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英雄氣長,武俠小說圖繪的如夢人生;
劍氣縱橫,重義輕死,先秦遊俠信奉的執着大道;
塞漠雪山,自由馳騁,每一個人夢想裡的少年江湖!
然,真正的“俠之大者”還在恢弘的李唐帝國中等待。
俠客行(節選)
李白 〔唐代〕
趙客缦胡纓,吳鈎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飒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這是與唐代西域交通發達,全國經濟日益繁榮,城市商業興旺的盛唐時
代有關,李白想要結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
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
俠客行
溫庭筠 〔唐代〕
欲出鴻都門,陰雲蔽城阙。
寶劍黯如水,微紅濕馀血。
白馬夜頻驚,三更霸陵雪。
溫庭筠終身坎坷,不為世用,他在對可欽可敬的俠士精神的贊美中,自有一種抱負不得施展的感
慨。這首詩寫得風骨遒勁,豪邁警奇,與溫詩的秾豔纖細之作,大相徑庭,正顯示出詩人豐富的
藝術個性和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駱賓王 〔唐代〕
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
柳葉開銀镝,桃花照玉鞍。
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
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俠客既不同于書生,又迥異于一般的軍人。他豪爽而又能雷厲風行,當邊疆烽火剛一燃起,俠客
便為了戍衛邊疆而出征。這首詩送人從軍,寫得豪俠壯美。全詩寫實的同時,把優美與雄壯兩種
風格截然相反的事物和諧地統一融合在一個畫面中,體現了唐人樂觀開朗的胸襟以及新型的戰争
觀念。
隴頭吟
王維 〔唐代〕
長安少年遊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将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空盡海西頭。
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節度使副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禦史的
身份到邊疆查訪軍情。長期生活在繁華都市的王維見到了奇異的邊疆風光,感受到了艱苦的軍中
生活,詩情勃發,留下許多優秀的邊塞詩。
劍客
賈島 〔唐代〕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十年磨成一劍,劍刃寒光閃爍,隻是還未試過鋒芒。今天将這把利劍拿出來給你看看,告訴我,
天下誰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種急欲施展才能,幹一番事業的壯志豪情,躍然紙上。
劍客
齊己 〔唐代〕
拔劍繞殘樽,歌終便出門。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
勇死尋常事,輕雠不足論。
翻嫌易水上,細碎動離魂。
酒宴将散 ,劍客的豪興借酒而發,遂拔劍起舞, 慷慨高歌 ,歌罷出門,揚長而去。我們可以想
見,酒酣之際,拔劍起舞,旁觀者可以一睹劍客高超的劍術及風采;舞劍作歌,人們又可以從其
歌詞中了解其超凡脫俗的情懷,在情緒上深受感染;而劍客高歌方罷,不顧而去,态度是那樣毅
然決然,毫無留戀之态,表現出一副大丈夫的英雄氣概,又該是何等令人贊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