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瑜嶙
“流行病防備和應對研究項目”(PREPARE)由衛生部成立,目标是在下一場大流行病來襲前,提升新加坡的科研能力,以及做到快速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有實質作用的抗疫利器,包括可以用來檢測、應對和控制傳染病的工具、方法和産品。
“流行病防備和應對研究項目”3日推出。新加坡政府預計投入約1億元支持這個全國研究項目。(早報)
未來當新的傳染病出現時,新加坡的目标是在一個月内掌握疾病傳播的方式,并在100天内研發出快速檢測法。為達成這些目标,衛生部正式啟動了一項新的研究項目,吸取對抗冠病疫情的經驗,為應對未知的“X傳染病”做好準備。
政府在2020年底宣布的“流行病防備和應對研究項目”(Programme for Research in Epidem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簡稱PREPARE),星期四(11月3日)正式推出。接下來五年,政府預計投入約1億元支持這個全國研究項目。
PREPARE由衛生部成立,目标是在下一場大流行病來襲前,提升新加坡的科研能力,以及做到快速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有實質作用的抗疫利器,包括可以用來檢測、應對和控制傳染病的工具、方法和産品。
研究範圍涵蓋五大領域,即數據分析及建立傳染病和社會行為模型、環境傳播機理與防控、診斷、研發疫苗和藥物,以及拓展區域合作網絡。
新加坡民衆10月25日在一家疫苗接種中心打疫苗。(海峽時報)
PREPARE将建設一套基礎設施,一旦出現新的傳染病時,能在一個月内掌握病原體的傳播方式,協助政府制定有科學根據的防疫措施,避免像冠病疫情暴發初期時那樣,因為全球沒有足夠的數據,導緻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在戴口罩問題上難以取得共識。
研究項目主任由杜克—國大醫學院新發傳染病重點研究項目教授王林發擔任,副主任是國家傳染病中心的賴建文教授。研究項目的指導委員會則由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領導。國家傳染病中心會負責協調行政事務。
衛生部長王乙康星期四在推介儀式上緻辭時說,新加坡在應對冠病疫情時所踏出的每一步,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以科學證據和數據為根據。
“如今世界逐漸回歸常軌,是時候反思科學和研究所扮演的角色,科研如何幫助我們應對疫情、涉及哪一些人,以及我們從中吸取了哪些經驗。”
雖然新加坡在經曆2003年的沙斯疫情後,設立國家傳染病中心加強防疫機制,但是過去兩年多的冠病疫情,顯示現有的機制仍有不足之處。
王林發:新加坡科研轉換能力有待加強
王林發在參加專家讨論時說,本地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本土确診病例,但是因為花了三天等待當局批準分離病毒,所以研究團隊直到約一個星期後才完成病毒分離和排序。
他認為,雖然新加坡的科研水平很高,但是在轉化能力,即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具影響力的商品方面,還有待加強。PREPARE的作用之一,是為臨床醫生和私人業者搭起橋梁,先讓大家彼此熟悉,一旦暴發疫情就能很快配對合作,發揮影響力。
新加坡民衆10月21日在一家醫院的急診科看病。(海峽時報)
針對目前的一些限制,PREPARE指導委員會聯合主席陳祝全教授受訪時說,PREPARE希望能改善研究人員面對的行政、法律和其他方面的局限。
陳祝全也是衛生科學長兼衛生部醫療護理轉型署執行署長。他以數據共享舉例說:“我們必須在研究速度和保護數據之間取得平衡,要找到折中的做法,最佳時機是在疫情尚未發生時。”
參與專家讨論的還有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以及國防科技研究院國防醫藥及環境研究學院署長(生物防禦)陳玉燕博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