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手鼓唱起歌,我騎着馬兒翻山坡……”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阿娜爾罕的心兒醉了……”
說起《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這兩首歌,各位可知道它們的原唱是誰?
衆多網友說是關牧村。
其實并不是。
而是我國的另一位女中音歌唱家——羅天婵。
羅天婵的演唱以抒情見長,嗓音純淨、明亮而富有魅力。
《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都是經羅天婵首唱,傳播開來,成為人們喜愛的經典名曲的。
我們也聽過關牧村演唱的版本,同樣動聽、動人,流傳甚廣。
那麼作為首唱者,羅天婵和這兩首名曲又有着什麼樣的緣分呢?
一、上世紀70年代初,中央樂團恢複了“星期音樂會“的演出。
作為中央樂團首席女中音獨唱演員,羅天婵的演出任務很重,但是當時适合女中音演唱的歌曲卻少之又少。
她翻遍了歌本,也隻找到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
她想:我總不能隻唱一首歌就下台吧。
在她無歌可選的情況下,是施光南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
所以,她一生都感激施光南。
那時,作曲家施光南每個星期都會到樂團,幫助排練女聲小合唱。
羅天婵就直接向施光南邀歌,說:你寫的歌特别好聽,能不能為我們女中音寫一首?
施光南一口答應,結果第二個星期就帶來了《打起手鼓唱起歌》。
羅天婵開心地說:“這樣我就有兩個歌可唱了。”
《打起手鼓唱起歌》由施光南作曲、韓偉作詞,是一首具有濃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節奏明快、旋律熱情、歌詞朗朗上口。
羅天婵花了很大功夫設計演唱,尤其花心思琢磨,怎樣把副歌襯詞“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唱得流暢、富有節奏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羅天婵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終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971年,羅天婵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演出時,首次唱起了這首《打起手鼓唱起歌》,電台進行了現場錄音,并在全國播放。
一夜之間,這首歌便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那年,羅天婵37歲,她由此成名。
而此時,剛滿18歲的關牧村,才剛剛進入天津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還名不見經傳呢。
《打起手鼓唱起歌》這首歌猶如一股清風吹入人們心間,猶如一泓清泉滋潤人們心田。
在那些生活單調又有些沉重的日子裡,為人們帶來一些輕松、歡快和希望。
我感覺那時候的大街小巷,包括鄉村的大喇叭裡、街頭的收音機中,到處都傳唱着“打起手鼓唱起歌,我騎着馬兒翻山坡……”的歌聲。
2018年,84歲的羅天婵,在央視《中國文藝》欄目,回憶起當時登台首次演唱這首歌的情景,仍曆曆在目。
“登台演唱第一次跟觀衆見面的作品,很緊張。我們當時也沒有漂亮衣服穿,就是白襯衫、黑西服、黑褲,也沒有高跟鞋,我也沒有想這些,就想着隻要把我理解的這麼一首好歌,忠實地唱出來,我覺得就很好了。唱完後,觀衆的掌聲經久不息,可見那時候觀衆多麼期盼女中音,多麼期盼新的作品。”
那麼,羅天婵首唱的另一首《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和施光南又有怎樣的合作機緣呢?
那是1978年,施光南為詞作家瞿琮所寫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進行了譜曲。
原本這首歌是一首女高音歌曲,然而出來的效果很平,并不理想。
于是施光南又選用新疆音樂元素進行重新創作,将其改為女中音演唱曲目。
正好當時羅天婵和施光南都在海南島參加演出,于是兩人就對這首歌,進行了探讨。
羅天婵認為,如果将這首歌的結尾部分,以輕音和低音進行處理,效果會更好,唱起來也會更加深情。
結果施光南馬上采納了這個建議,還抄了歌譜給她唱。
羅天婵高興地說:太感謝你了!你讓我唱這首歌,你又“救”了我一命。
所以,《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的首唱者,也是羅天婵。
隻是大家更為熟悉關牧村演唱的版本。
是因為當時在許多大型晚會上,關牧村都有演唱這首歌。
而且還錄了唱片,上了電視,傳播更廣。
話說在上個世紀80年代,大家最熟悉的女中音歌唱家是誰?
