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何許人也?能不明白你說這話是幾個意思!是想耍排場?還是想打秋風?
圖片來源于網絡
“禱告”這件事,在人類社會當中應該是很早就有了。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禱告的對象不同而已。
禱告源于何時?緣于何故?告于何方?在下胸中無文,腹中無墨,通體無才,還真不知何以言。
《論語•八佾【yì】篇》中有一段記載,是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王孫賈與孔子的對話,說到了禱告這件事。
圖片來源于網絡
怎麼說的呢?
王孫賈問孔老夫子:先生,有句俗語說“與其向奧神(主管廚房中所有事物的神靈)禱告,祈求賜福,還不如向竈神(主管竈台局部事物的神靈)禱告,祈求賜福”,您說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何謂也)?
插段題外話:孔老夫子與衆弟子當時正在衛國遊學,并試圖遊說衛國國君衛靈公采納自己的為政主張。王孫賈是衛國重臣,在衛國朝政中有相當的話語權。王孫賈這樣問孔子,一說是希望孔子一行能讨好自己,以自己重臣的身份幫孔子向衛君獻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
孔老夫子何許人也?在魯國擔任過大司寇,門下衆多弟子雖說個個都不是省油燈,但從内心都很敬重他。能不明白你說這話是幾個意思!是想耍排場還是想打秋風?
孔老夫子沒有正面理會王孫賈的話,而是說:不見得吧!壞事做得太多了,連老天都不會寬恕的。向誰禱告都沒有用!(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古人迷信不迷信,唯心不唯心這裡不作評說,單隻說孔老夫子的對答,是不是很富于智慧呢?
由此,也經常提醒自己,力所能及的利人之事,能做的,還是要盡量去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也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注:《論語•八佾【yì】》(節選)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何謂也?
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