得”或滿足的事情,讓孩子循序漸進體驗到現實生活中的“獲得感”和“滿足感”。同時,家長和學校還可以豐富課外活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加強未成年人的挫折教育,讓他們遠離“失控”,直面“失敗”,擺脫“孤獨感”和“無力感”,降低他們的“壓力”,“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形成合力的過程。”
山西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