自然是羅天婵和關牧村了。
她們倆,可以說在女中音歌唱領域的名氣和影響力,平分秋色。
羅天婵的演唱以抒情見長,這一特點在她演唱《思鄉曲》上得到了完美體現。
《思鄉曲》是電影《海外赤子》插曲。
我在聽羅天婵唱這首歌時,能感受到她是用心靈在歌唱,用心靈在訴說一個海外遊子對祖國、對家鄉的濃濃思念之情。
說來很奇妙,每次聽羅天婵演唱《思鄉曲》時,我的心裡總是浮現出唐詩《靜夜思》的情景。
我想,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優秀的創作、偉大的作品能讓人們産生共鳴、産生共情。
羅天婵的代表作還有《孤獨的牧羊人》、《一個黑人姑娘在歌唱》、《歌唱農村新面貌》、《補衣歌》、《向北京緻敬》、《克拉瑪依之歌》、《搖籃曲》等等。
其中的《孤獨的牧羊人》這首歌,我個人也特别喜愛。
羅天婵的演唱,在歡快的旋律中,好象唱出的每個音符都跳動起來,讓人歡喜。
一個偶然的機會,羅天婵得到了《孤獨的牧羊人》的歌譜。
這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是一首奧地利民歌。
那麼中國人演唱外國民歌,如何貼近當地的民族音樂風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怎麼樣把歌曲中豐富、活潑的場景用獨唱的形式表現出來?
是羅天婵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歌曲中小姑娘的聲音要和小綿羊的聲音相呼應,用細的、柔的聲音表現這個小姑娘的反應。”
其實就是用一個人的不同的聲音、不同的音色,來塑造歌曲裡的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和心情,用聲音來表演歌曲的情景。
于是羅天婵想象着,在陽光下,在音樂裡,老綿羊、小綿羊都活了,然後再用自己的感情和歌唱技巧來表達給聽衆。
羅天婵演唱的《孤獨的牧羊人》,生動活潑、趣味十足,畫面感很強,好似一場獨唱音樂劇,百聽不厭。
羅天婵的歌聲,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歡樂。
我曾經天真地以為,能唱出這麼歡快的歌的人,那麼她的生活也一定是輕松、愉悅、幸福的。
卻沒想到,她的人生之路會那麼坎坷,尤其是早年間,她經曆過許多艱辛和磨難。
二、1934年,羅天婵出生于廣東省韶關市,她是一個客家女兒。
1951年,17歲的羅天婵,家庭遭遇重大變故,他的父親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接着,弟弟也因意外去世。
父親和弟弟的不幸早逝,使家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困境之中。
由于父親的原因,後來考入中央樂團的羅天婵,事業也受到了影響。
團裡舉辦音樂會她不能上台,到外地演出也沒她的份,她還被下放到揚州農村。
在農村,羅天婵既要幹農活,又要站在田埂上給農民歌唱。
因為過度勞累,她的雙腿浮腫,嗓子唱壞了,患上了聲帶小結,直到半年後才恢複。
那些年,性格原本很活潑的羅天婵變得内向而沉悶。
但心底對歌唱的熱愛,支撐着她咬牙堅持了下來。
1959年,中央樂團因為人手不夠,才把羅天婵從農村召回,去全國各地演出。
當時條件非常艱苦,他們白天演出,晚上帶着行李住在演出後台。團裡食堂的師傅,自己帶着鍋碗瓢盆在露天做飯。
但是,不管多艱苦,隻要能登台唱歌,羅天婵就會拿出最好的狀态,把一首首好聽的歌帶給聽衆們。
她覺得能登台為大家演唱,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啊。
如果說,在那段坎坷的歲月裡,對歌唱的熱愛支撐着羅天婵熬下去。
那麼丈夫的溫情陪伴,則是羅天婵最大的幸運。
三、羅天婵的丈夫原本在文化部的演出處工作。
但因為受到羅天婵的牽連,所有他被下放到電影院去放電影。
可是這個堅強、樂觀的男人,不僅沒有埋怨,反而很耐心地寬慰羅天婵,幫助她化解情緒。
當羅天婵下放農村、外出演出時,他就把家裡照顧得井井有條,讓羅天婵沒有後顧之憂。
那時大家的生活都很艱苦,但凡家裡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丈夫總是舍不得吃。
而是留給羅天婵和孩子們。
羅天婵生孩子時,丈夫在下班後就馬上騎着自行車,去農村掏鳥蛋、釣魚,給妻子補充營養。
别人送給他兩塊蛋糕,他也要帶回家給妻子和兒子吃。
當時家裡沒冰箱,食物容易變質,于是他就每天夜裡,都将吃剩下的東西,挂在水井裡。
這真是一個細心又充滿智慧的好男人啊。
而且他總是對羅天婵說,這一切都隻是暫時的,我相信以後你的演出會多起來。
他說:現在最關鍵的是,我們都要好好活着,養好身體,隻要身體好,你将來才能上台演出。
再難的日子,隻要有親人陪伴,也不覺得漫長。
再苦的時光,隻要夫妻同心同德,也會覺得溫馨甜蜜。
所以才重要?唯有家人齊心,夫妻不離不棄啊。
