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出席親戚朋友的婚禮,我們都愛聽婚禮上的宣誓詞,往往還被感動得稀哩嘩啦,沾濕幾張面巾紙。現在來重溫一下:
主持人:許文強先生,當你的手牽定她的手,從這一刻起,無論貧窮和富貴,健康和疾病,你都将關心她,呵護她,珍惜她,保護她,理解她,尊重她照顧她,謙讓她,陪伴她,一生一世,直到永遠,你願意嗎?
許文強:我願意!
主持人:馮程程女士,當你的手牽定他的手,從這一刻起,無論貧窮或富貴,健康或疾病,你都将忠于他,支持他,幫助他,安慰他,陪伴他,一生一世,直到永遠,你願意嗎?
馮程程:我願意!
主持人祝福: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茫茫人海中找到她,分明是千年前的一段緣,讓我們用最最熱烈的掌聲祝福這一對新人,祝福他們恩恩愛愛,白首偕老!
教堂裡的婚禮誓詞是這樣的:
牧師:許文強弟兄,馮程程姊妹,我代表教會在至高至聖至愛至潔的上帝面前問你:你願真心誠意與她(他)結為夫婦,遵行上帝在聖經中的誡命,與她(他)一生一世敬虔度日;無論安樂困苦、豐富貧窮、或順或逆、或康健或軟弱,你都尊重她(他),幫助她(他),關懷她(他),一心愛她(他);終身忠誠地與她(他)共建基督化的家庭,榮神益人!你願意嗎?
許文強、馮程程:我願意!
牧師祝福:求神賜福,使這戒指成為你們永遠誓言的憑據,願你們從今以後彼此相愛、永不分離、相互約束、永遠合一!”
是不是很感動,又想哭一鼻子?
豈知,至少在兩千五百年前,中國就有一首婚禮贊美詩,比之所有铮铮誓言,美了何止千萬倍。這首婚禮贊美詩,就是《詩經》中的《桃夭》。原文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蒉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用現代漢語來說,大概是這樣子的:
桃花盛開了,色彩鮮豔如火,桃樹枝葉茂盛,果實累累。這位和桃花一樣美麗的姑娘就要出嫁了,她将給新郎的家庭帶來吉祥和幸福!
譯出來其實不像個樣子,若要領略它的美,還是要細細地品讀原詩。
《桃天》寫的是女子出嫁的情景和作者的美好祝願,詩句清新淳樸,卻有極強的感染力,讀來就如喝了一杯濃濃的醇酒,讓人在滿口餘香中體會着美的享受。
詩中之人美得讓人心動。“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之夭夭,有蒉其實”,“桃之夭夭,其葉蓁蓁”,連續三章三起句,“桃之夭夭”四字撲面而來。“夭夭”二字,可以解釋為絢麗茂盛,也可以解釋為挺拔婀娜,它有着生機勃勃的氣勢,又有種袅袅婷婷的氣質。“灼灼其華”,是指鮮豔明麗閃着光輝的桃花,給人光彩照人之感。“夭夭”在漢語裡還可以解釋為體态安舒,顔色和悅的樣子。“灼灼”解釋為明亮之意,因此這一句可理解為“美人如花”。以此句引出後面身着婚裝的少女。此時在讀者心中,少女身材如桃樹一樣挺拔,行路如桃枝一樣搖曳婀娜,臉蛋如桃花一樣豔美,可謂千嬌百媚,風情萬種,沉魚落雁。這樣美的少女由缤紛絢爛的桃花烘托而來,有誰能不為之傾倒?“豔如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紅”,不知有多少後人用桃花來比喻女子的美麗,《桃天》也由此成了後世描寫美女的詞宗詩祖。
詩裡的自然美得讓人心怡。詩中一再描寫桃林中桃樹枝葉繁,挺拔絢麗且先寫桃花,又寫桃之果實,再寫桃葉,排布了三幅風景畫:一幅是滿山桃樹,繁花盛開,遍山豔色粉紅;一幅是桃樹上結滿密密麻麻,又肥又大的桃子;一幅是蔥蔥郁郁的桃葉布滿枝頭,葉子上放着光華。無論哪一幅、都宛如世外桃源。尤其是樹樹桃花盛開,樹樹紅桃垂挂的奇景,讓人聯想到西王母的蟠桃園。詩中以桃樹的枝花、葉、實,隐喻男女盛年,宜于及時嫁娶。植物的繁盛與人的盛年兩相對照,相得益彰,更增添了詩中自然景物的寓意美。
詩裡的“家”美得讓人心歡。“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這個美麗的姑娘就要嫁人,她不僅豔如桃花,而且将會“宜室”“宜家”,給丈夫及其家人帶來吉祥和幸福,這說明她的心靈一定是善良的,性情一定是賢惠的。這樣好的姑娘,她所嫁的夫君一定也不會錯——在這宜于迎娶婚嫁的春天裡,那名新郎穿戴整齊,既俊雅,又健壯,像棕樹一樣挺拔。此時他激動萬分,等待着和新娘一起掀開人生的新篇章。整首詩都帶有慶賀祝願新婚之喜的濃厚況味,充溢着和和美美、快快樂樂的氣氛。美麗姑娘今朝出嫁,将會把歡樂和幸福帶給她的婆家。這種祝願,讓人不知不覺中産生了與詩中主人公與詩作者一同歡樂的共鳴。
詩的韻律美得讓人心舒。詩中重章疊句,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感。通過反複詠唱,強化意識,加深印象,把美的事物不斷加諸于人的感官和心靈,使人如聆天籁,舒泰無比!
多麼美的詩,多麼美的祝福!你喜歡嗎?
我是桃李春風s,歡迎留言,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