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30 23:27:08

德雲社相聲演員如嶽雲鵬和郭麒麟都喜歡在台上調侃自己的學曆,有時候兩個人甚至互相砸挂,其他人如郭德綱有時候也時不時調侃一下沒上過大學之類。那麼,德雲社主力演員們的學曆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1

近日筆者在網上看到有人發布了一個德雲社演員學曆表,細看之下頗有意思。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2

1、表格内容有很準确的細節,也有不準确的地方

郭德綱的學曆描述很準确,以前網絡上也有他上過高中夜校的文字,但他自己接受采訪時說自己是上到初二。按照他當年老師的說法,郭德綱主要是心思不在學習上,背個戲詞很快,背個政治題則吭哧癟肚的。

不準确的地方有三個,一個是于謙,他是北京戲曲學校相聲班畢業的,到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那是進修。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3

孫越是北京園林學校畢業的,屬于中專學曆,這個學校是北京市園林局下屬的,跟中國農業大學沒關系。另外,不要以為這個學校不好,人家的畢業生很多都是對口單位接收的,像孫越當年都能進北京動物園,現在真正的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生都不一定能進去。

栾雲平這個學曆寫的有點兒雞賊了,他是清華大學自考專科,帶着個清華大學的名字而已,實際上你去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随便找個人問問,他們認栾雲平這個校友不,夠嗆。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4

2、逗哏和捧哏學曆泾渭分明,說明了什麼?

從這個表格裡,我們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德雲社知名相聲搭檔裡,捧哏的學曆普遍比逗哏高。稍微有點例外的是高峰栾雲平組合以及孟鶴堂周九良組合。而在相聲的火爆程度上,這兩對組合也恰恰比郭德綱于謙、嶽雲鵬孫越、張雲雷周九良、張鶴倫郎鶴焱、燒餅曹鶴陽等人差一些。

這種逗哏捧哏學曆高低搭配是偶然還是有意呢?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5

郭德綱的小舅子王俣欽曾出過一本關于德雲社的書,書裡面有一些關于郭德綱訓徒的内容,郭德綱自己也曾在各種采訪中聊過一些訓練徒弟的方式。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是,打碎徒弟身上的尊嚴,讓他先做不成人,然後才能在台上放開一切心理包袱。

這種訓練方式對于學曆高的人來說确實有點兒難度,讀書人難免底線高一些,讓他放開一切心理負擔遠不如學曆不高的人容易。

這同時也符合郭德綱訓徒的另一個原則,一個猴兒一個拴法。既然學曆高的人當逗哏有些放不開,那就當捧哏呗,正好可以和滿台亂串的逗哏互補。畢竟如果兩個人都鬧,那這相聲就沒法聽了,如果兩個人都溫,那直接改催眠曲了。

所以,德雲社這種逗哏學曆遠低于捧哏的搭配方式,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6

三、相聲演員普遍學曆低的隐憂

肯定會有人擡杠,說學曆不代表能力,不代表有沒有文化。這話過于極端,隻适用于個案。在廣泛的範圍内,學曆高的人普遍比學曆低的人能力要強,文化程度要高,這是肯定的。

但是呢,現在不光是德雲社,甚至在整個相聲界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從業人員普遍學曆較低,文化程度不高。

郭德綱也說過,拼到最後拼的就是文化。雖然對于學曆低的相聲演員來說,文化水平可以後天補習,但其困難程度不低,學習效果也難以保障。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7

以2016年版本的《德雲社家譜》為例,裡面各種半文半白的話看起來似乎很有文化底蘊的樣子,但中間錯字和錯誤用法很多,如果徐德亮還在的話,估計不至于這麼慘。把一個嚴肅的公開發布的家譜寫成這樣,可見德雲社内部文化水平的缺失程度。

從德雲社看到其他相聲演員同樣存在這個問題,除了個别的如裘英俊于丹等人之外,相聲演員文化水平似乎都不怎麼樣,即使李寅飛挂着個博士稱号,也是文藝特招。

當然,相聲這個行業還有個問題,那就是不一定文化水平高就能說的好,這中間還有個行業特性,所以我們看到李宏烨夫妻雖然很用心,但無奈缺少相聲行業的天賦和領悟能力,導緻其相聲作品大多數流于形式。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8

筆者認為,相聲演員普遍學曆不高文化水平低的現象,存在一個根本的隐憂就是,相聲創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缺乏,作品的品味和格調上不去,離語言藝術越來越遠。

也許有人會擡杠,說相聲本來就是下裡巴人的東西。實則不然,相聲在曆史上從一開始就是語言藝術,很多經典段子都是來自于旗人的文字娛樂遊戲,也就是清門相聲。相聲最早的段子如《文章會》《黃鶴樓》《八大改行》等都是有文化的清門相聲藝人所創。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9

渾門相聲藝人一開始隻是鹦鹉學舌,會說相聲但不解其意。比如張學良曾經考過張壽臣,問他《批三國》裡所謂“三張斷三橋”是什麼意思,張壽臣根本答不上來。壽老尚且如此,其他渾門藝人就更可想而知了。

相聲史上創作相聲最多的人是張傑堯,巧了,他家是世代做官的讀書人,家道中落才下海說相聲。

可見,從相聲曆史上看,相聲主要是文化人的玩意兒,沒文化的相聲藝人能表演,但創作能力就堪憂了。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10

就算是現代相聲創作,公認的大師梁左也是北京大學文學系畢業的。

所以,正因為相聲從業者的文化水平不高,我們現在越來越難以聽到經典的有檔次的相聲作品。這個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相聲行業需要高學曆,高水平的新鮮血液加入。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11

四、沒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格調

就算相聲行業長久以來一直處于文化水平偏低的局面,但優秀的的相聲作品并不算少。隻是近些年來,真正能成為經典的相聲段子太缺乏了。究其原因,現在的很多相聲藝人過于追求笑果,忽視了相聲的格調。要知道,同樣是逗樂,也是有格調上的區别的。

以郭德綱為例,“大腸刺身”屬于幽默,“屁股裡掏手機”屬于惡搞,“你是我兒子”屬于逗貧,“歡迎來日”屬于惡俗,“你為什麼笑的那麼甜,因為我有糖尿病”則屬于下流了。

為什麼郭德綱距離相聲大師越來越遠?其作品格調越來越低,距離語言藝術越來越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郭德綱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相聲藝人的情況了。

德雲社相聲捧哏三大巨頭(網曝德雲社相聲演員學曆表)12

現在一些觀衆對于相聲格調的理解也過于偏激,總以為除了三俗相聲就是高雅相聲,高雅反而是錯的。實則不然,以馬志明的作品《糾紛》和《夜來麻将聲》為例,這兩部作品并不算高雅,更不是三俗,而是很有生活很有格調的相聲,那就更不用說高英培的《釣魚》和楊振華的《下棋》了。

像侯耀文的《侯大明白》,姜昆的《着急》,郭德綱的《西征夢》,同樣屬于不高雅不三俗有格調的相聲。

因此,相聲演員沒文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作品連格調都沒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