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童年的春節冰心讀後感初中

童年的春節冰心讀後感初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20 10:47:14

童年的春節冰心讀後感初中(初三冰心)1

童年的春節冰心讀後感初中(初三冰心)2

《童年的春節》·冰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邊山上孤單寂寞的獨往獨來,也有熱鬧得鑼鼓喧天的時候,那便是從前的“新年”,現在叫做“春節”的。

那時我家住在煙台海軍學校後面的東南山窩裡,附近隻有幾個村落,進煙台市還要越過一座東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過年”還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

過年的前幾天,最忙的是母親了。她忙着打點我們過年穿的新衣鞋帽,還有一家大小半個月吃的肉,因為那裡的習慣,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豬賣肉的。我看見母親系起圍裙、挽上袖子,往大壇子裡裝上大塊大塊的噴香的裹滿“紅糟”的糟肉,還有用醬油、白糖和各種香料煮的鹵肉,還蒸上好幾籠屜的紅糖年糕當母親做這些事的時候,旁邊站着的不隻有我們幾個饞孩子,還有在旁邊幫忙的廚師傅和餘媽。

父親呢,就為放學的孩子們準備新年的娛樂。在海軍學校上學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還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裡”,什麼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個。父親從煙台市上買回一套吹打樂器,鑼、鼓、箫、笛、二胡、月琴彈奏起來,真是熱鬧得很。隻是我擠不進他們的樂隊裡去!我隻能白天放些父親給我們買回來的鞭炮,晚上放些煙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樹銀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歡的還是一種最小、最簡單的“滴滴金”。那是一條小紙撚,卷着一點火藥,可以拿在手裡點起來嗤嗤地響,爆出點點火星。

記得我們初一早起,換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們家不供神佛——供桌上隻有祖宗牌位、香、燭和祭品,這一桌酒菜就是我們新年的午餐——然後給父母親和長輩拜年,我拿到的紅紙包裡的壓歲錢,大多是一圓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銀元,我都請母親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還是從各個農村來耍“花會”的了,演員們都是各個村落裡冬閑的農民,節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類,演女角的都是村裡的年輕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樂前導,後面就簇擁着許多小孩子。到我家門首,自然就圍上一大群人,于是他們就穿走演唱了起來,有樂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聲不斷。耍完了,我們就拿煙、酒、點心慰勞他們。這個村的花會剛走,那個村的又來了,最先來到的自然是離我們最近的金鈎寨的花會!

我十一歲那年,回到故鄉的福建福州,那裡過年又熱鬧多了。我們大家庭裡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們這一房在一起吃飯的。從臘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掃房,擦洗門窗和銅錫器具,準備糟和腌的雞、鴨、魚、肉。祖父隻忙着寫春聯,貼在擦得锃亮的大門或旁門上。他自己在元旦這天早上,還用紅紙寫一條:“元旦開業,新春大吉”以下還有什麼吉利話,我就不認得也不記得了。

新年裡,我們各人從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許多好東西。

首先是竈糖、竈餅,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點心。據說是祭竈王爺用的,糖和點心都很甜也很粘,為的是把竈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彙報這家人的壞話!最好的東西,還是燈籠,福州方言,“燈”和“丁”同音,因此送燈的數目,總比孩子的數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時我的弟弟們還小,不會和我搶,多的那一盞總是給我。這些燈:有紙的,有紗的,還有玻璃的。于是我屋牆上挂的是“走馬燈”,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戰呂布”,手裡提的是兩眼會活動的金魚燈,另一手就拉着一盞腳下有輪子的“白兔燈”。同時我家所在的南後街,本是個燈市,這一條街上大多是燈鋪。我家門口的“萬興桶石店”,平時除了賣各種紅漆金邊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賣各種的燈。那就不是孩子們舉着玩的燈籠了,而是上面畫着精細的花鳥人物的大玻璃燈、紗燈、料絲燈、牛角燈等等,元宵之夜,都點了起來,真是“花市燈如晝”,遊人如織,歡笑滿街!

元宵過後,一年一度的光采輝煌的日子,就完結了。當大人們讓我們把許多玩夠了的燈籠,放在一起燒了之後,說:“從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學去吧。”我們默默地聽着,看着天井裡那些燈籠的星星餘燼,戀戀不舍地帶着一種說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覺的時候,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過!

(音頻版内容有删減)

童年的春節冰心讀後感初中(初三冰心)3

本期嘉賓:唐婧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記者

大家都在聽↓

童年的春節冰心讀後感初中(初三冰心)4

本期編輯:王晶晶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往期節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