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位于福建省東北部福鼎市正南,它挺立于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這裡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觀于一體,以峰峻、石奇、洞異、溪秀、瀑急、雲幻等自然景觀以及古寺石雕、摩崖碑刻等豐富的人文景觀而聞名遐迩。它北望雁蕩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勢,構成閩越三大名山。
相傳堯時老母種蘭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漢武帝命東方朔校天下名山,改"母"為"姥",改稱為“太姥”。
太姥山岩石為粗粒花崗岩,屬燕山晚期,白垩紀的産物,距今約九千萬至一億年。太姥山地貌為小型式峰林為主的地貌類型,是國内唯一的花崗岩丘陵的地形上發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區,也是國内晶洞花崗岩帶上唯一的峰林地貌。
太姥山是由花崗岩構成的峰林山地,遍布着一百多個岩洞,這些洞穴亦曲折幽奇,别具特色,引人入勝。著名的有葫蘆洞、将軍洞,一線天、滴水洞、七星洞、一片瓦等等。有的洞穴是洞連洞、洞套洞、神奇莫測。有的洞内可望海觀日,有的洞内石景連綿,有的洞内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内還生長着奇花異草。景色迷人,令人神往。
太姥山峰嶺層疊,怪石嵯峨,處處是景,步換景異。古人有詩贊之:“太姥無俗石,個個皆神工,随人意所識,萬象在胸中。”。
太姥山山美景壯觀,讓人稱奇震撼。極目遠望,滿目層巒疊峰,巍峨壯觀,惟妙惟肖的怪石和變幻莫測的雲海構成了“太姥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這也許就是“太姥山”被美譽為“海上仙都”的原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