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子陰陽觀的理解?“物”的含義不僅限于“物”,有時候也指“人”,最常見的就是“人物”這個詞你覺得“人物”是指人和物的相加嗎?當然不是,這裡的“物”也是“人”,這個詞屬于同義反複的結構同理,“待人接物”也即“待、接人物”,都是指“人”你可以說,“待人接物”裡面也可能包括“物”,但主體依然是“人”,“物”不會自己走來讓你迎接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對老子陰陽觀的理解?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物”的含義不僅限于“物”,有時候也指“人”,最常見的就是“人物”這個詞。你覺得“人物”是指人和物的相加嗎?當然不是,這裡的“物”也是“人”,這個詞屬于同義反複的結構。同理,“待人接物”也即“待、接人物”,都是指“人”。你可以說,“待人接物”裡面也可能包括“物”,但主體依然是“人”,“物”不會自己走來讓你迎接他。
《老子》中,“物”作“人”解,還有第29章一例:“故物或行或随,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意思是,天下人的秉性、表現、強弱、心态不一樣,不可強求一律,而是應該道法自然,“因材施教”。如果硬要理解為“事物”,這段話就解釋不通,變得莫名其妙了。
當“物”作“人”時,含義通常指“他人”、“衆人”。如:唐魏征《十漸不克終疏》:“損己以利物。”《唐書·王圭傳》:“泰每為之先拜,圭亦以師道自居,物議善之。”此處的“物議”,即衆人的議論,多指非議。
再說“或”。《說文解字段注》将這個字的源流解釋得非常清楚:
或:“邦也。”《邑部》曰:“邦者,國也。”蓋“或”、“國”在周時為古今字。古文隻有“或”字,既乃複制“國”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謂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既有“國”字,則“國”訓“邦”,而“或”但訓“有”。漢人多以“有”釋“或”。……高誘注《淮南》屢言:“或,有也。”
“或”本義指“國”,在“國”字之前産生。後來有了“國”字,“或”的字義便轉為“有”。如《易經》:“或躍在淵。”現代漢語中常見的“或坐或卧”之類的詞,“或”也作“有”解。
現在回到“馀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就好理解了:
剩飯贅疣,誰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這樣做。
“贅行”即“贅形”;“物或惡之”即“人有惡之”,人對它有厭惡之情。
學古文遇到字詞困惑時,一定要從源頭上去把握。如果隻是局限于現代漢語的常見含義,往往就會遇到困難。
最後順便說下,學《道德經》還是以通行本為佳。通行本沒有之乎者也的句式,讀起來朗朗上口,也沒有過多莫名其妙的通假字,更便于理解。
閱讀更多内容,請點擊文末藍黑字“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