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許多形式的電磁波,它們的本質完全相同,隻是波長和頻率有很大的差别。下面是教師教育網網根據考試大綱整理的電磁波的物理知識點。
一、電磁波
1.定義:
電磁波(又稱電磁輻射)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衍生發射的震蕩粒子波,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的電磁場。
2.産生:
電磁波是由時斷時續變化的電流産生的。
3.特征:
描述電磁波特征的物理量是頻率和波長。電磁波頻率的單位是赫茲(Hz)、千赫(kHz)、兆赫(MHz),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Hz=103Hz,1MHz=106Hz。電磁波波長的單位是米(m)。
二、電磁波譜
按照波長或頻率的順序把這些電磁波排列起來,就是電磁波譜。如果把每個波段的頻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話,它們是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及γ射線。
(1)無線電波3000米~0.3毫米。(微波0.1~100厘米)
(2)紅外線0.3毫米~0.75微米。(其中:近紅外為0.76~3微米,中紅外為3~6微米,遠紅外為6~15微米,超遠紅外為15~300微米)
(3)可見光0.7微米~0.4微米。
(4)紫外線0.4微米~10納米
(5)X射線10納米~0.1納米
(6)γ射線0.1納米~1皮米
微波的基本性質通常呈現為穿透、反射、吸收三個特性。對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幾乎是穿透而不被吸收。對于水和食物等就會吸收微波而使自身發熱。而對于金屬類東西,則會反射微波。
三、電磁波的傳播
1.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2.電磁波在空間向各個方向傳播;
3.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跟光子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一樣,在真空(或空氣中),電磁波的波速為3.0×108m/s,是一個定值。
四、電磁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1.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之一;
2.電磁輻射會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3.電磁輻射是造成孕婦流産、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之一;
4.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身體組織、骨骼發育,導緻視力、肝髒造血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導緻視網膜脫落;
5.電磁輻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亂。
在日常生活中,電磁波無處不在,為我們所用!例如,無線電波用于通信等,微波用于微波爐,紅外線用于遙控,熱成像儀,紅外制導導彈等。我們對于電磁波的應用隻會越來越廣以上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