難怪在每次采訪中,羅天婵都會動情地說:
“如果沒有丈夫的支持和陪伴,我也許熬不過那段最艱難的日子。我這輩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認識了丈夫,與他結婚。”
1976年以後,羅天婵父親和弟弟的曆史問題終于得到澄清,她才終于不再受歧視和冷落。
回憶起那段艱苦又紮心的歲月,羅天婵淡然地一笑而過。
她唯一記得的,就是丈夫對自己的好。
還有,就是從藝路上所學到的東西——
在陝北學會了陝北小調。
在陝西學會了碗碗腔。
在高原學會了高原山歌。
在廣東學會了優美婉轉的南音。
這些都豐富了她的演唱技巧,使的她歌聲,更加别具特色。
正是在羅天婵的不懈堅持,和丈夫的溫情保護和支持下,才使她度過了人生最坎坷的時光,迎來了事業上的春天。
四、1971年,羅天婵因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開始被聽衆熟知。
接着,她又陸續演唱了《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歌唱農村新面貌》、《孤獨的牧羊人》、《送你一首小詩》等許多金曲,成為家喻戶曉的女中音歌唱家。
羅天婵還相繼推出了幾十張專輯,張張熱賣,深受歡迎。
她還為衆多影視劇,配唱了插曲。
像《海外赤子》中的《思鄉曲》啊,像《贛水蒼茫》中的《雪沉沉》啊,還有像電視劇《敵營十八年》中的《梅竹之歌》啊等等。
還有1979年北影廠拍攝的電影《小花》中的那首《絨花》,其實最早的版本,也是羅天婵所演唱的。
隻是因為李谷一的歌聲更符合劉曉慶的甜美形象,所以最終由李谷一演唱并迅速走紅。
很多網友包括我在内,都好想聽到羅天婵演唱的《絨花》啊。
時間進入80年代後,我們就能在各種大型演出中,經常欣賞到羅天婵的精彩演唱了。
此後的很多年,羅天婵再沒有離開過她心愛的舞台,一直保持着飽滿的狀态,為我們唱着動聽的歌曲。
就算步入晚年,羅天婵也沒有停止演出。
1999年,在大型電視音樂會《光榮與夢想——共和國的歌》的節目中,羅天婵又一次放聲高歌。
2005年,71歲的羅天婵在“永恒的旋律——2005年名家名歌廣東演唱會”上,為家鄉的觀衆獻上一曲廣東南音《歌唱農村新面貌》。
2013年,中國交響樂團紀念老團長李淩誕辰100周年音樂會,79歲的羅天婵再次演唱自己的成名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她的歌聲依然優美動人。
“越努力越幸運”。
我覺得這句話用在羅天婵身上很恰當。
面對命運的不公,羅天婵有過低沉,但沒有被擊敗。
而是始終堅強樂觀。
她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充實自己,努力地追求理想,“再苦都要歌唱”。
羅天婵說:每一次登台,我都認真對待,也都很緊張。老伴說我唱了幾十年、演出那麼多場還緊張啊?
她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就是每一場演出,都當成自己的第一次登台,所以每一場演出都要認真對待。
我想,正是這份對歌唱藝術的熱愛和尊重,才使得羅天婵一步一步、锲而不舍地登上了事業的巅峰,給我們帶來那麼多經久不衰的優美、動聽的歌曲。
她的歌,像一縷春風、像一泓清泉、像一束鮮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和美好的感受。
80歲後,羅天婵推掉了很多演出,和老伴在家裡安享晚年。
現在,羅天婵的晚年生活也是豐富多彩。
在家裡練習書法、種種花草,與老伴一起在林蔭道上散散步。
有時還給社區演唱隊作演唱指導。
鄰居們都特别喜歡她,說:“羅老師給我們帶來了正能量,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
如今,88歲的羅天蟬的生活安詳、幸福。和丈夫倆恩愛幾十年,兩個兒子也孝順懂事,可謂生活一派靜好。
從她曝光的近照來看,老人家精神矍铄,笑容慈祥。
最重要的是,她的歌聲,還是那麼中氣十足。
果然“愛唱歌的人,永遠都年輕。”
我想,這就是歲月給予羅天婵的最好饋贈了吧。
那麼親愛的網友們,大家都聽過羅天婵的哪些歌?
喜歡她的哪幾首歌?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網友進行交流。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朋友們記得點贊、收藏和分享哦。
文/DJ雅清編輯部:懷言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歡迎閱讀:難忘葉佩英 名滿天下卻生活簡樸 87歲去世消息卻不敢告訴病危的丈夫
揭秘尹升山陳傳熙的傳奇人生 曾為上千部電影配樂 卻不被觀衆所熟知
配音演員張桂蘭 顔值不輸黃婉秋 人生比楊麗坤更幸運 可惜68歲便去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